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内控原则视角的高校内控问题及建议探析

2019-06-11黄永成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9年1期
关键词:高等学校内部控制

黄永成

摘 要:高校内部控制除了财务预决算、招生、资产、教学、工程建设、科研等内容外,还涵盖了学校附属的医院、中小学、出版社、基金会等多方面内容,国家也越来越重视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建设。推进高校内部控制建设,对于提升高校管理水平、提高公共服务效率效果,促进廉政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等学校  内部控制  控制原则

一、高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全面性原则:内部控制基础薄弱,全员参加的意识不强

首先,相对于内部控制建设,大多数高校更关注教学质量的提升、科研水平的提高,忽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以制度控制取代内部控制,将现行制度、工作流程等进行简单汇总后,以部门制度汇编形式作为内部控制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忽略制度的执行情况,同时制度的内容往往也不够全面,例如部分科研经费的实施细则。而高校的收入大多数依靠财政拨款,不存在融资成本和融资困难的问题,认为只要符合相关规定要求即可,较少地关注资金使用及效益,忽略了内部控制对财务管理等方面的作用。

其次,高校内部教职员工对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及其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大家对各自的职责认识不清,使得相关的工作落实不够到位。

2.重要性原则:风险导向意识淡薄,风险管理控制缺乏

虽然绝大多数高校目前对“三重一大”事项有着明确的规章制度,且基本能够落实到位,但是在具体的一些工作事项中,却缺乏有效的风险评估及控制程序,使得高校管理层的决策往往会承担一定的风险,例如对基建项目、学科建设等方面,可能在申报等前期准备工作方面投入较大,但后期执行验收却又疏于管理,流于形式;忽略对现金流量的管理,未有效控制资金链的相关风险。大部分高校目前尚未建立组织机构、经济活动、人员岗位的风险评估机制,也未定期开展风险分析及控制程序,导致高校的内部控制体系不够完善。

3.制衡性原则:组织架构体系不健全,岗位职责不清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规范(试行)》明确,高校的业务层面主要包括预算管理、收支业务管理、政采业务管理、资产管理、建设项目管理、合同管理,在工作中这些业务事项的可行性研究与决策、决策与审批、合同事项的谈判、决策与签订、款项的收付、债务管理与会计稽核等方面都应做到不相容岗位相分离。目前很多高校还无法保证每个环节做到制衡,容易出现舞弊现象。

4.适应性原则:相关制度不够完善,更新不够及时

目前,很多制度从中央发文到地方政府、部门出台配套办法、条例,需要周期很长,导致很多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对于最新的教育、科研、财务方面的制度执行严重滞后,例如:按照相关规定2012年起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标准为1000元以上(专用设备1500元以上),以S高校为例,该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却一直使用原有的800元的标准,一直到2017年才更新。

二、高校内部控制的几点建议

1.健全组织架构体系,树立全员参与的内部控制理念

学校应成立内部控制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负责领导学校内部控制工作,规划内部控制的基本思路、工作重点等。副组长由纪委书记或者分协管财务的副校长担任。组员应包括监察处、审计处、人事处、财务处、资产处、后勤服务中心等部门负责人。

领导小组下设内部控制工作小组,由财务处牵头负责组织协调学校內部控制的日常工作。工作人员应包括监察、审计、人事、财务、资产、后勤等部门工作人员。工作内容应主要包括:负责全校各部门、学院的内部控制建设的督促、指导、检查工作,组织协调学校各部门起草学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方案或规划,并按照规定要求严格落实内控计划,分析学校各类经济活动风险,研究提出风险管理策略和解决方案,制定单位内部控制手册。

2.风险评估及管理机制

风险评估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通过一定的方法来识别分析影响学校内部控制目标实现的因素,尤其是对“三重一大”事项、高风险领域。内部控制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牵头,风险评估工作计划和风险评估应每年进行一次,定性定量结合,通过概率和非概率技术,以书面报告形式反映在内部控制报告中。

高校应通过对单位层面及业务层面的梳理,通过建立风险清单来识别、评估、控制风险。以S高校为例,笔者梳理部分风险清单如下。

3.做好内控制度的“废、改、立”,建立健全关键岗位责任制

学校层面和二级单位(学院、直属单位)层面应及时、分层建立从属关系相对应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即以学校内控制度体系为指导,二级单位结合自身特点和实际,有针对性地在业务细节上做出的工作规范或条例,保证实际工作的效率。

除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中明确的关键岗位,高校还应增加科研管理、教学管理、招生管理、后勤管理等关键岗位。以S高校为例,笔者对部分关键岗位职责梳理如下。

4.充分利用资源,发挥内部控制评价作用

审计处负责对学校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分为内部控制设计的有效性和内部控制执行的有效性。内部控制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建设目前还局限于上级布置的基础性评价报告阶段,仅仅是按照规定要求填列,尚未充分发挥高校自身优势,高校在建立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时,应该以学校的战略发展规划为目标导向,基本指标与修正指标相结合,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相结合,充分考虑高校即时和将来的风险,发挥高校的人才优势,整合高校可利用资源,采取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从内部控制的五要素入手,严格遵循内部控制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原则,促进学校完善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为学校中长期战略目标顺利实现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李国友,王灵.高校内部控制实务研究.中南大学出版社,2018.

2.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高级会计实务.经济科学出版社,2018.

3.杜伟.浅谈高校内部控制审计的难点及其突破路径.财税审计,2018(2).

(责任编辑:王文龙)

猜你喜欢

高等学校内部控制
大众创新万众创业背景下高校实践教学改革探析
浅谈高校廉洁教育的对策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高等学校教学及科研设备政府采购操作实务
互联网形势下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探究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思考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浅谈高校宿舍管理与宿舍文化建设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