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朗诵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上科学应用

2019-07-19朱振明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26期
关键词:朗诵道德与法治初中

朱振明

摘 要:初中道德与法治(《思想品德》)由于其自身的学科特点,理论性强,趣味性弱,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容易陷入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的纯理论教学模式中去。而死记硬背这一种效率极其低下甚至伤害性极强的学习方法却被一代又一代的学生传承下去,使得道德与法治失去了生机与活力。要突破课堂教学的理念,而在课堂上引入朗诵不失为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初中 道德与法治 课堂 朗诵

一直以来,道德与法治(《思想品德》)这一学科的学法就是一个:读——背。这个学习观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可以说在众多的学生或世人眼里这是唯一的学习方法。事实证明死记硬背是行不通的,但它能延续那么久也说明了有其合理的地方,合理即存在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说明了读在道德与法治(《思想品德》)课堂上应有一席之地。

一、朗诵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的作用

道德与法治这一学科因为文科的属性,朗诵在其教学中的作用一直没有挖掘出来,而是更多地被理解为语文课堂的专利。其实,在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上对朗诵加以应用,能够使课堂效率更高,课堂更具活力。

1.符合以学生为根本的教育发展规律

生本教育最主要一点就是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到一个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作用。如果在课堂上引入朗诵,学生的存在感会增强,积极性、主动性就会被激发出来,从而学生的主体性就能显现。毕竟学生都有较强的表现欲,而朗诵是一种较为容易让学生表现欲及学生才能呈现出来的方式,而且是比较有效的方式,一旦学生有表现的欲望,就会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

2.有利于构建简单化的課堂

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最为忌讳的一点就是教师高高在上地通篇讲大道理,讲得云里雾里的,以显示教师的高深莫测。这样的课堂是失败的课堂,因为这只是教师在表演的课堂,最后的结果是老师讲得辛苦,学生学得没趣。

另外一种课堂是热门非凡的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你方唱罢我登场,笑声不断,似乎很有氛围,但学生在笑过之后却没有什么知识性的收获,这也是一个失败的课堂。

但是在课堂上科学地引入朗诵,学生能够在创设情境中去体会课堂的教学内容,会去感悟、消化课堂内容的主题思想,也使得教师的授课内容更显生动,课堂更有活力。

如在学习师生情谊这一课时,让学生朗诵一些关于描述教师的美文,让学生在美文的朗诵中去体会教师这一平凡职业的伟大之处比老师在上面讲来得更简单、更直接有效。

3.更能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每节课都有其重难点,在这些节点适当地引入朗诵,能让学生明白其中的重要性,学生会更加用心、更加专注地投入到课堂中去,从而重点的突出和难点的突破就水到渠成了。

4.更能体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基本理念

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给予他们正确的价值观的引导,这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基本理念。在课堂中适当地进行朗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朗诵中体验生活、感悟生活,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提升,课程的理念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体现。

二、朗诵在课堂中该如何应用?

1.传统与现代相结合

死记硬背是行不通的,但可以通过朗诵让这个“记”和“背”活起来。传统的死记硬背之所以没有效果或效率低下最主要的原因是学生没有投入感情,没有专注或专注力不强。整个学习过程枯燥无味,然后就会了无生趣,学习自然没有效果。借助现代的多媒体技术,音乐、视频作背景,创设情境,让学生在主题情境中进行朗诵,让朗诵的魅力得以发挥出来,这样的课堂是才是有强大生命力的课堂,才可能是成功的课堂。

2.形式要丰富多样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主导,在课堂中的朗诵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诵,只要结合教学主题主就行。比如教师朗诵,可以起到引导、示范的作用。学生朗诵,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此外还可以进行学生整体朗诵,声势浩大,主题明显突出。或者也可以采用小组朗诵、分角色朗诵,形式多样的朗诵使得课堂不再枯燥而是异常地有活力。

在学习化解爱的冲突这一课时,我以孟效的《游子吟》为朗诵题材,先播放关于和谐家庭的公益短片,然后是全班朗诵《游子吟》,再接着是男女生分角色进行朗诵,朗诵完之后再让学生谈感受。整个教学课堂《游子吟》朗诵了三次,教学的主题得到了升华,学生在朗诵中得到很大地感悟,教学重难点在不觉中就得以处理了。

3.要体现出道德与法治的课程特点

道德与法治这一课程最显著的学科特点就是时效性、时政性强,这是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所以这一学科的朗诵要和语文课堂上的朗诵有所区分。重点放在朗诵的材料而不是朗诵的技巧上,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和国家,关注热点时政话题,将政治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道德与法治的课堂。

4.寓朗诵于主题活动中

在一些特殊的节日或纪念日,可以将道德与法治课堂与语文课堂相结合进行实践活动的构建。如宪法日、母亲节、教师节、国庆节等,可以依托教材里的文质兼美的文段进行朗诵竞赛,让学生的才能、才华、才能得以尽情地发挥,教学主题可以得到进一步的升华,这是对教材最好的诠释。

教学本身就是一项艺术性很强的技术活,作为教师要尽可能地把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起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让学生在课堂上享受到学习过程的乐趣。通过朗诵,学生眼动、口动、心动、脑动,情感自然也就动起来了,课堂教学得到了最大的优化。

猜你喜欢

朗诵道德与法治初中
幼儿园大班散文渗透教学策略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