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BYOD的精准教学研究实践

2019-06-18刘学兵周立志万胜明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19年6期
关键词:摩擦力精准教师

刘学兵,周立志,万胜明

(东北师范大学南湖实验学校,浙江 嘉兴 314000)

2018年4月13日,国家教育部正式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明确要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教育也由信息化教育时代进入教育信息化时代。2018年底,浙江省教育厅印发《浙江省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明确提出推进数字化教育,并在基础教育实施精准教学。教师运用信息化技术实施精准教学,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

基于上述背景,东北师范大学南湖实验学校自2017年逐步开始尝试基于BYOD的精准教学实践,经过两年多的摸索与总结,积累了一些做法,愿抛砖引玉,与同行探讨。

一、两个核心概念

1.BYOD

根据360百科定义,BYOD(Bring Your Own De⁃vice)指携带自己的设备办公,这些设备包括个人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等(而更多的情况指手机或平板电脑这样的移动智能终端设备)。本文中所指为本校引进某科技公司用于课堂教学的平板电脑。

2.精准教学

精准教学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奥格登·林斯利(Ogden Lindsley)基于斯金纳的行为学习理论提出,用于追踪小学生的学习表现和支持数据决策,后来发展为用于评估任意给定的教学方法有效性的框架,可评估任何学科、任何学段的教学。[1]据此,我们认为精准教学是综合针对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精准地设定教学目标、教学环节和教学过程,采用精准的测量和评估方法发现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因素,并不断调整教学策略而做出新的教学决策的一种方法论。

二、基于BYOD的精准教学结构

学校依托BYOD学习平台优势,教师可在平台的教师端上通过网络直接推送学教资源到学生端,并能实时监控他们完成的进度,及时给予评价反馈,具有较好的交互性。教师可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使用BYOD实行“八步教学法”,有效实现精准教学(参见图1)。

三、基于BYOD的精准教学环节及实践

(一)课前精准预设

本环节可以从精准激学和精准定学两个步骤来展开。

1.精准激学

该步骤主要为了激活学生已有认知,可以从唤醒前认知、关联生活、前置任务等方面实施。如在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为了提升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教师批改好作文之后,选择有代表性的作文通过设备发布展示。学生先通读几篇文章,然后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篇文章,自己思考:这篇文章的优点是什么?引导学生从主题立意到文章的结构布局两方面思考。教师通过这样的方式,将任务前置,明确了新课的主题,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图1 基于BYOD的“八步教学法”结构图

2.精准定学

该步骤将基于课标(单元整体)、基于教材(学科素养)、基于学生(学情分层)等角度,精准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如在七年级科学《摩擦力》一课中,教师按照如下过程实施精准定学:

(1)根据《摩擦力》的教材内容和学情分析,设计符合所任教学生的精准导学案,包括精准的定学目标、学习任务和检测练习等。本节课整体的构思是从力的三要素去认识摩擦力。而课前定学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是通过生活实例激发学习乐趣并让学生感知摩擦力,通过实验体会摩擦力的方向和作用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2)教师根据定学目标制作了三个课前的微课视频。第一个微课视频是“筷子提米”,通过有趣的生活化实验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同时要求学生观看模仿操作,检验真假。若不能实验成功,思考原因,在课堂上与同学交流讨论,寻找解决方法。第二个微课视频的主要内容是基于通过手掌按在桌面上滑动,用手指模仿脚走路时的情景亲身感知摩擦力。第三个微课视频的主要内容是利用牙刷在桌面上滑动,观察刷毛摆动的方向,从而理解摩擦力的作用点和方向。

(3)课前学生通过BYOD云平台学生端查看教师推送的导学案,逐步地按顺序观看微课视频资源,知道并能举出生活中摩擦的实例,通过实验体验摩擦力作用在两物体的接触面上,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学生在课前学习过程中,要把遇到的问题或者不理解的知识点记录下来并提交反馈给教师,教师通过课前测试批阅了解学生的原认知。

(4)教师在课标(《科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力,能说明其意义,能用力的知识解释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现象,能够探究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指引下对整章教材分析。物质间的相互作用:从介绍生活中常见的力开始,学习摩擦力等初步建立关于力的概念,通过本章的学习进一步认识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原因;“机械运动和力”内容的主线是“力的平衡”这一统一的科学概念;在技能和科学方法上主要是掌握观察、测量、比较、控制变量等多种科学方法。同时,结合学生预测情况通过BYOD的反馈性、及时性在此基础上对课堂教学进行精准定位,设计出本堂课精准的课堂教学目标为:课前自学,通过观看视频和活动感知摩擦力的存在,体验并知道摩擦力的方向与作用点;在实体课堂中通过小组合作,实验探究得出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并通过BYOD学生端观看课前教师推送改进实验后的微课视频来帮助学习;课后则通过观看BYOD云平台中微课视频,结合之前已学的二力平衡知识,帮助学生求解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达到巩固复习。

(二)课中精准推进

本环节可以从精准入学、精准导学、精准互学和精准诊学四个步骤来展开。

1.精准入学

在该步骤中教师可以通过构建真实情景或者有效的学习支架,让学生的真学发生。如在七年级社会教学中,教师利用BYOD设计了这样一个“设计大比拼”的情境来实现精准入学:你能以一定的颜色变化次序或色调深浅来表示地貌,从而能够直观地告诉我们地势起伏状况吗?该情境要求学生利用BYOD设计,联系实际,展示出自己的设计、想法。

2.精准导学

当前,我们倡导的“学导课堂”实质就是要求学导并举,既要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又要“浸润”教师智慧导学。我们既要有“有所不为”的等待,还要根据学情“有所作为”,适时启发引导,把学生引向深度学习。人工智能时代,便捷、高效、快节奏的教学方式已经到来,信息化技术手段为学生充分“暴露”思维过程提供平台,为教师“有所作为”提供数据支持,教师可以真正做到“引在重点上,导在疑难处,点在困惑时”的“精准导学”。如在九年级道德与法治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复习课的教学中,教师利用BYOD智通课堂功能推送自主思考题:“用个性方式说明人口、资源、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在学生进行自主梳理建构基础上,教师通过选取共性典型错误同屏展示,直接“暴露”思维过程,激发有效互动讨论,同时通过优秀作品“展示”推送功能快速“矫正”学生的认知。

3.精准互学

该步骤中,教师通过平台发布合作探究的任务引发学生讨论,然后分享展示。

如在八年级《反比例函数的应用》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平台发布任务:

等腰三角形ABC的周长为10,底边BC长为y,腰AB长为x,求:(1)y关于x的函数表达式;(2)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3)腰长AB=3时,求底边的长;(4)底边的长3.6时,求腰长。

然后再通过如下三个环节逐步引导学生实现精准互学。

环节一:

学生先独立完成(1)(2)两小题(时间为6分钟),用电子书包提交;

小组交流答案,并从中选取2个小组进行汇报展示;

教师适时引导,补充,形成解题思路。

环节二:

学生独立完成(3)(4)两小题(时间为3分钟),并校对答案;

思考1:当x=6时,y=10-2x的值是多少?当x=2呢?你有什么想法?

学生先独立解答,后同桌交流想法。

环节三:

思考2:你认为解决函数问题的基本步骤有哪些?

学生小组内交流,展示(合理即可),教师适时归纳,形成基本步骤,即问题情境—数学建模—求解析式—自变量范围—求函数值或求自变量。

4.精准诊学

课堂精准诊学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即时运用BYOD对所学知识进行当堂检测,鼓励学生质疑追问,有利于授课教师实施分层评价。如外研版英语九年级下册第四模块第三单元教学时,情态动词的教学是英语语法中比较难的一项内容,需要学生去仔细体会说话人的语气和态度。如果只是传统的教学——教师列举情态动词再一一解释其用法,学生只是听过就忘,不会真正运用。因此,可以借助BYOD,在每一环节中都布置相关练习,并根据反馈数据实施分层作业的布置和评价,巩固学生的学与用,并能有效实施分层教学。真正让教师的教从经验教学转向基于实证的分层教学,将学以致用和因材施教落到实处。[2]

(三)课后精准巩固

1.精准固学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努力提高课堂的效率,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课后通过一定量的练习,对课堂内容进行延伸和巩固也是十分重要的环节。

如对于英语口语教学效果,教师除了课堂上抓好语音教学外,可以在课后利用平板上“智通云”中的“口语训练”,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给学生分层布置口语练习。教师根据测试的成绩将学生进行分层,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作业布置,为不同学生设置不同的目标分值,以便不同学生都能通过练习,慢慢进步。教师对不同的学生设置了不同的要求分值,有70分、75分、80分不同的档次。分值较低要求读两遍,通过以勤补拙的方式,循序渐进地提高口语成绩。

2.精准补学

课后的作业巩固也是实现高效教学的重要环节。对于学生在作业中存在的错误,和传统教学相比,基于BYOD的补学变得更加有针对性,更加个性化,能做到因需而学。比如,数学作业中,平板推送解题视频,形式灵活,既可以选用平台上原有视频推送,同时平板还配有录制功能,教师也可以根据班级实际需要,自己录制题目。另外,平板推送解题视频,时间及时,教师可以在批阅学生作业的同时,发现问题并第一时间及时推送,确保时效性。除此之外,平板推送解题过程,针对性强,教师可以根据题目的反馈情况,定向转发给出现错误的同学,精准度高。最后,平板推送解题过程,接收时间灵活,学生纠错时间不再是传统式的教师讲,学生听,听不懂自己慢慢弄清楚,而是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合理地利用碎片化的时间,随时对错题进行订正。

四、基于BYOD的精准教学实施意义

(一)能给学生创造适合个性发展的学习环境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难以在班级授课制的现状下做到全面掌握每个孩子的学习情况,因此,“因材施教”“差异化教学”只能成为一种向往和憧憬。但有了互联网下BYOD的介入,使得上述憧憬成为可能。[3]基于BYOD的课堂教学,能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获得教师的“差异化教学”指导和应用系统的“个性化学习”推荐[4],使得“私人定制”的教育成为现实。这种能让学生“因需而学”的课堂,更有利于促进每个孩子的发展。

(二)助推学情分析由经验走向实证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情的分析更多是依赖教参的建议或者凭借自身的教学经验,较少进行学情调查,也不方便开展学生访谈。但互联网下BYOD的介入,教师通过BYOD的课前导学反馈,能获取到班级学生对新学内容的认知难点和易错之处,在及时了解和掌握学习效果的基础上,教师为了更好地达成目标而采取最有效的方法,方便教师课前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准备,实现精准教学;课中教师通过BYOD推送任务,可以及时获取学生思考后的结果,便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课后通过作业批改后的大数据分析,能改变教师从以经验为依据的判断到以数据统计为依据的判断的转变,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三)能有效实现互联互通

互联网下的BYOD,还能突破教师因外出学习或学生假期等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有效实现学校、教师、学生间的沟通,同时,通过QQ等其他网络软件辅助,及时反馈学生学习效果给家长,能达成四方的互联互通。▲

猜你喜欢

摩擦力精准教师
『摩擦力』知识巩固
理顺摩擦力
最美教师
透析摩擦力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精准扶贫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