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DPOAE在伪聋鉴别中的临床应用

2019-06-18叶清王敏王幼勤刘宇清曹祖威

贵州医药 2019年5期
关键词:感音纯音听阈

叶清 王敏 王幼勤 刘宇清 曹祖威

(贵州省人民医院听力康复研究中心,贵州 贵阳 550002)

在临床听力学鉴定工作中,常运用主观测试纯音测听,客观测试声导抗、听性脑干诱发电位和40Hz相关电位等测试方法来正确评估听阈值。但这些组合测试耗费时间长,对环境要求高。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 )可反映耳蜗外毛细胞的主动活动,因其灵敏、无创、客观的功能特点,已成为临床听力学检测的常规测试之一。我院运用DPOAE技术分别对伪聋患者、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听力正常者进行分组检测,通过对检测结果的对比分析来探讨其在伪聋鉴别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伪聋组:抽取听力鉴定中证实为伪聋者31耳,排除外耳道畸形、中耳功能异常者,其中男27耳,女4耳,年龄8~47岁,平均27.5岁,纯音测试患耳语频平均听阈26~120dB,经声导抗、听性脑干诱发电位及40Hz听觉相关电位诊断为伪聋;感音神经性聋组:30耳,男27耳,女3耳,年龄22~40岁,平均31岁,纯音测试患耳语频平均听阈26~90 dB,声导抗测试显示中耳功能无异常;正常对照组:38耳,男8耳,女30耳,年龄20~36岁,平均28岁,纯音测试语频平均听阈-5~25 dB。以上三组经耳科检查:外耳道通畅,鼓膜完整。

1.2 方法 三组均采用同样的仪器和方法检查。DPOAE测试在隔声频蔽室内进行,受试者取座位,保持安静状态,仪器采用CAPLLA 耳声发射分析仪,选取大小合适的探头塞入外耳道,保持外耳道密封状态。初始音强度分别为L1=65 dBSPL,L2=55 dBSPL,初始音的频率比为f1/ f2=1.22,f1、f2的几何均数的范围位于0.5~8.0 kHz。分别选择f2为0.5,1.0,2.0,3.0,4.0,6.0 kHz各点进行测试,测量不同刺激强度时DPOAE的幅值,以引出反应幅值高出本底噪声3 dB,信噪比≥6 dB时的最小刺激强度作为DPOAE有无的指标,确定检出率。测试叠加次数为1 000次。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0.0统计软件,组间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伪聋组、感音神经性聋组、正常对照组的DPOAE各频率的平均检出率分别为94.62%、18.33%和99.56%,各组不同频率时的检出率见表1,表2。将伪聋组、感音神经性聋组、正常对照组各频率间的检出率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伪聋组与正常对照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感音神经性聋组分别与伪聋组和正常对照组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表3,提示通过DPOAE检查,可以识别伪聋。

表1 伪聋组与正常对照组的DPOAE检出率比较(%)

表2 感音神经性聋组与正常对照组的DPOAE检出率比较(%)

表3 感音神经性聋组与伪聋组的DPOAE检出率比较(%)

3 讨 论

伪聋在临床听力学鉴定工作中并不罕见,所以鉴别伪聋显得尤为重要。我国最高人民法院新颁布的《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对听力损失的评定,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听力减退分级的频率范围,取纯音测听0.5、1、2、4kHz四个频率气导听阈级的平均值为依据。因此,虽然客观测听技术广泛用于临床和司法鉴定,但纯音测听仍不可替代。在职业病的健康体检和其他基层医院中,听力检测设备仍以纯音测听为主。而纯音测听是一种主观测听方法,在测试中容易受测试者的主观意识影响,检测者如果夸大其耳聋程度或伪聋,就得不到可靠、准确的结果,因此明确真实听阈需要作进一步的客观检测。临床常用的客观检测方法有听性脑干反应,40Hz听觉相关电位等,因其不需要受试者的主观配合,而且可以对纯音测听起到复核的作用,但这两种检测技术耗时比较长、测试环境要求屏蔽。在作职业病体检和一些没有配备听性脑干反应仪的地区,迫切需求一种客观测试方法,可以快速、有效地进行伪聋鉴别诊断。

耳声发射是来源于耳蜗主动机制的表现,与常用的电生理检查方法相比有安全无创、省时和敏感的特点,能特异性反应外毛细胞的功能,在临床主要用于听觉障碍的定性和定位诊断,而且广泛用于新生儿听力筛查中。DPOAE在所有正常耳存在,在患耳则减弱或消失。因此,它是目前临床上了解耳蜗功能的特异性指标[1]。本文的正常组平均检出率为99.56%,有学者报道为100%[2]。本研究中伪聋组与正常对照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通过DPOAE检查,可以识别伪聋;正常对照组与感音神经性聋组的检出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提示感音神经性聋组患者,通过DPOAE检查,可以发现其听功能障碍。DPOAE可敏感地记录到无纯音听阈提高的DPOAE幅值降低,从而为早期发现耳蜗病变提供依据[3]。在感音神经性聋患者中,DPOAE的阳性率随纯音听力损失加重而下降,并且其幅度也降低。DPOAE有频率特异性,可以连续检测0.5-8kHz频率范围,DPOAE听力图与纯音听力图之间有较好的频率对应关系[4]。听力鉴定中DPOAE能够对一些有伪聋企图者起到震慑的作用,让他们感觉到即使不合作,也能被检查出真实的听阈,从而放弃伪装的打算。而且测试的威慑作用比测试本身作用更大。一旦患者主动配合作纯音测听,与纯音听力图频率相对应的频率进行测试,得出的DPOAE听力图与纯音听力图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即可判断纯音测听结果的真实性。

综上所述,DPOAE可作为伪聋的鉴别诊断及快速筛查方法。在职业病的健康体检与其他基层医院难以达到作其它客观检查的情况下,可以用DPOAE这项客观检查技术进行伪聋鉴别诊断。

猜你喜欢

感音纯音听阈
感音神经性耳聋及针灸治疗
基于“脑肠相通”理论探讨调和胃肠治疗感音神经性聋的机理
内镜下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
ABR、40Hz-AERP和ASSR与主观纯音听阈测定的相关性研究
民用飞机噪声适航审定中伪纯音影响的去除方法
短声听性脑干反应结合单频刺激听性稳态反应在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听力评估中的应用*
健听青年短纯音ABR测试结果分析
短纯音及切迹噪声掩蔽的短纯音ABR对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成年人纯音听阈的评估△
让鱼儿自己咬钩
磁共振对感音神经性耳聋人工耳蜗术前诊断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