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诱发病因分析及其早期抗VEGF治疗效果观察

2019-06-18刘鹏

贵州医药 2019年5期
关键词:限制性单抗早产儿

刘鹏

(开滦总医院林西医院儿科,河北 唐山 063103)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多见于早产儿及低体质量儿,属视网膜血管增生性病变,是小儿致盲的主要因素之一,ROP所致的失明儿童比重最高可达18%[1]。行手术治疗虽可在一定程度上使视网膜部分或完全解剖复位,但最终视功能恢复有限,仅少数患儿可恢复有限视力,加之当前仍未能将ROP发病及发病机制完全阐述明确,也未见有效药物[2]。本文主要分析早产儿ROP诱发病因及行早期VEGF的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收治的ROP患儿100例为ROP组,其中男67例,女33例,6例双胞胎,余为单胎,胎龄27~40周,平均(34.17±2.04)周;另筛选同期收治的100例非ROP早产儿及低体质量儿为对照组,其中男60例,女40例,7例双胞胎,余为单胎,胎龄27~40周,平均(33.89±2.12)周。纳入患儿均符合ROP诊断标准[3]及抗VEGF治疗指征。已排除合并ROP以外的其他眼部病变及接受抗VEGF治疗期间有其他治疗行为的患儿。两组新生儿一般资料资料比较无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家属均知情同意。

1.2 方法 统计新生儿及产妇相关指标,所有ROP患儿均于确诊后48 h内接受抗VEGF治疗,给予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沈阳绿洲制药,H21023097)、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华润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H11021793)以预防感染并使瞳孔充分散大,散大程度不得<5 mm;麻醉剂为盐酸奥布卡因(日本Santen Pha ymace utical Co.,Ltd.,H20100362),滴眼3次完成表面麻醉,常规铺设消毒巾,于角巩膜缘后1.5 mm处进针,向玻璃体中心注射雷珠单抗(浓度:2.5 mg/0.025 mL),术后延续预防感染;应用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ROP诱发病因,以随访方式统计预后转归情况。

1.3 观察指标 记录新生儿出生时体质量(BW)、出生后是否吸氧、吸氧方式[连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机械通气、面罩、鼻管]、是否伴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是否限制性输血、糖皮质使用情况(首次使用时间、使用时长、剂量≥7 mg/kg比重)、脐血胆红素水平。记录产妇年龄、分娩方式、是否有围生期感染史、是否伴妊娠期疾病、是否发生胎膜早破或胎盘早剥、宫内发育是否迟缓、是否合并先兆子痫、是否母乳喂养、孕23~35周有无预防性产前激素(预防呼吸窘迫症及降低死亡风险的激素类药物)使用史。观察并记录ROC患儿病情及治疗转归情况,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2 结 果

2.1 新生儿相关单因素分析 ROP组设的BW及限制性输血比重显著低于对照组,出生后吸氧、吸氧时长、CPAP及机械通气、新生儿感染及糖皮质类激素药物剂量≥7 mg/kg、首次糖皮质使用时间及使用时长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新生儿相关的单因素分析

2.2 新生儿母亲资料的单因素分析 两组中,母亲分娩方式、宫内发育迟缓、先兆子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P组母亲年龄及围产期感染、合并妊娠期疾病、胎膜早破、胎盘早剥孕期糖尿病显著高于对照组,母乳喂养、预防性给予产前激素比重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新生儿母亲资料单因素分析

2.3 ROP诱发病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多因素分析显示:BW、限制性出血为ROP保护因素,提示高BW早产儿或低体质量儿、限制性输血皆可降低ROP发生风险;而出生后吸氧、吸氧时长、CPAP、机械通气、孕期糖尿病均为ROP危险分析,提示其或可增加ROP发生风险。见表3。

2.4 ROP患儿早期抗VEGF治疗效果 玻璃体抢雷珠单抗注射治疗时,患儿平均矫正胎龄为(37.05±1.49)周,均顺利完成玻璃体腔雷珠单抗注射治疗,治疗有效率91.00%;随访期间未见角膜水肿、眼内膜及眼压增高等并发症发生,仅4例出现单眼结膜下出血,但未给予特殊干预,1周后结膜下出血自行被吸收好转,症状消失。

3 讨 论

ROP系因早产儿或低体重儿未完全发育成熟的视网膜发生异常血管增生所致的眼部疾病,且多为双眼受累[5]。正常状态下,视网膜内血管自孕中期才开始发育生长,足月时才形成相对成熟的血管形态,但因早产,视网膜血管不彻底,在多种内外因素影响下视网膜血管仍保持异常生长最终引发ROP[4]。

本研究结果显示,BW、吸氧均为RO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这与王宗华等[5]的报道相符,提示出生体质量越轻,ROP风险越高,而出生后吸氧也提升ROP发生风险。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吸氧时长也是ROP独立危险因素,这与郭佃强等[6]报道一致,表明伴随吸氧时长增加,ROP风险也随之增加;同时,孕期糖尿病亦为ROP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指出于早产儿或ROP患儿,皆应严格控制吸氧时长,或可阻滞ROP进展,降低重症ROP风险。本研究还显示,CPAP、机械通气或可增加ROP风险,但有研究[7]显示,CPAP、机械通气非ROP独立危险因素,鉴于此,机械通气方式与ROP的相关性还需进一步深入探究。在本次研究中,限制性输血为ROP保护因素,提示减少输血或可降低ROP风险,这与吕喆等[8]的研究结论相符。

本研究结果显示,玻璃体腔雷珠单抗注射治疗时患儿平均矫正胎龄为(37.05±1.49)周,治疗有效率为91%,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0.04%,且均未经干预自行好转,提示早期抗VEGF的可行性;这与既往报道[9]相符,也提示抗VEGF可有效一直VEGF生成,促进异常新生血管消退。

综上所述,BW、限制性出血、吸氧及吸氧时长、方式于ROP发生具密切关联,临床应重视出生时低体重儿眼底病变筛查,减少输血,并严格掌握并及时评估吸氧指正,控制吸氧时长,最大限度降低ROP风险,对筛差提示有治疗指征或高危患儿应积极开展抗VEGF治疗,以获取最佳防治获益。

猜你喜欢

限制性单抗早产儿
FOLFOXIRI联合贝伐单抗±阿替利珠单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
医院静配中心曲妥珠单抗剩余液信息化管理与成效
因“限制性条件”而舍去的根
司库奇尤单抗注射液
早产儿长途转诊的护理管理
晚期早产儿轻松哺喂全攻略
骨科手术术中限制性与开放性输血的对比观察
髁限制性假体应用于初次全膝关节置换的临床疗效
使用抗CD41单抗制备ITP小鼠的研究
早期护理干预对脑损伤早产儿预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