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声乐教学中演唱心理调控能力的培养探究

2019-07-16张妮

北方音乐 2019年7期
关键词:声乐教学培养

【摘要】声乐是一门综合性艺术,主要由人类情感思维衍生,是不同的发声技巧和声音美学结合而成的产物。声乐演唱的经验要求很高,从生理上看是一个复杂而又自然的肌肉运动过程,从心理上看是一个客观条件与主观条件相互影響的过程,是一个感情非常丰富的活动,因此只熟练掌握各种演唱技巧是不够的,还要求强大的演唱心理调控能力。演唱心理是来源于并反作用于演唱者,一旦演唱者心理控制能力较差,演唱时有幅度较大的心理波动,就很难协调各个发声器官,进而影响演唱者的发声、音质与歌唱表演。因此,学校在声乐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演唱心理调控能力的培养,使演唱者能够很好地调整与控制自己的心理,在演唱中充分发挥所掌握的各种演唱技术,更好的利用自己的声音条件。只有具备充分的感情寄托,在声乐演唱过程中才能声情并茂,“情”“音”同发,演唱的声音才具有灵魂与生命。

【关键词】声乐教学;演唱心理调控;培养

【中图分类号】J611 【文献标识码】A

声乐是一门展现心理世界的综合艺术,是通过声音和表演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的一种方式,是一种表达自己心灵的方式。歌唱的心理状态是指与歌唱有关的器官的协调、平衡、自然、灵活的状态与歌手的心理一直、状态调整、意志命令良好配合的状态。声乐表演过程中,表演者心理感受和状态会在很大程度上印象声音状态的发挥,不良的心理状态会严重阻碍演唱者水平的发挥[1]。声乐教学是一种全面培养和提高歌唱技巧,情感表达,心理素质等科学素养和艺术修养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有必要了解学生的演唱心理,找出问题并对各种不良心理提出解决方案,提高学生在声乐演唱中的心理素质,使他们很好地发挥出应有的演唱水平。声乐演唱是一种情感表达艺术,以声传情,以情感人,声乐表演专业学生在学习声乐的过程难免受到很多不可控的外界因素的影响。学生在克服外界因素的同时,最重要的是要对专业性质和内容、自我条件和自我学习能力和方向有较清晰的认识,以及知识技能的高效运用。这是声乐表演专业学生学习演唱心理学的重要目的。也是高校声乐表演专业课程设演唱心理学的基本目标。

一、心理因素在声乐表演中的影响

音乐是一种感情丰富的表演艺术,与其他艺术不同. 音乐它之所以有能力承载人的内心力量,是因为音乐是意志代表的就是人的意志本身。不论是声乐老师还是声乐学生,对他们来说,音乐是情感和情感的表达的观点是一致的。随着声乐艺术的发展,声乐表演不再是一个重复的、简单的思想表达过程。它是人类之间思想、情感、灵魂经过共鸣所产生的一种表演艺术。在过去的声乐教学中,在大多数情况下,更多的是关注学生语音技术的训练,而不注重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声乐技巧训练充满了模式,相对简单重复。经过一定水平的训练后,声乐表达,演唱者的风格、气质的塑造和心理调控能力的把握对歌手来说还是一个困难的问题。

在声乐教学中,每个学生在歌唱的过程中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1]。有的学生有很好的先天条件,有很好的音乐意识,平时唱歌的过程很完整,音效也很好,但一旦站在大舞台时,就很容易紧张,导致歌唱节奏失准,声音颤抖等。而有的学生虽然没有良好的先天条件,但在舞台上很平稳,甚至可以超水平发挥。这就是演唱心理在声乐表演中的影响。

二、演唱中心理因素出现的原因

学生在声乐演唱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心理紧张进而影响演唱效果。只有让学生保持积极、稳定、的心理状态,才能有良好的表演效果。因此,要探讨声乐演唱中的不良心理,找到有效的方案给予改正。在声乐演唱中的心理因素出现的原因有很多。

首先是文化传统,中国文化传统认为谦虚是美德,表现自己是不谦虚的表现;但是声乐学习就是学习一种表达艺术,能站在舞台上表演才能证明具备此项能力。

其次是自信,自信应该是许多学生的习惯。学习声乐的学生要对自己和自己的声乐表演有信心,自信是展现自己的基础,是获得良好心理素质的一种要求。但很多学生都有明显的胆怯心理,他们多性格内向,平常又缺乏实际的演唱锻炼,害怕挫折、不能面对失败。这些学生会特别注意别人的评价而过于紧张而导致胆怯,在一些大场合会紧张,害怕从而导致心理障碍。这样会使表演者在延长中难以集中精力去表达对科学的歌唱方法与技巧,难以协调身体个部位器官,导致共鸣器官失去控制,使发声失去平衡[2]。

没有良好的实践经验也会导致演唱者的心理状态不可控制,会使演唱者上台后产生抑制性状态,输出困难。比如一些学生则更注意各种声乐技巧,平时刻苦练习,寻找唱法,对各种理论都很熟悉,但在舞台唱歌的过程中,表现的很紧张,导致发挥失误。对于这样的学生来说,不能只重视理论技能,需要长的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获得更加流畅的表演效果。

学生在声乐演唱的过程中得失心不可太重,过于重视他人的看法,把自己演唱水平的高低放在别人的评价上会形成一种精神负担不能面对失败,从而产生严重的不良心理,影响自身水平的发挥。

三、对学生良好演唱心理状态的培养

声乐艺术是一种需要科学发展、具有良好音乐意识的表演艺术。在培养了良好的心理素质后,可以将一切有利条件结合在一起,很好地表现声乐艺术。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歌唱心态,如何使学生在唱歌中保持正常状态。这个过程是不能一蹴而就的,需要通过不断地学习来达到状态。良好的实践在各种学科中都是行得通的,声乐艺术是一种表演艺术,当然体现在表演上。大多数学生不习惯成为聚焦点,好像他们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难以察觉的错误都会被所有人发现[2]。他们就会忍不住紧张起来,希望自己能冷静行事,行动优雅,给人留下完美的印象。然而此时的紧张心态已经严重影响了表演质量。

为了解决学生在唱歌中的不良心理问题, 教师应注意提高学生的歌唱心理控制能力。也要注重基本技能培训, 增加舞台实践机会。教师应该从多方面入手。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增加学生的舞台实践经验;激发学生对情感表达的热情;组织锻炼自信心的集体活动。

四、加强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如今,在一切都强调自信的社会,保持自信很重要,但信心永远不会自己产生。对于声乐表演者来说,有科学的发声技巧和认可自己音乐演唱能力是自信的基础。很大程度上讲,能力大小决定自信的坚定性。学生们经过刻苦练习,提高歌唱技巧, 逐渐培养自己的歌唱能力,增强自己的信心。但在声乐教学中,每个学生先天条件各不相同,教学时需要因材施教,适当鼓励与适当的批评要共同实施[3]。在心理控制能力培养过程中要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引导学生自我认知与自我改善。

五、结语

众所周知声乐是靠人体各部器官协调运作发声的,一定程度上讲是人先天具有的条件,但是演唱的优劣局定于人的气质、个性、心情、文化修养等各种品质。在声乐演唱实践中需要很好的调控心理状态,才能将自己具有的良好的声乐技巧与自己的先天品质充分发挥出来。因此,心理调控能力的培养在声乐演唱教学中占据重要的地位[4]。学生的歌唱心理调节能力取决于教师培养和学生的刻苦积累,然后把声乐技能和心理控制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提高声乐表演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魏小芳.声乐教学中演唱心理调控能力的培养[J].黄河之声,2017(8):26-27.

[2]蔡俊军.声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心理调控能力[J].大众文艺,2016(24):257.

[3]岳龙.声乐教学中歌唱心理调控能力的培养和训练[J].北方音乐,2016,36(23):90.

[4]魏艳.教学实践中声乐演唱心理调控能力的培养[J].艺术科技,2014,27(4):412.

作者简介:张妮(1988—),女,铜仁学院艺术学院讲师,声乐硕士,研究方向:声乐教学与演唱。

猜你喜欢

声乐教学培养
高职音乐专业声乐教学中纳入流行唱法之可行性评价
舞台艺术实践在高师声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论流行歌曲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应用
武术搏击训练的运动反应能力探讨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