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说“蛮”

2019-07-15李雪

北方文学 2019年20期
关键词:语法功能语法化

李雪

摘要:“蛮”作为程度副词广泛应用于南方方言中。查阅关于写“蛮”的文章,有介绍“蛮”作为少数民族的称谓的来源的,有介绍“蛮”作为程度副词的语法功能的,但鲜少有人从语法化角度来谈论“蛮”的发展演变过程,因此笔者认为还有讨论的必要。

关键词:蛮;程度副词;语法化;语法功能

“蛮”作为程度副词来使用,是经历了很长的时间的。查阅关于写“蛮”的文章,有很多是以“蛮”作为少数民族为研究对象的,如席永杰(1991)等;还有很多是以地方方言中“蛮”作为程度副词在使用中的功能和特点为切入点的,如张颖炜(2005)、阮绪和(2006)、张薇(2015)等;也有极少数从词义演变发展的角度来解读“蛮”的,如李茹(2013),但其文章《释蛮》在谈到“蛮”的程度副词用法时,只是简单的一笔带过,并没有将其来龙去脉交代清楚。所以,笔者在参考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重点从“蛮”的程度副词的由来及其语法功能方面来进行解读。

一、“蛮”作为程度副词的由来

“蛮”,《说文解字·虫部》解释为“蛮,南蛮,蛇种”,是从少数民族角度来对其释义的。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化和思维迁移的影响,“蛮”由“泛指少数民族”的意思直接或者间接引申出了一系列的意思,如“指荒蛮的地方;野蛮;粗野,不通情理;愣,强悍;轻侮”等等。在明清以前,“蛮”基本上是作为名词来使用的,也就是指代少数民族;明清以来,“蛮”的形容词和副词用法逐渐普遍。试以以下例句做简单分析:

(1)他就尽着平生的蛮气力,掮起一块。(明小说《三宝太监西洋记》)

(2)一味蛮刑,打成狱案。(明小说《二刻拍案惊奇》)

(3)刘荫道:“甚么提防?只是蛮杀他下去。”(明小说《三宝太监西洋记》)

(4)岂知这些不明道理之人,只要蛮做蛮吃。(明小说《二刻拍案惊奇》)

(5)不由分说,拿起器械蛮打将来。(同上)

(6)摆了一个九宫八卦的阵势,又差错摆得不全,一味的蛮闯。(明小说《醒世姻缘传》)

(7)过迁初时,那里运弄得来,他也不管,一味蛮垦。(明小说《醒世恒言》)

从句义来看,例句(1)(2)中的“蛮”可以理解为“野蛮,粗野,不通情理”;例句(3)(4)(5)(6)(7)中的“蛮”可以理解为“愣,强悍”。从句式结构来看,例句(1)(2)中的“蛮”后附成分是名词,“蛮”是典型的形容词;例句(3)(4)(5)(6)(7)中的“蛮”后附成分是“杀、做、吃、打、闯、垦”等动词,我们也还可以理解为“蛮”为形容词,“蛮”在这里是形容词做状语修饰动词。但从“蛮”放在动词前面的这种句式结构来看,“蛮”的形容词特征已经虚化了,这也为其副词用法的产生提供了条件。由此,我们可以大胆推测,“蛮”作为副词的用法是由其作为形容词的用法发展而来。

魏兆惠(2016)在其论文中引用何乐士和张谊生的话说:“‘动词、形容词、名词都可以作状语。汉语并非只有副词才能修饰谓语中心词,这是汉语的一个特点。……有的动词、形容词、名词在作修饰语的过程中,意义逐渐虚化,并逐渐具备副词的其他条件,而逐渐演变成为副词,这是副词的重要来源之一。(何乐士(2012))‘诱发实词副词化的外在结构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结构、句位、相关成分。“就名、动、形三类实词虚化成副词的句法位置而言,充当状语——或者说进入状位,无疑是一条极为重要的途径。张谊生(2000)”。(1)

“蛮”在初步具有了副词的用法后,逐渐引申出程度副词的用法,如:

(8)三间高高的门楼,当中蛮阔的两扇黑漆大门。(明小说《醒世姻缘传》)

(9)别人家看仔倪末像煞蛮开心。(清小说《九尾龟》)

(10)耐心浪格事体,倪蛮明白来浪。(同上)

(11)倪从前嫁仔格人,看看像煞蛮好。(同上)

(12)耐末说得蛮舒徐,呒啥要紧。(同上)

从以上几个例句可以看出,“蛮”作为程度副词的用法已经很成熟了,相当于现代的程度副词“很”。“蛮”的后附成分既可以是单音节的形容词“阔”“好”等,也可以是双音节的形容词“舒徐”等,还可以是双音节的动词“明白”等。据笔者检索CCL 语料库,发现两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一是“蛮”作为程度副词在清小说《九尾龟》中大量出现;二是在明清时期“蛮”作为程度副词大多和双音节动词搭配,和单音节动词搭配的情况“蛮”程度副词的虚化不是很明显,这从前边的例句中可以感知。

综上,我们可以把“蛮”的演变路径通过图1展现出来:

二、“蛮”作为程度副词的语法功能

“蛮”作为程度副词,广泛应用于南方方言中,相當于“很”。如:

(13)啊呀,格爿天末实头讨厌,吃中饭格辰光,还是蛮蛮好格啘,那咾会得落雨格介?

苏州话的“蛮”可以重叠,“蛮蛮好”译成普通话就是“很好很好”。“蛮”后附加单音节形容词。笔者根据查询CCL语料库,将“蛮”的语法功能归为以下几种:

1.蛮+形容词

(14)小鱼小虾,是小动物的尸体,可人却觉得蛮香蛮脆的。

(15)中国互联网企业走向全球应该是一个蛮曲折的过程。

(16)其实我们也蛮可怜的。

(17)鲁迅写《阿Q正传》这些东西蛮好,写《中国小说史略》也挺了不起。

“蛮”后附成分为形容词,和明清时期没有什么区别,既可以是单音节又可以是双音节,后附形容词的属性既可以是积极的,如“香”“脆”等;也可以是消极的,如“可怜”等。“蛮+形容词”整体放在句子中,可以做宾语,如“蛮香蛮脆”等;可以做谓语,如“蛮可怜”,“蛮好”等;可以做定语,如“蛮曲折”等。

2.蛮+动词

(18)晓白比较了解我,我以前对商业还是蛮排斥的。

(19)一直以来,我都蛮佩服李敖先生、基辛格、李光耀,或者戈尔巴乔夫。

(20)但是我还蛮感谢他。

(21)聊了几句觉得蛮投缘。

“蛮”后附成分为动词,同样和明清时期没有什么区别,多以双音节动词为主,这确实是一个有趣的现象。由前文的分析可知,当“蛮”后附单音节动词时,并没有程度副词的用法,而只体现为形容词的虚化。从古代到现当代,这种现象是极为稳定的。“蛮”后的双音节动词既可以是积极的,如“佩服”,也可以是消极的,如“排斥”等,“蛮+动词”以整体形式出现,既可以做谓语,如“蛮感谢”等;也可以做宾语,如“蛮投缘”等。

3.蛮+名词

(22)你蛮「以色列」的。

(23)你不要以为问名都是杀头的前奏,事实上有时也蛮罗曼蒂克的。

(24)课本上是素质教育了,习题少了,学的知识少了,蛮素质的。

“蛮+名词”在明清时期就已存在,但有“轻侮”的意思,如“蛮奴”“蛮狗”等等。例句中的“蛮+名词”与古代不同,其后附名词都有可描述性,具有了[+形容词]的特征,类似于“很阳光”“很德国”。而且它们在句中整体做谓语。“蛮”的这类用法在CCL语料库中还是比较少见的。

三、小结

本文主要讨论了“蛮”的程度副词的由来,认为是由形容词的用法虚化而成,同时伴随着后附成分单双音节的变化;讨论了其语法功能,“蛮”的后附成分可以是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等,可以做状语,定语,补语,宾语等,由于笔者才疏学浅,只能谈论这么多,还望读者批评指正。

注释:

魏兆惠.北京话副词“满”的来源及演变机制[J].语文研究,2016(1).

参考文献:

[1]张谊生.论与汉语副词相关的虚化机制[J].中国语文,2000(3):3-14.

[2]张颖炜.南通话程度副词“蛮”[J].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05:45-48.

[3]张薇.南京方言程度副词“蛮”[J].语文学刊,2011:39-40.

[4]龚娜.湘方言中的“蛮”类程度副词[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5:96-101.

猜你喜欢

语法功能语法化
汉语方位词“旁”的考察与判定
从句法角度浅析西语语法中se的功能演变
上古汉语“之”的词性及用法
《汉语史论集》述评
网络语“奇葩”的语法功能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