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前教育专业儿童声乐的教学方法研究

2019-06-11崔娜

北方音乐 2019年5期
关键词:学前教育教学方法

【摘要】声乐是学前教育专业一项重要的课程,在进行儿童声乐的教学活动中,为了提升孩子们的演唱能力,必须学习有效地运用演唱技巧。在儿童声乐的教学中,相关的教师应当充分结合儿童的声音特征与教学目标,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内容,有效地把握每个儿童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地展开声乐教学,促进儿童的演唱更加悦耳。本文阐述了儿童学习声乐的作用,分析了儿童的声音特点,探讨了学习教育专业儿童声乐的教学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学前教育;儿童声乐;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儿歌在学前教育专业的众多学科中均发挥了独特的功能。例如在儿童做游戏过程中,往往选择儿童歌曲作为背景音乐;在声乐教学中,儿歌部分占据了课程的1/2左右;开展伴奏教学中,一般以儿歌为主要学习内容;在儿童舞蹈的编排中,主要选材于儿童歌曲。不仅如此,在教授其他课程的时候,教师也会时常将儿歌视为边缘课程向孩子们参透……可见,儿童歌曲是学前教育专业不可或缺的一个分支。对于所有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既要学会儿歌的演唱,又要掌握必要的儿童声乐的教学方法。

一、儿童学习声乐的重要作用

在当前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形势下,我国的教育理念不断提升,学前教育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体系越来越得到相关教师与家长的重视。处于儿童时期的孩子,学习声乐具有很大的作用。例如动听、优美的歌声有利于陶冶孩子们的情操,增强他们的情感体验,让其从歌词的演唱中加深对世界、对生活的认识,从而萌生热爱生活的意识;有利于形成独立的个性,还可以培养良好的气质;帮助孩子开打声腔,增强咬文嚼字的水平以及语言表达力,此外,儿童还能促进孩子调节自身的思想感情,有利于平衡不良的情绪,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

二、儿童声音的发展规律与特点

为了有效提升儿童声乐的教学水平,有必要加强儿童声音发展规律及特点的了解与认识。据相关研究发现,儿童在变声期之前,伴随年龄的不断增长,其身体结构不会产生较大的改变。同时,儿童的声带以及喉腔中的所有器官,均会不断地成长与改变。然而,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在声带变化的过程中,不同儿童的音量、音色、音质等也会呈现个性化特点。教师可以对此展开深入的研究与探索,结合儿童的声音发展情况,把童声划分不同阶段进行教学,具体如下。

第一,初期童声。处在初期童声的孩子年龄较小,一般约为2-5岁。这一时期,幼儿的咽喉器官得到很快的发育,在幼儿园的孩子分为小班、中班、大班、学前班等几个不同的班级,各个班的幼儿均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而且,同一个班级的小朋友,年龄相距仅为几个月的幼儿之间也会面临话语表达、接受力各异的状况。因该时期的幼儿,其声音极为单薄,且气息短促(一般依靠胸腔进行发音),同时,音域相对也窄,通常不超过一个八度的范围。该时期的儿童声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有效设置教学歌曲,最好教孩子唱一些难度适宜的歌曲。其中,小班幼儿学习的歌曲应当最短,歌词简单,易于理解,如:在《我有一双小小手》中的歌词就十分简单:“我有一双小小手,一只左来一只右,小小手小小手,一共十个手指头。”由于词短,帮助幼儿轻松的接受与记忆;对于中班儿童,在选择教学歌曲时,应当注意歌词的连贯性,例如儿歌《小鸡出壳》里唱的“奇怪奇怪真奇怪,圆圆的蛋壳中钻出一个小脑袋……”对于大班儿童,学习的歌曲自然会比小班、中班的多设置故事场景,如在《小小猴子真淘气》的儿歌中,完整地讲述了一则故事,教育孩子们不可随地丢果皮、垃圾等。对于学前班,老师选择的教学歌曲还需进一步“成熟”。如《早离妈妈早长大》这首儿歌,“小花鸭呀小白鸭,离开妈妈走出家,自己学习捉小鱼,自己学会抓小虾……”教育儿童应当早日独立,自己的事自己做。

第二,中期童声。处于该阶段的儿童年龄约在6-11岁,其声带的发育比较稳定。儿童的声音明亮、清脆,气息有所加强,一般能够向高低两侧拓宽至十度。此时期是童声最具特色的时期,属于最佳的歌唱时期。追忆我们的童年,曾经的王二小放牛郎的儿歌仍然记忆犹新,其中的“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道上哪儿去了……”歌词时常在耳畔响起,这首《歌唱二小放牛郎》的儿歌,音色如同泉水一样甜美、动听。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需要对不同阶段的儿歌进行对比。

第三,晚期童声。处于该阶段的儿童年龄约在11岁,属于童声歌唱的成熟时期。这时期的童声歌唱相对成熟,儿童的声音比较结实、有力度,经过专业练习,可以拥有摒住呼吸的能力,此时的孩子音域一般会向高、低两个极端扩展一些。如《歌声与微笑》中,增添了气息、声音的处理。与中期童声中学习的《二小放牛郎》相比,这首歌的声音更为圆润,音域也更为宽阔。上述三个时期,无论歌词、声音,还是音域范围,均呈现较大的变化,因此,音乐教师可以根据孩子们不同时期的童声特点进行声乐教学。

三、学前教育专业的儿童声乐教学策略

(一)结合儿童的音色特点

例如在初期童声的音乐教学活动中,由于很多儿童在歌唱的时候好比人们的讲话一样时断时续,教师可选择短小的儿歌。在《飞呀飞》演唱中,语速要缓慢,应当顺应孩子的说话规律,同时,歌词也要与2-3岁的幼儿相符,如“飞呀飞呀谁会飞?小鸟会飞……”好像讲话一样的旋律,巧妙地借用了初期童声的自然音色。对于第二阶段,孩子的声带发育基本穩定,音色透明、清脆,教师在选用歌曲的时候,应当充分体现这一音色特征,例如《小白船》的歌词里,第一个“蓝”字在高音位置,就可以有效地表现这个阶段儿童的声音特征。一整句“蓝蓝的天空银河里,有只小白船”婉转的声音旋律,音色发挥得十分到位。处于中期童声的孩子,其声音发展相对成熟,教师应当重点讲解一些简单的歌唱技法,对儿童的音色予以补充,让孩子的声音优点有效地发挥出来。如在《雨花石》这首儿歌中,歌曲高潮具有较大的歌唱技巧,注意声音处理的时候,一定要干净、圆滑,突出气息的支持,呈现极为成熟的童声音色,这也是任何乐器皆无法达到的效果。

(二)结合各个时期的教学目标

对于初期童声,教师需要重点培养儿童一些基础性的歌唱行为、技能。例如可选择《对不起,没关系》这样的歌曲展开教学。对于中期童声,儿童对大自然充满好奇、幻想,喜欢尝试参与生活中的事。教师在声乐教学过程中,需要抓住儿童的这个性格特点,可以选择《海鸥》等歌曲进行教学。晚期童声的教学中,重点要突出孩子们天真、活泼、朝气十足的特点,可以选择《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歌曲教学。

四、结束语

总之,声乐教学在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培养爱国情操、审美能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应当对此保持高度的重视,积极学习、了解儿童各个时期声音发育的情况及特点,结合教育目标,学生的特点,因人制宜地进行儿童声乐教学,科学地选择歌曲,根据各阶段儿童的音色特点,帮助他们不断提升自己的歌唱能力。

参考文献

[1]杨春菊.学前教育专业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教学方法改革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41):33.

[2]朱俊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7.

[3]吴绍伟.新时期下职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形式与方法浅析[J].北方音乐,2014(12):89.

[4]陈楠.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教学改革方法研究[J].才智,2013(24):133.

[5]于艳.论学前教育专业儿童声乐的教学方法[J].大众文艺,2011(17):236.

作者简介:崔娜(1980—),女,汉族,河北省石家庄,本科,助教,研究方向:音乐学。

猜你喜欢

学前教育教学方法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高职院校音乐选修课信息化教学方法与实践探索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单一向复合的发展研究
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歌曲即兴伴奏能力的培养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