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019-05-13刘媛媛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9年5期
关键词:数学思维能力培养措施小学数学

刘媛媛

【摘要】  如何培养小学阶段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运算、数学知识应用及解答数学题的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师所面临的主要挑战,与小学数学教师是否能帮助学生打破思维壁垒促使其创造性、推理及逻辑等方面思维能力得到进步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同时,无论任何方面知识学习,学习者思维能力越正确越能快速高效的掌握知识学习方法,取得令人满意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数学思维能力 培养措施

受数学学科自身思维性较强的影响,学好数学无法脱离良好数学思维能力的支持,对于保证数学教学效果及提高学生数学知识理解能力、应用能力及分析能力具有不可比拟的积极作用,大大增强学生综合能力。如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是小学阶段数学教师所面临的主要挑战。同时,由于数学思维能力培养是一项长期性系统化的过程,客观上要求数学教师着重强调知识转化方式秉持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向学生营造多元化的教学氛围,重视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环节,为学生提供富有想象力的学习空间,促使其清晰认识各项事物。由此可见,小学阶段数学教师必须从根源上认识到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必要性,推动学生思维深入发展,对于保证各项教学工作有序开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及作用。鉴于此,本文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必要性

1.保证学习效果

通常情况下,数学思维能力指数学学习过程中所应用的思维方式总称,普遍为数学包含数字及符号在内的形象化能力,而学生数学思维能力越强,越能保证其学习效果,即快速掌握数学学习核心技巧的能力。相较于其他知识性学科,数学学习过程往往不尽相同,无法脱离各种公式及运算规律的支持进行问题思考及问题解答,而学会总结归纳及推理分析的方法方可正确解答所遭遇的数学问题,真正意义上做到应用数学知识解答数学问题,不再通过死记硬背方法进行数学知识学习。此外,学生学习过程是内化知识的过程,一旦教师忽略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环节,学生就无法快速准确掌握数学知识,难以实现活学活用。

2.拓展思维深度

与其他阶段学生相比,小学阶段学生往往习惯于以表明现象为切入点看待外部事物及相关问题,对于外部事物认知水平停留于表明浅层认知层面,一定程度上加剧小学阶段学生数学知识学习难度,无法实现灵活运用及消化吸收数学知识的目标。由此可见,小学数学教师秉持实事求是的教学原则,以拓展学生思维深度为切入点培养其数学思维能力。其中,思维深度指学习主体具备透过现象看透本质的能力,换而言之思维深度越深越能帮助学生洞悉事务发展规律妥善处理相关问题。此外,小学数学教师侧重于培养学生对数的精准概括能力,特别是快速掌握对数分解能力。

3.开展逆向训练

从目前我国小学数学教学水平角度来看,大多数小学阶段学生往往倾向于选择常规方法进行问题求解,一旦常规解题顺序受阻则无法求出最终答案。为了帮助小学阶段学生彻底解决常规解题思路限制的问题,小学数学教师尽可能于日常教学环节中有针对性有意识组织逆向思维训练,转变学生以往过于单一的解题思路。同时,小学数学教师提倡学生改变以往由左至右的解题习惯,主动尝试由右至左进行解题,有利于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总而言之,小学阶段数学知识学习及应用能力强化无法脱离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支持,客观上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充分发挥自身引导作用,以系统化数学思维训练为依托增强其思维能力。

二、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要点

1.数形结合教学

培养数学思维能力是一项长期性艰巨过程,尤其是小学阶段学生深受自身年龄限制的影响,所储备的基础知识及个人水平相对有限,难以理解相对抽象的数学知识点,客观上要求小学数学教师選择适宜的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秉持实事求是的教学原则,灵活运用数形结合教学方法,将数学知识点由抽象复杂向简单明了转化,促使数学知识点更为形象具体,并且通过寻找图形与数字间关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以小学6年级数学《圆》为例,教师向学生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圆形物体引入教学重点,指导学生使用圆规画出圆形计算其面积。

2.利用教学工具

由于工具占据实践教学过程中极其重要的地位及作用,客观上要求小学数学教师结合学生个人特点及学习能力,选择适宜的教学工具进行教学活动,尽可能于教学活动中理解知识难点及知识重点。同时,通过组织教学游戏等方法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及求知欲产生极其浓厚的学习兴趣及学习动机,实现寓教于乐的目标,进一步增强学生思维能力,锻炼学生的创造能力,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完善其认知结构。以小学2年级数学《两位数加减法》为例,教师指导学生通读全文后列出两位数加减法运算题,充分利用小火柴或小棒子等工具,邀请学生上台移动完成计算。

3.创设教学情境

受小学阶段学生抽象学习能力尚未健全的影响,客观上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促使教学内容向形象化及具体化转变,而教学情境能大大增强学生理解能力,更好的掌握相关教学内容,充分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及主动性,促使其广泛参与教学活动。因此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结合学生学习能力及教学任务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于学习情境中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以小学3年级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为例,教师可设置分数应用题,即一瓶4/5千克的油先用掉3/10千克,再用多少正好为该瓶油的1/2,播放与应用题相关演示动画,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得出最终结果。

4.合理运用错题

从小学阶段学生角度来看,学习过程是不可避免出现错误的过程。因此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全面对待学生错误,不得予以全面的批评或否定,指导学生正确认识到错误的发生原因,促使其于错误中汲取知识总结经验。以小学6年级数学《简便运算》为例,教师通过设置复杂运算题目等方法评估学生计算能力,针对出现错误的学生予以正确引导帮助其全面分析错误发生原因,促使学生快速掌握运算规律,尤其是将未知知识转化为已知知识的能力,取得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

通过本文探究,认识到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无法脱离教学课堂的支持,而重视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环节对于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具有不可比拟的积极作用。因此,相关小学数学教师秉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工作原则,结合学生学习能力及个人特点,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向学生创设科学合理的教学情境,弥补以往机械式教学模式的不足,促使学生对数学知识形成明确理解。同时,教师尽可能系统化数学知识结构,不断活跃学生数学思维。总而言之,培养小学阶段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不止能实现综合能力协调发展的目标,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及求知欲,符合小学阶段学生身心特点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王其亭.试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8,(08).

[2]苏菲菲.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02).

[3]林孙洪.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西部素质教育,2016,(24).

猜你喜欢

数学思维能力培养措施小学数学
怎样在舞蹈基本功教学中开发学生的思维与意识
关于幼儿在一日生活中良好习惯养成的实践研究
浅谈初一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激发和培养
高校美术教育与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培养研究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