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融媒类报道技术应用创新研究

2019-05-14高红波杨娜娜

声屏世界 2019年2期
关键词:新媒体技术媒体融合

高红波 杨娜娜

摘要:文章试从技术融合应用创新发展的角度,评析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融媒短视频”“融媒直播”“融媒互动”“融媒界面”“融媒栏目”“融媒创新”等“融媒类”获奖作品,关注融媒报道的发展流向和未来趋势。

关键词:中国新闻奖 融媒报道 新媒体技术 媒体融合

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增设“融媒类”奖项,标志着移动新媒体报道在新闻业界学界获得认可。该类作品由2018年成立的中国记协新媒体委员会推荐,成为我国传媒业深化改革背景下新媒体报道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本文試从技术融合应用创新发展的角度,评析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融媒短视频”“融媒直播”“融媒互动”“融媒界面”“融媒栏目”“融媒创新”等“融媒类”获奖作品,关注融媒报道的发展流向和未来趋势。

新媒体报道技术融合应用创新前溯及现状

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类奖项的增设并非一蹴而就,新媒体报道技术融合应用创新的融媒报道可向前追溯。比如第二十六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获奖作品《千年大墓 惊世挖掘——南昌海昏侯墓出土》在内容创作中就运用了融媒体技术手段,达到了“全媒体呈现、便捷式互动”的效果。①该作品运用了包括720全景拍摄技术、裸眼3D技术(“江西考古”板块主页面)、三维视频、全媒体直播等技术及方式进行内容生产,同时,还设置了“网友评说”板块,联合大江论坛为用户塑造了一个“南昌海昏侯墓出土”新闻专题的专属舆论场,网民讨论也作为新的内容生产方式参与其中,增强了用户的参与感。该作品2016年在“网络专题”参评项目中获奖。再如第二十六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获奖作品——长江日报社《市民大讲堂》,在内容传播上也体现了报网融合的元素。该作品除了通过报刊专栏进行文字性内容传播外,还录制了短视频,通过微信公众号、数字报、长江网等进行新媒体传播,产生了良好的传播效果。与此同时,该作品还组织了“市民大讲堂”线下活动,线上与线下形成互动联环,增强其社会影响力。该作品2016年作为“新闻名专栏”参评并获奖。除此之外,第二十七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获奖作品《新华社特约记者太空日记》也是媒体融合的一次成功案例。该作品采用全媒体融合报道的方式进行新闻报道,不仅有传统的文字、图片、音视频报道,还专门策划组织了适合网络新媒体“两微一端”的融合报道,呈现出立体多元的报道形式(集中采集制作、统一分发推送,内容独家、方式互动、全媒呈现,实现传统与新媒体全覆盖、电脑手机和户外大屏等多屏共振的传播效果)。②社会反响强烈,成为融媒报道的典范之作。

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正式确立并增设了媒体融合奖项。“融媒类”获奖作品共计50件,占总体获奖数量的14.4%,分为“融媒短视频”“融媒直播”“融媒互动”“融媒界面”“融媒栏目”“融媒创新”六个评选项目。其中,“融媒短视频”获奖作品数量占总数量的26%,居于首位。“融媒创新”作品占22%,位居第二。“融媒栏目”占16%,“融媒互动”占14%,“融媒界面”占12%,“融媒直播”占10%。总体来看,技术应用创新是支撑融媒类新闻报道作品视听呈现的关键。

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融媒类报道”作品技术应用创新分析

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融媒类报道作品通过对AR/VR技术、H5技术、人工智能、4K拍摄技术、竖屏拍摄、裸眼3D等多元技术的融合应用,创造出具有新闻报道价值和意义的文字符号、图像符号、声音符号及视觉符号等进行传播表达,总体上呈现用户沉浸感强、互动性高,作品表达创新力强、创新价值高的传播优势。多种技术的融合运用不仅丰富了新闻报道形式,同时也为用户带来前所未有的沉浸式新闻体验,最大程度地还原新闻现场,新闻内容也从线性模式向多元化发展,激发用户多感官接收信息,交互性进一步提高。

具体而言,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融媒类报道”作品典型案例分析如表1所示,其技术应用创新如下。一、融媒短视频作品主要的技术创新体现在视频拍摄及制作创新、新闻报道分发渠道融合创新等方面。二、融媒直播作品主要应用报网融合技术、航拍技术、VR直播技术、全景拍摄技术、多屏互动技术等,多元化技术和新闻报道的深度融合是融媒时代媒体技术融合创新的重要实践。三、融媒互动作品主要应用H5技术的场景搭建优势及其良好的兼容性进行新闻报道以及内容的创作表达。传播方式的深度智能化与强互动性使得融媒互动作品实现用户深度交互,更好地吸引用户,从而挖掘用户情感,培养用户粘合度。除此之外,部分融媒互动作品还融合了文字、图片、短视频、人工智能等技术进行内容制作,线上线下跨界融合联动,通过游戏、答题、抽奖等方式增强用户兴趣,形成多元技术支持,多元内容制作,多元渠道传播的创新性新闻报道方式。四、融媒栏目主要运用H5技术、动漫制作技术、在线直播技术等进行技术创新应用以及内容创作。五、融媒界面获奖作品技术融合创新应用主要包括动画制作技术、360度全景拍摄技术、H5技术、VR技术、竖屏视频制作技术、人工智能等多元技术的融合,界面科技感强,创新度高。六、融媒创新奖项作品主要应用H5技术、视频抠图技术、视频人物微缩技术、VR直播技术、裸眼VR技术、多信道内容分发技术等进行融媒创新和内容生产,颇受用户喜爱。

中国新媒体报道技术融合应用创新发展趋势

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越来越多的尖端技术被应用到新媒体报道当中并与传统媒体不断深化融合。媒体融合奖项在中国新闻奖评选奖项当中的确立,也标志着媒体融合报道正式以主流报道方式的身份走上时代舞台。纵观我国新媒体报道技术融合应用创新发展现状,技术融合的纵深以及范围都还不够深入,全面转型尚未成熟,目前我国新媒体报道技术融合的探索仍处于发展初期。融媒报道产品的生产效益与社会效益不仅受到媒介影响力及公信力等内部驱动力的作用,同时也受到技术、资源、资金等外部驱动力的影响。

一、智能化报道,技术融合向纵深发展。智能化报道不仅是简单的智能机器人新闻采写、智能分发,技术融合也不仅是简单的技术相加,还需要深度融合创新。我们现在仍处于弱人工智能的发展阶段,智能化报道及技术融合还需向纵深发展,从多角度、多层面进行多元模式融合,注重产品与用户之间的关系,产品的投放效益等。从麦克卢汉的身体理论来看,媒介是人的延伸,广播是听觉的延伸,电视是视听的延伸,电子媒介是中枢系统的延伸,而智能产品不仅延伸了用户的视听,伴随5G时代的到来,人的整体感官系统都会得到新的技术产品的延伸从而形成人与技术的融合发展。现如今,VR/AR、物联网、智能IT、4K超清技术、云平台等技术的运用还不够深入成熟,智能化报道还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还需加强技术融合力度。

二、差异化报道,内容与渠道深度融合。技术的融合发展使新闻报道内容分发渠道更加多元。人民日报“中央厨房”生产模式也成为了媒体融合的标准配置。不同的传播渠道有不同的特点。广播以音频为主要内容,电视以音视频为主要内容,H5 产品主要功能是场景的搭建,微信微博客户端也都各有各的限制与不同种类的功能,面对不同的传播渠道,同样的内容显然不能完整的体现渠道特色。内容差异化制作与差异化传播将是内容与渠道深度融合的一个表现。中国网对外传播节目《中国3分钟》在海外传统媒体平台、海外社交媒体平台、国内多家音视频平台、移动APP、微信公众号等同步推出,并根据不同媒介的传播特点调整节目样式和时长,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但是节目样式和时长的调整还不够,面对不同的用户群体,根据大数据用户群像特征进行进一步的差异调整,也是差异化传播的一个有效方式。

三、交互性报道,提升用户体验与用户粘合度。增强报道的交互性不仅是简单的用户互动,而是从内容生产、内容制作、内容分发等各个方面,培养媒体工作者的双向思维,从受者传者两个方面思考,通过新媒体技术创新,实现户参与内容生产、内容表达,注重媒体和用户之间、用户和用户之间、用户和记者之间、用户和嘉宾之间、用户和事发现场、用户和物品之间、物品和物品之间等各个方面的深度交互。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推出的“下文”App就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用户与用户、记者、专家等各方之间的交互,成为媒体融合的标杆式产品之一。交互性的提升也有助于提升用户参与感与沉浸感,用户体验更为愉悦,用户的粘合度也得以提升。

四、技术简化报道,操作易化促融媒发展。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光明日报》提出了“特种兵”计划。新闻记者不仅可以运用融媒技术操作采编播所有内容,并且操作简易,一人即可完成包括VR直播、内容分发等各项工作。从用户角度来讲,用户不仅可以裸眼观看VR直播内容,感受“身体虚拟在场”的沉浸式全景体验,更可以近距离感受会议的全过程。2017年光明网“两会”报道,记者就是通过穿戴式云台,即“钢铁侠”多信道直播云台实现信息采集及15家平台内容分发等工作的,成为了媒体融合创新的典型案例并进入多所高校课堂。技术简化带来的不仅仅是简单操作下的强科技感,还包括人员的精简、设备的精简等,进一步提升媒体竞争力。

结语

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技术融合应用创新是关键,如何创新发展,如何深度融合将是技术融合应用创新的重要课题。技术作为融媒报道产品生产的驱动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在运用技术实现深度融合的同时也要注意新媒体技术带来的安全隐患,面对各种突发情况,我们要有相应的应对策略。从单一渠道传播到多元矩阵传播,从新媒体传播到融媒传播,伴随技术的创新,传播体系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融合发展、创新发展是一个过程而非终点,我们还需继续通过进一步的生产融合、网络融合、终端融合、技术融合、产业融合、经营融合,促进媒体融合深度发展,实现传播业态、传播生态的发展繁荣。(本文为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新媒体技术对视频媒介影响的应用研究”【批准号:2018BXW001】阶段性成果。)(作者单位:河南大学)

注释:①参见第二十六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参评推荐表,《千年大墓 惊世挖掘——南昌海昏侯墓出土》,http://www.xinhuanet.com//zgjx/2016-08/29/c_135641756.htm。

②参见第二十七届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推荐表,《新华社特约记者太空日記》,http://www.xinhuanet.com//zgjx/2017-06/16/c_136365044.htm。

③表格内容及数据来源于中国记协网相关作品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参评推荐表及笔者对案例作品的分析。

猜你喜欢

新媒体技术媒体融合
利用新的广电媒体技术带动广电事业发展
新媒体技术在新闻传播行业的发展应用
新媒体技术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浅析网络直播平台的发展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浅谈电视新闻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