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刺翼腭神经节合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临床研究

2019-07-09魏科祥

陕西中医 2019年7期
关键词:变应性麻黄附子

魏科祥,张 璇,曹 华

1.西安市第一医院(西安710002);2.湖北省咸宁市中心医院(咸宁 437100)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发生在鼻黏膜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以鼻痒、喷嚏、鼻分泌亢进、鼻黏膜肿胀为主要特点[1]。中医本病属“鼻鼽”范畴。古代从《礼记·月令》就有鼻鼽的相关描述:“季秋行下令,则其国大水,冬藏殃民,民多鼽嚏”。《济生方·鼻门》云:“风寒乘之,阳经不利,则为壅塞,或为清涕”。鼻乃肺气所通,是气出入的门户,为肺之外窍,可见,鼻的通气功能与肺密切相关。肺气不固,风寒外侵,肺气失宣,鼻络为风寒所困而发鼻鼽。而《内经》云:“小肠手太阳之脉……其支者,别颊上,抵鼻,治目内眦,斜络于颧”。而翼腭神经节位于颧部,与手太阳经经脉相通,故该穴可疏通鼻络,通调鼻窍而治疗鼻鼽。

变应性鼻炎的发病率高,中国6.32%。北京和广州市13~14岁儿童的患病率已达10.4%,平均上升0.33%[2]。伴随我国的经济发展,空气污染逐渐加重,该病在各个年龄段的发病率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更有部分患者会发展为支气管哮喘,严重的甚至发展为肺心病等严重并发症,不仅严重危害个体健康及生活质量,而且给个人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现阶段该病的西医治疗方法主要有抗组胺药物、皮质激素、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等,对患者的症状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这些治疗方法多有不同程度不良反应[3],且对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疗效一般。而传统中医针灸、中药等方法在该病的治疗中发挥了独特的优势,得到临床很好的验证。我院近3年通过针刺翼腭神经节合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治疗该病(中-重度持续型)取得了非常好的疗效,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和方法

1 一般资料 筛选自2015年8月至2018年10月间就诊于西安市第一医院中医科80例患者,其中男 38例,女42例;年龄 18~65岁,病程6个月至15年。西医诊断为变应性鼻炎(分型为:中-重度持续型);中医诊断为“鼻鼽”,辨证属于风寒犯肺症。电脑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男 18 例,女 22 例;年龄 20~63岁,平均(39.23±6.85) 岁;病程1~11年,平均(6.19±2.21) 年;病情中度28例,重度12例。治疗组男17例,女23例;年龄19~65岁,平均(36.41±5.42) 岁;病程 1~13年,平均(6.24±2.51) 年;病情中度30 例,重度1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西医诊断标准:依据《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年,天津)诊断标准。典型表现为:滴水样清涕、阵发性喷嚏、鼻痒、鼻塞。鼻镜所见:常年性者的鼻黏膜苍白、充血或浅蓝色。季节性鼻炎常明显水肿。查找致敏变应原:特异性皮肤试验、鼻黏膜激发试验和体外特异性IgE检测可见异常。并依据《变应性鼻炎临床定义和分类及阶梯治疗指南(WHO-ARIA)》分类[4]。该指南根据症状持续时间分为:间歇性(症状发生每周小于等于4 d或每年小于等于4周) 和持续性(每周大于4 d且每年大于4周),并依据对是否影响生活质量分为轻度(包括以下所有各项:睡眠正常;日常生活、运动和休闲正常;工作、学习正常;无恼人症状)和中一重度(包括以下各项中的1项或更多:睡眠异常;日常活动、运动和休闲异常;工作、学习受影响;出现恼人症状),同时在 AR症状的严重程度上划分为:轻度间歇性;中-重度间歇性;轻度持续性;中-重度持续性。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鼻鼽”的诊断标准,经中医辨证为风寒犯肺证。以阵发性喷嚏、流清涕、鼻痒、鼻塞喷嚏为主要特征[5]。

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中医及西医诊断标准;②符合西医分型为中-重度持续性,中医辨证为风寒犯肺证;③年龄18~65岁。④30 d内无呼吸道感染疾病,并无应用抗过敏、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⑤同意该治疗方案,严格遵守疗程并按时接受回访,签字确认。

排除标准:①30 d内有呼吸道感染病史或有过抗过敏、激素、免疫抑制等药物治疗。②患者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心律失常、不稳定性心绞痛、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急性脑梗死、脑出血等),病情控制不好的高血压等有可能出现意外的疾病。③针刺局部有感染、外伤、严重皮肤病等。④不能耐受针刺者或中药,并对此次治疗有关药物过敏者。⑤鼻部有肿瘤、挫裂伤等器质性疾病或者鼻部曾因病行手术治疗者。⑥不遵医嘱且不严格按疗程治疗及随访者。⑦有精神类疾病不能配合治疗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给予口服孟鲁司特钠片(顺尔宁),用法:1次/d,10 mg/次;盐酸氮卓斯汀鼻喷雾剂(爱塞平)用法:1喷/鼻孔,早晚各1次,2次/d,疗程为16 d。

2.2 治疗组:针刺翼腭神经节合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针刺操作:患者取坐位,头偏向对侧约15°,选穴在颧弓下缘与下颌骨冠状突之间的缝隙,75%酒精消毒2次,术者采用一次性针灸针 0.38 mm×75 mm 从此处向内上方缓慢进针,进针深度55 mm左右,调整进针方向和深度,直至刺激翼腭神经节(注:针刺到翼腭神经节时患者产生向鼻内明显放射感或有鼻涕流出)。出针,并用无菌干棉签按压5 s,用同法进行对侧操作。每隔4 d治疗1次,共治疗4次,疗程16 d;针刺期间口服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方组:麻黄、制附子、甘草各15 g,细辛3 g、半夏、黄芩、辛夷各9 g,人参6 g、苍耳子12 g(注:如患者有咽喉疼痛、流黄鼻涕等化热的症状需要加黄芩用量,减少附子、人参用量;如果患者有乏力、出虚汗,需要去干姜,加防风、白术、黄芪以健脾扶正益气;患者症状缓解后可以把麻黄、细辛、甘草、苍耳子、辛夷等的用量减低,增加人参的用量)。用温水煎煮,每日1剂,分早晚餐后服用,在此治疗期间,禁止应用其他药物,坚持服药治疗16 d。

3 疗效标准 根据《变应性鼻炎的诊治原则和推荐方案》中推荐的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分,见表1。于治疗前及治疗第4、8、12、16天分别进行症状评分。按评分分为显效(≥51%)、有效(21%~50%)、无效(≤20%)[6]。

表1 症状评分标准

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疗效评分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各组之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 两组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临床症状评分比较 两组间治疗前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第8、12、16天分别与治疗前比较,评分明显下降(P<0.05),见表2。

表2 治疗前及治疗后不同时间点症状评分对比(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治疗前比较,△P<0.05

2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经16 d治疗后两组间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效果对比 [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讨 论

针刺翼腭神经节治疗变应性鼻炎是北京同仁医院李新吾教授,用西医的解剖学及神经生理学理论结合中医的针刺治疗方法发明的。此神经节为副交感神经节,该神经节为多个神经的交汇点,其节后纤维分别到达泪腺、鼻腔、腭、咽等部位[7]。支配鼻部的神经纤维分支支配鼻腔血管的舒缩及腺体的分泌。刺激该神经节,可以通过降低副交感神经对鼻腔血管及腺体支配的兴奋性,使血管收缩、腺体分泌减少而改善临床症状。在多年的临床应用中取得很好的疗效。赵进[8]对18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的蝶腭神经节进行针刺刺激,进针得气后留针15 min,1次/周,连续治疗8次后有102例患者痊愈,62例好转,临床总有效率达 88.2%。方樱琳[9]对26例变应性鼻炎患者行针刺双侧蝶腭神经节治疗,2次/周,共需进行4周不间断治疗。显效7例,有效16例,总有效率达92.0%。屈尧尧等[10]用督脉灸结合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4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经过 1 月治疗显效 28 例,有效 8 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0%。王胜针刺下关穴(深度达蝶腭神经节)治疗变应性鼻炎,并配合百会穴、印堂穴、迎香穴、合谷穴及足三里穴,每天1次,每周5次,中间休息2 d,10次为 1个疗程,治疗结果显示超过95%的患者病情明显改善。临床实践表明,针刺翼腭神经节操作简单,起效迅速,效果明显。

变应性鼻炎,在中医学理论中,属于“鼻鼽”范畴。大部分患者都是因为肺卫不固,风寒邪气,外袭于肺。肺开窍在鼻,鼻受风寒,而发作喷嚏,流出鼻涕、鼻塞、鼻痒。中医经典方中,麻黄附子细辛汤,可起到祛风散寒、解表、温经通络的作用,中医临床以该方为基础治疗过敏性鼻炎有非常好的疗效[11]。此方中麻黄辛温,具有宣肺作用,其含伪麻黄碱收缩鼻黏膜,可以迅速缓解鼻塞;制附子,辛甘,补火助阳,可以促进内源性肾上腺素分泌;甘草,甘平,补益肺气,为外源性皮质激素,和制附子一起共同抑制体液免疫。半夏、生姜,辛温,均可散寒化痰,有抑制腺体分泌的作用,可以针对鼻流清涕有很好的治疗作用;人参补气,配附子可以增强人体阳气,提高人体的细胞免疫,治疗患者的四肢凉、怕冷等免疫低下症状;苍耳子、辛夷,辛温,散风寒通鼻窍,为鼻炎专用药,可以增强麻黄治疗鼻塞的作用;细辛配黄芩,一寒一热,细辛治疗少阴伏寒,黄芩清少阳之热,此为截断法。邪气伏于少阴,通过人参附子的温补会托邪外出转出少阳,因此用黄芩截断。应用该方临床也取得了非常好的疗效。李玉琴等[12]在研究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配合灸法治疗过敏性鼻炎,取得了93.65%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治疗后的75.4%,还发现,研究组不良 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孙跃明等[13]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34例过敏性鼻炎患者,同西药对照组治疗相比较,治疗后,该方治疗的总有效率(91.1%)明显高于对照组(73.53%),且不良反应发生率(2.94%)低于对照组(20.59%)。中国中医科学院陈明教授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助阳与解表并行的思路治疗过敏性鼻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中医药治疗过敏性鼻炎较单纯西药治疗显示出远期疗效更优的趋势,并可降低复发率[14]。

猜你喜欢

变应性麻黄附子
生物制剂治疗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的研究进展
脑梗死合并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行呼吸康复的探讨
自发性脑脊液鼻漏误诊变应性鼻炎一例
A Preliminary Study on Legitimacy Identification Standards for Unconventional Treatment Technologie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 Network Pharmacology Study on the Effects of Ma Xing Shi Gan Decoction on Influenza
Systematic Pharmacological Strategies to Explore the Regulatory Mechanism of Ma Xing Shi Gan Decoction on COVID-19
麻黄-杏仁药对成分-效应间变化规律
附子品质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
不同姜制附子中6种生物碱含量的比较
脱敏汤治疗肺脾气虚型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