APP下载

国企改革背景下如何做好基层员工思想政治工作

2019-07-21姚子昂

活力 2019年10期
关键词:员工国企思想政治工作

姚子昂

[摘要]随着我国产业升级与结构转型的不断深入,国有企业正经历着一系列的发展变化,新形势下企业人员的思想活动与价值取向也相应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在新形势下做好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能够全面提升国企员工的岗位认可度与工作积极性,对于保证国企生产经营活动的有效进行有着重要影响。本文针对国企变革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进行了探讨,旨在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国企;改革;思想政治工作;员工

现阶段国有企业面临的市场经济竞争压力逐渐增大,由此形成了一部分新问题、新矛盾,需要通过体制改革与结构调整实现竞争力的提升。本文针对国企变革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这一课题进行了一些研究。

一、国企改革新形势下基层员工思想状况分析

一是重改革更注自身。在转变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上,改革是唯一出路。广大员工关注国企改革,关注改革中涉及的深层次问题与焦点。尤其是广大国企基层员工,受个人文化知识、管理知识、政治理论及工作条件、工作环境等局限,身处改革潮流,一方面是理解改革的难处,另一方面,同样关注自身的短处。比如,年龄偏大、知识结构陈旧、技术含量低、工作效率不高等。与改革相关的自身问题,更多地主导着国企员工思想波动。

二是拥护改革担忧改革。在改革过程中,国企员工一方面拥护、赞同和希望企业改革,通过改革注入活力,继续保持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对涉及个人切身利益的改革内容,怀有不可名状的担忧,担忧改革使自己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比如,在改革中没有知情权和参与权,切身经济利益得不到基本保障,等等。这些既是困扰改革进程的因素,也是国企员工思想波动的忧虑与疑虑。即忧虑是否失去岗位,忧虑企业会经营不善,忧虑国有资产会流失;疑虑减员能否增效,改制能否活企,效益能否提高。

二、国企改革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基层思想政治工作

(一)做好政策宣传解读,把员工思想政治工作做得深入

一是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吃透政策,准确把握政策。国企改革中的一些问题比较敏感,工作人员的一言一行都会起到导向作用,直接影响着职工的判断和情绪。不可以无原则地承诺,切忌信口开河。

二是要注意掌握工作方式方法和时间节点。国企改革情况比较复杂,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事先要做好工作方案,并有多个应对预案。

三是要将政策原原本本地交给职工。国企为什么要改革,为什么有的要退出国有,有的要混合所有制?这些其实不用讲大道理,职工身边的企业例子就是明证。改制企业大多数都已难以适应市场,在行业竞争中已没有优势可言,在激烈的竞争中大多已陷入困境,甚至关门停业多年,职工下岗放长假,有些连基本生活费都无法发放。在企业难以生存更无法发展的现状下,由国家出钱为职工补缴社保和给予安置,只要把道理讲清楚,大多数职工是可以接受的。

四是既要给职工算个人小账,更要算国家大账。国企改革其实就是资产的重组和利益的再分配。职工最关心的是自己的切身利益。为了解决这些在市场经济中难以生存发展的企业职工安置问题,国家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改革成本等。

(二)紧密围绕员工权益,把员工思想政治工作做得实在

第一,围绕员工现实利益做工作。改革中,员工最担心的有四点:怕企业改垮了,怕饭碗改丢了,怕收入改少了,怕社保改没了。针对员工焦虑,要加强源头参与,在改革政策与方案制定层面维护员工利益的同时,努力向员工宣传党委政府在改革中把员工利益放在首位的举措,帮助员工算清具体利益账,让他们感觉到有班可上,有饭可吃,才无话可说,无事可闹,从而理解改革、支持改革。

第二,围绕员工思想实际做工作。国企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一是企业转换机制,二是员工转换身份。引导员工抛弃对“铁饭碗”“大锅饭”的留恋,使员工认识到国企不改不行,越晚改越被动,让员工明白自己真正的利益是就业、工资、社保,而不在身份上。

第三,围绕员工维权问题做工作。国企改制中,员工利益受伤害的情况,群众有担心,实际中也容易发生。对此,要教育员工维护权益要依法,表达诉求要理性,而不要采取非理性、甚至极端的方式来发泄情绪。可以组织召开好对话会、座谈会、恳谈会,让员工有说话机会,有说话地方,同时坚持强调改制方案和员工安置方案必须经职代会表决通过才能实施。

(三)紧紧应对时代变化,把员工思想政治工作做得有效

当下员工思想情绪和诉求表达有两个新特点:一是上访,二是上网。有情绪往往在路上发,有意见往往在网上提。应该加强应对这两个方面,把握员工思想脉搏,提高工作有效性。

首先,建立网络舆情工作机制。针对员工通过网帖微博表达诉求的倾向,组建了网络舆情监测研判队伍,建立了舆情监测与报送机制。网络舆情信息处理要快,反应要迅速。

其次,建立信访和预警机制。对员工上访,不能推诿、不能拖延、接访要快、处理要快,尤其是要预防、预测、预警、预报群体事件,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最后,员工的不良情绪反应不能回避,更不能压制。回避得多,积累得更多。压得厉害,反弹得越厉害。要在调整与控制中,做好疏与导。一是要及時疏。要真正走进员工的工作生活中,及时了解员工的工作与生活,掌握员工不良情绪反应的真实原因,对影响员工工作与生活的不和谐的方面,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防止事态的扩大,防止引起不良的反应。二是要导出。要从企业、员工两方面,运用行政与党建两种方式,优化调整员工与企业、工作与发展、生活与家庭的关系,把员工不良情绪反应的真实原因解开,使员工不良情绪反应得到及时宣泄,化被动为主动,减少不良情绪消极影响。

猜你喜欢

员工国企思想政治工作
新形势下切实解决国企党建工作弱化虚化问题的思考
浅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小微企业中员工激励制度及流失管理
国企改革的困境及出路:基于动态关系治理的新视角
医院思想政治工作需做到“六结合”
加强员工道德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论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关怀研究
旅游饭店服务礼仪培训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