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元胶囊治疗老年患者髋部骨折疗效及对患者术后TPINP、FIB、N-MID水平的影响*

2019-07-09孙贺军

陕西中医 2019年7期
关键词:周径髋部胶囊

孙贺军

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心医院药学部(驻马店 463000)

髋部周围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折类型,多发生于老年人群,这与老年人多合并骨质疏松、反应力、活动能力较差有关。手术是髋部周围骨折的首选治疗方法,可有效复位骨折,给予坚强的内固定,有利于早期进行康复锻炼。但髋部周围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风险较高,尤其是老年人多合并静脉内壁损伤、血液高凝状态、血流缓慢等,是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高危人群[1]。

“治未病”是中医学治疗的特色,强调预防性治疗的重要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基本病机为气滞瘀血,治则以活血化瘀为法。活血化瘀法可抑制血小板功能、改善微循环障碍、防止血栓形成[2]。红元胶囊是临床治疗骨折的经验方,主要药味组成红花、三七、虫、延胡索、自然铜、当归、冰片、大黄,主要功效为活血化瘀,对骨折的治疗效果已得到临床验证,但其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风险影响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探讨了红元胶囊对老年患者髋部骨折的疗效及对术后总I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INP)、纤维蛋白原(FIB)、骨钙素(N-MID)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资料和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132例髋部骨折老年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为66例。对照组,男24例,女42例;年龄60岁~85岁,平均(75.01±4.29)岁;平均BMI(20.43±1.36)kg/m2。观察组,男26例,女40例;年龄60岁~85岁,平均(74.29±4.01)岁;平均BMI(20.83±1.15)kg/m2。纳入标准:患者符合骨密度和骨质疏松髋骨骨折诊断标准,年龄范围60岁~85岁,患者均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严重基础疾病、依从性差、伴有严重骨代谢疾病、近期使用造影剂等。两组患者以上条件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患者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38 IU/kg,1次/d。连续使用至术后5周。

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及治疗前后骨质疏松指标[总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INP)、端中段骨钙素(N-MID)]、凝血相关指标[纤维蛋白原含量(FIB)、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D-D)]水平变化情况。测量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双大腿周径差值、双小腿周径差值变化。

大小腿肿胀程度,大小腿周径检查,小腿周径检查在胫骨结节10 cm处,大腿周径检查在髌骨上缘15 cm,计算患侧和对侧差值。

4 检测方法 分别于治疗前后抽取患者外周静脉血,以离心半径10 cm,转速3000 r/min离心10 min,取血清检测TPINP、N-MID,检测方法为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仪器为美国伯腾公司ELX800多功能酶标仪,试剂盒购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另取一份血标本检测凝血相关指标FIB、PT、D-D,检测仪器为江苏鸿恩医疗器械公司H1204全自动凝血分析仪。

结 果

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骨质疏松指标差异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骨质疏松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PINP、N-MID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骨质疏松指标差异比较

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差异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IB、PT、D-D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差异比较

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患肢肿胀程度差异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肢肿胀程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双大腿周径差值、双小腿周径差值同对照组比较明显提高(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患肢肿胀程度差异比较(cm)

4 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差异 对照组发生5例深静脉血栓,观察组发生3例深静脉血栓,两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见表4。

表4 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和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对比

讨 论

老年人群是髋部周围骨折的高危人群,这与老年人生理性骨质疏松、反应能力、肢体活动能力生理性退变有关,在轻微外力作用下即可跌倒而发生骨折[3]。随着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的进程,老年人髋部周围骨折的发生率逐年递增,已成为社会医疗资源的沉重负担[4]。保守治疗效果差、并发症多,因此手术是目前临床治疗髋部周围骨折的首选方法,切开复位后给予坚强的内固定,有利于患者早期进行康复锻炼,促进下肢功能的恢复[5]。

髋部周围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害性不容小觑,术中脊髓麻醉或全身麻醉导致周围静脉扩张、静脉流速减慢;麻醉作用导致下肢肌肉完全麻痹,失去收缩功能;术后因切口疼痛需要长时间制动或卧床休息,下肢肌肉处于松弛状态,引起血流缓慢,诱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6]。尤其是老年人多合并心脑血管疾病,血管内皮损伤、血液高凝状态、血流缓慢等更易引起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7]。一旦发生肺栓塞可引起患者围手术期死亡[8]。痊愈患者可遗留下肢水肿、继发性静脉曲张、下肢皮炎、色素沉着、淤滞性溃疡等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9]。早期干预可降低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风险,不仅可减轻患者的痛苦,还可减少医疗费用[10]。低分子肝素钙是临床常用的抗凝药物之一,可有效防止血栓形成,但因此也可能造成出血风险的增加[11]。尤其对合并肝肾功能损害、区域阻滞麻醉、术后镇痛者风险较高。对于此类患者应权衡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与增加出血风险的利弊,严格控制低分子肝素钙的使用剂量和使用时间[12]。

中医学理论主张“上医治未病”,强调预防性治疗的重要性[13]。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与跌扑损伤、手术创伤造成的气滞、瘀血有关,治则以活血化瘀为法[14]。红元胶囊方中以红花、三七、虫共为君药,红花功擅活血止痛、祛瘀生新;三七为伤科圣药,可散瘀止血、消肿定痛;虫活血化瘀、接骨续筋。延胡索行气止痛、活血化瘀;自然铜接骨续筋、化瘀止痛,二者共为臣药。佐以当归活血化瘀、养血和营;冰片芳香开窍、散瘀清热,防止燥烈生热。大黄兼为使药,可凉血活血、引药入经,防止瘀久而化热。诸药合用,共奏活血化瘀、接骨续筋之功效[15-16]。本研究中采用红元胶囊治疗者治疗后双大腿周径差值、双小腿周径差值均小于采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者。这一结果提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应用红元胶囊可有效减轻患肢肿胀程度。这是由于红元胶囊中活血化瘀类中药可改善局部血流循环障碍、促进肿胀消退。

骨质疏松是引起老年人髋部周围骨折的原因之一,也是影响术后康复的原因之一。因此在术后改善骨质疏松的严重程度有利于骨折愈合和下肢功能的恢复[17]。本研究中采用红元胶囊治疗者治疗后血清TPINP、N-MID等骨质疏松指标均明显优于采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者。这是由于红元胶囊中的三七、虫、自然铜等药物可接骨续筋,促进矿物质沉积和成骨细胞表达,进而改善骨质疏松症状。

抗凝药物的使用虽可较好的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但是使用时需要严格控制剂量,防止增加出血风险。本研究中采用红元胶囊治疗者治疗后血清FIB、PT水平与采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者比较无明显差异。这一结果提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使用红元胶囊可达到理想的抗凝效果且未增加出血风险。

本研究中采用红元胶囊治疗者骨折愈合时间短于采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者。这一结果提示,采用红元胶囊治疗老年髋部骨折有利于骨折愈合。采用红元胶囊治疗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4.55%,在数值上低于采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7.58%,两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无差异。这可能与本研究样本量较少有关,今后应积累病例进行大样本研究探讨其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

综上所述,针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应用红元胶囊可预防深静脉血栓,降低术后并发症,促进骨折愈合,值得应用。

猜你喜欢

周径髋部胶囊
四肢骨折后张力性水疱的处理方法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高级篇)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初级篇)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中级篇)
初次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膝关节容积率与术后早期膝关节活动度的关系研究
时光胶囊
逍遥散加味降低髋部骨折老年患者术后谵妄效果观察
桃红四物汤在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价值
时光胶囊
综合性疼痛护理干预促进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的效果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