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反躬自省:论专家明星化的“轴心迷障”效应

2019-06-17沈佳翼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9年6期
关键词:文化传播

沈佳翼

内容摘要:近日,关于是否支持“专家明星化”的辩驳在各高校辩论赛中屡见不鲜。笔者以为,“专家明星化”除了容易引导舆论之外,背后的“包装过程”也会使“文化”本身变得不纯粹。“文化”贵在坚守,坚持“文化初心”、杜绝“历史虚无主义”的迷障,应是每一个“文化人”安身立命的矛。

关键词:专家明星化 艺术娱乐化 文化传播

雅思贝尔斯在1949年出版的《历史起源与目标》中提出了一个颇有深意的词:轴心时代,而在自媒体当道的今日,“轴心突破”一词显然更为流行。如果说“百家争鸣”是对先前文化的回望與重构,那么“轴心突破”则是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内省和自觉。

谈到文化,不由得让人想起如今诸多以传统文化为题材的节目以及不胜枚举的“明星专家”。表面来看,“专家明星化”能够提高民众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似是美事一桩,但这般欣欣向荣的背后,实则隐藏着无数暗潮,让人一不小心便会跌入“历史虚无主义”的旋涡。因为是以“明星专家”为中心主导的,所以不妨称其为“轴心迷障”效应。

一.探讨“专家明星化”的定义及其弊端

近日,“专家明星化”成为了一个颇有意思的命题,对其支持与否的辩驳在各高校辩论赛中屡见不鲜。“专家”和“明星”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群体,可在当今时代,二者之间又似乎多了层“跨界”的意味。

“专家的明星化”如同“艺术的娱乐化”。当下“艺术的娱乐化”现象很普遍,首先,所谓“艺术家”为拓宽其专业性而具有“娱乐化”的倾向;其次,许多媒体采用一些娱乐手法来包装“艺术家”,严格意义上来说,这是一种间接的“娱乐化”;除此之外,娱乐明星进驻“艺术界”几乎已成为家常便饭,例如著名主持人倪萍的一幅画作在一次展览中被开出三十万元的高价,在许多苦心孤诣且在行内有一定名誉声望的专业画家看来,这也是一个不小的数字了(参考“知乎”话题:《艺术家该不该明星化专家:跨界也要拿作品说话》)。

娱乐圈人有寄情艺术的需要,想来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此外也不排除有一部分人是在通过这种方式保持外界对自己的关注度以及拓宽自身财富的来源。

娱乐界要的是票房和掌声,但站在历史的维度来看,许多优秀、伟大的艺术作品置于当时的时代,是缺乏掌声的,许多富有才情和思想的艺术家在生前都没有得到大众认可,或许一生只为一件艺术品倾注心血,然而倾其所有换来的作品在当时却是无人问津,民众、社会对此并不认同。千百年前一些“炙手可热”的知名人士在百年后真正可以为人称道的却寥寥无几,有相当一部分人士在成名后选择为官从仕,不再甘愿坐“冷板凳”,因而著作也不见当年风采,在自身对于文化的理解、对文化传承的使命方面,更是初心倍减。

同理,“专家明星化”于文化传播而言并不可取。

21世纪开启了文化史上一个“奇特”的时代,“芙蓉姐姐”们大量涌现,大众媒体开始炒作“文化”,“丑角运动”使得优秀古典文化的处境雪上加霜。

近日,《奇葩说》风靡网络,其中的一个个辩题成为周围同学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可也有不少同学反映《奇葩说》辩题一季不如一季有意思,上一季讨论的是很多社会问题,比如是否“为救一百人杀一人”,而这一季开篇,傅首尔开口便说“我告诉你们,你的同学会要是有小学班主任、中学班主任、妇产科医生,你爬也要爬去同学会。”造成这种“浮夸风”很大程度上源于其中的许多专业辩手有的已转型成了“电视明星”,广告代言接不停;也有的成了“辩论艺人”;再不济的都是网络大V,每一次网络直播都是“千呼万唤始出来”。

不可否认,《奇葩说》流行起来之后,涌现了相当一批“辩论界的star”,推动了高校、民间的辩论,客观而言,辩论专家们的传播型言论,对于高级辩手或思辨力极佳的研究型人员来说确实可能会有好处,但对于大众辩手,尤其是那些初出茅庐的新人,或者是对辩论一知半解的普通群众来说,不仅作用不大,甚至还会被推到相背离的境地,他们会觉得“黄执中/马薇薇说过某某结论,所以就应该这么做”。不是说专家们的说法是错的,只是境遇不同,解读的方式自然千差万别,若是经验少的,便会认为“大神说的当然都是对的”,这就让人不可避免地陷入“明星专家”们一手建起的“轴心迷障”。

二.探究“传统文化传播”的现状及其 “变”与“不变”问题

若是作为媒体传播的内容,文化类节目诸如:《百家讲坛》、《经典咏流传》等,自然是优秀的绰绰有余,但若是将其置于“推广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又不得不让人对此产生质疑。“快餐式”的网络生活里,大家看完一则讯息,感叹一声,点个赞,“新闻点”就如同一粒种子掉入大海,亦或如一阵大风吹过,充其量飘下几片枯叶,平息地又快又静。

虽说当今社会,微博、微信等各类大众媒体都十分发达,要使一件事得到快速传播或发酵并不难,但每日形形色色的“头条”太多,传统文化的新闻点要想“脱颖而出”,谈何容易?通过“专家明星化”来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播,谈何容易?

难道传统文化在今天需要为了迎合大众口味,提高社会宣传度、关注度,而“镀”上新面孔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赵丽蓉老师的小品代表作之一《如此包装》,讲述了一个艺术总监为了节目的花式效果,任意改造经典作品。我们从中可以感受到,传统文化本身有其特有的属性,“与时俱进”并不适用于一切事物。传统文化要为潮流变身?那与“文化上的左倾”又有何区别呢?(参考“知乎”话题:《当今社会要弘扬、传播传统文化有多难?》 作者:直宇)

许多人张口闭口便是“科学”“民主”“因时制用”“因地制宜”,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云云,这似乎已成为主流媒体乃至各类“知识分子”深深刻入头脑中的理论,可自“五四”以来,这类思想就被看成是西方文明的创造,用它来对我国传统文化进行考察,难免会将其中的许多思想、精神边缘化,那么所谓的“宣传中华传统文化”又将从何说起呢?

人所面对的环境从时空角度来看都在不断变化,但外界变了,我们也要全部变吗?我们肯定有不变的东西,从个人角度看是叫“自我”,人不可能丧失自我。

个人如此,文化亦如此。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继承性的体现,若是抛弃对“文化正统”的坚守,会不可避免地掉入历史虚无主义的怪圈,若是由“明星专家”来“引导”,那就是笔者谈到的“轴心迷障”了。(参考“知乎”话题:《传统的中国文化是否还适应当今社会》作者:西贤斋)

三.剖析“专家明星化”不利于“文化传播”的原因

首先,所谓“文化”,是需要大众逐渐理解和接受的,而文化的研究则需要大把的时间,“明星化”会大量分散专家的注意,使学术圈变得浮躁。

不否认“专家明星化”有着普及民众知识的作用。但是“明星化”的背后,也会产生一种消极观念。笔者有一种亲身感受:过去在问周围孩子的理想职业时,他们多数会回答:“教师”“警察”“飛行员”等,可如今却变成了“主播”“明星”,一些家长甚至引以为傲。可见“一夜爆红”已经成为许多年轻人,甚至是儿童群体的“梦”,这种“浮夸”“张扬”的心态已经屡见不鲜。

其次,专家声誉的建立,应靠扎实有效的文化研究,需要专业性判断,还需要时间的检验。“明星化”不可避免地会利用大众媒体对文化成果进行包装和炒作,可以说是一种“冗余”,不但不利于优秀文化的传播,还有可能把本来有一定价值的文化成果扭曲为哗众取宠的理论和学说。

再次,许多“专家”将媒体滥用的一些顶级修饰词用来标榜自己,诸如“资深”“特级”等,有的热衷于在各类媒体上频繁抛头露面,对不属于其专业领域的热点话题也随意顶着“专家头衔”评头论足,亦或是参与五花八门的活动,这很容易便会造成舆论的歪曲。

此外,“明星化”与“市场”是紧密相连的,一旦“专家明星化”,自然要考虑到“观众”“收视”,因此许多“专家”为了博取眼球,会挑一些“宫廷秘史”“权术谋略”等方面的内容。诚然,收视率提高了,但这无法培养真正的学术氛围,也不利于优秀、经典文化的传播。

四.结语

相信定会有人对该论点如此辩驳:新时代下文化圈不应再提倡学者“两耳不闻窗外事”“板凳要坐十年冷”般“苦行僧”式的研究生活。

诚然,我们需要将晦涩难懂的知识循循善诱、深入浅出地讲解出来的人。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现代社会我们还是需要执着于文化研究的专家们。试想,若是没有始终如一恪守“冷板凳”的境遇,又怎么会有足够的文化底蕴说出让人终身信服的话呢?

文化传播需要“活力”,但前提是专家深厚的文化知识储备和专业的文化素养。“明星化”效应背后的“包装过程”已经使“文化”本身变得不纯粹了,因此“专家明星化”对传统文化的传播而言是不利的,其背后的“轴心迷障”效应更是需要得到正确的清除和指引。

反躬自省,文化需潜习。

参考文献

1.《世俗娱乐打压传统文化?——专家热议文化娱乐圈现象》【J】.《北方音乐》,2006.4.

2.魏建,《儒学现代化:重新审视新青年派与学衡派论战》【J】.《学习与探索》,2015.7.

3.杜国景,《正统论与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理性光芒》【J】.《贵州文史丛刊》,2003.7.

4.吴学安,《“学者明星化”与“娱乐至死”》【J】.《社会观察》,2007.11.

5.生舒、韩彦超,《从学者明星化看当代社会娱乐至死》【J】.2014.6.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

猜你喜欢

文化传播
票房拯救了电影拯救不了文化
互联网时代中医药文化传播新思路
论动态平衡型文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一带一路”战略下如何构建中国文化传播体系
中国乌龙茶“一路一带”文化构建与传播研究
英语新闻中文化传播的特色与现状
从眼动实验看中原服饰文化传播与社会服务
中国文化传播与艺术人才外语能力培养创新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浅析《黄河晨报》对河东文化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