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荷塘月色》解读争议述评

2019-05-13戴月

北方文学 2019年12期
关键词:荷塘月色背影争议

戴月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朱自清其人其文争议之声突然喧闹了起来,中学语文教学的经典篇目《荷塘月色》成为争议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主题、意象以及比喻手法的运用这三个方面。其中,比喻手法的运用在过去是有过相关争议的,而在新世纪以来,这种争议在学界已“和解”,不过,既然要梳理解读的有关争议,现在达成和解的既往争议也应该成为梳理的一部分,故在此列出。

关键词:背影;主题解读;意象解读;比喻;争议

百年来对朱自清散文的研讨有过两个高潮,一是1948年朱自清先生的早逝,各界人士纷纷写文章,以此悼念一代文宗,这些悼念文章也成为了日后研究朱自清其人其文的重要参考资料;二是八九十年代以相对松懈的政治环境以及学界对朱自清早期散文的质疑与争鸣,推动了“朱自清研究”的风潮。《荷塘月色》一经发表便拥有了较大影响力,自上世纪20年代发表至今已有90余年,文学界对它的探索也从未中止。

目前,對于《荷》文的研究与争议的整理基本上是按照时代,把每个时代产生的不同解读与争议进行列举。然而,按照具体的争议点,把不同时代做过的相关研究进行列举的梳理方式尚无人问津,本文拟采取这种梳理方式,对《荷》文做一更具总结性结构的梳理。

一、主题解读的争议

自1983年至今,《荷塘月色》的正统解读都是社会政治性的阐释,《高级中学语文第一册教学参考书》的解读可以算是一种定评。而新时期对《荷》文的解读多在质疑这种解读的基础上展开的,主要有爱欲骚动说、江南情结说和伦理自由说。

(一)爱欲骚动说

70年代末80年代初至今,文艺思想西学东渐,由于朱自清散文中女性意象的大量运用(当然包括《荷》文)以及《荷》文中的所谓香艳的“采莲赋”,一批学者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角度对《荷》文的思想意蕴进行解读——“爱欲骚动”。这种“爱欲骚动”思想意蕴的解读始于余光中《论朱自清的散文》,该文写于七十年代,发表于九十年代,文中指出《荷》文中女性意象的泛滥,不是审美心理的呆板反映,即是作者平时所压抑的欲望的显现。类似的观点,范培松在《论朱自清散文中的性压抑》(1989)、《中国现代散文史》(1993)中也表达过“意恋”源于朱自清本人的性压抑的观点,而这种性压抑具体体现在“?美女化?了的景物”和“在女性面前的不能自制”。新世纪以来,高远东《荷塘月色一个精神分析的文本》(2001)一文,以朱自清“中和主义”、“刹那主义”的人生哲学为理论依据,解读出此作是作者借助美人意象来平息内心潜在的“爱欲骚动”。杨朴则沿着“爱欲骚动说”的思路走得更远,他认为,《荷塘月色》是朱自清的一种潜意识欲念的具体体现——美人情结。两文都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的角度对《荷》文进行了解读,其实就是对范培松观点的重新阐释。

新世纪以来,对《荷》文“爱欲骚动”的解读乃至对朱自清文学史地位的质疑,激起了一大批学者维护的热情,如孙德熙、吴周文。值得关注的是,吴周文早在1982年《谈<荷塘月色>》一文中就以朱自清同时期发表的《那里走》等史料为依据,对其主旨的解读做过说明与分析,当然,他的解读更偏向社会政治的阐释。新时期,他指出,高文不加选择地应用西方理论解读《荷塘月色》,是对该文意义的一种曲解,据此,他进一步进行了应用西方现代主义理论进行文学作品解读的相关阐述。于2005年,在《圣洁人格理想的不懈追求》一文中,他又针对新世纪以来以杨朴为代表的“爱欲骚动”的解读者们的论据——“荷花”意象和梁元帝的《采莲赋》,从朱自清的创作背景、直接动机、审美心理等各个方面一一加以驳斥。2006年,他再次撰文,对“荷花”是自我高洁人格象征进行了确认,以此维护长期以来对《荷》文社会政治性的正统解读。

(二)江南情结说

1.思念家乡

早在1963年,汪炯华就指出这是一篇思念家乡的作品:“眼下的荷莲牵动了自己的记忆,从而升起的淡淡乡愁,就十分自然,十分真实。”[1]只是,这一解读并未引起当时学界的关注。

新世纪以来,吴周文《圣洁人格的不懈追求》(2005)一文指出,通过解读《荷塘月色》的结尾句“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足以表明文中梁元帝《采莲赋》的引用,是作者思念江南情感的抒发,而朱自清的这种情感在他到北方后写下的《我的南方》一诗和《一封信》中也可以得到佐证。“爱欲骚动说”支持者的一个主要论据是所谓香艳的《采莲赋》和《西洲曲》,该文不仅是对杨朴等人的一个回应,而且可看做是对文章“思念家乡”的主旨解读的定评。

2.客居他乡的孤独之感

程世和于2006年发表的文章,依据朱自清的生平,明确指出正是由于朱自清的“江南情结”[2],之所以在文末出现“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一句,正是作者触景生情,在看到荷塘时,忆念起了江南的采莲风俗。据此,程世和先生进一步提出中国文人基于江南情结而产生的普遍的孤独之感。

(三)伦理自由说

孙绍振于2003年指出,对《荷》文的解读局限于爱欲的说法难免有以偏概全之嫌,《荷塘月色》所表现的自由是“在性质上是一种伦理的`自由',是摆脱了作为丈夫、父亲、儿子潜意识里的伦理负担,向往自由的流露,和政治性的自由是没有直接关系的”[3]。《荷塘月色》一文自诞生至今,已90余年,孙绍振“伦理自由”的解读算是实现了对该文解读的新突破,也作为新世纪以来最具代表性的解读而为学术界所认可。当然,孙绍振的解读也仅仅是一个角度,而非唯一解释。

回过头来看学术界有关主题的解读,无论是政治性的阐释,或是思念故乡、爱欲骚动、伦理自由的新解读,争议其实出自一个源头,就是关于文章是否隐藏“性”喻的争议,有人认为有,那就是高远东、杨朴为代表的学者支持的“爱欲骚动说”;那也有人认为完全没有,如社会政治性阐释或思念家乡的解读;有人认为有,但不是低级的性,而是升格到人的伦理自由意识。

二、“荷”“莲”意象解读的争议

(一)爱欲象征

余光中认为,《荷塘月色》一文大量女性意象应用的创作手法,在五四时期或许是一大“突破”,然而站在现代化的立场上,就有低级趣味之嫌了。不难看出,余光中这样的论调是站在现代化的立场上,以其“新散文”审美理想或“现代散文”审美理想为理论支撑对朱自清散文进行的批评。不过,从这段表述中,至少可以确定的是余先生是将“荷”意象作为爱欲象征进行解读,因此也不难理解余文中的“意淫说”了。

九十年代,范培松指出,《荷》文中的写景句子“用美女来作比,而且不外乎是用美女的臂膊、脸、裙幅作比”[4],并认为这类物象是作者内心深层潜意识的表现。言辞虽不似余文中那般激烈,然而这一论调可认为是对余文“爱欲象征”意象解读的认同。

新世纪以来,高远东和杨朴对这种“爱欲象征”的意象解读将《荷塘月色》推向了争议的高峰。高远东指出,“婷婷的舞女的裙”等喻体的使用,反映出作者由自然景致而生发出的爱欲形象,足以见得作者真正之用心。此后,杨朴 指出作者笔下的荷花与其潜意识中的美人形象是“同构”[5]的,两人都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角度分析出作为美女象征的荷花正是作者潜意识的象征。同时,杨朴指出,作者在《荷》文中引用的《采莲赋》和《西洲曲》都是隐喻男欢女爱的,进一步指出朱自清对内容香艳的采莲赋的引用正是其潜意识愿望的展现。

(二)人格象征

姜源博《回到“荷花”本身—论<荷塘月色>的审美意蕴兼与杨朴先生商榷》(2005)一文援引周敦颐《爱莲说》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诗句,指出荷、莲意象象征隐喻朱自清的高洁人格。

吴周文早在《谈<荷塘月色>》(1982)中就以朱自清同时期发表的《那里走》等史料为依据,做过说明与分析。在2006年,对于新世纪以来少数学者从性心理学的角度对《荷》文的解读,根据相关史料的考据,如旧体诗《回车驾言迈》(1927)、散文《一封信》(1927),再次撰文对“荷花”是自我高洁人格象征进行了确认。

就荷花意象而言,“香草美人”的原型意义最早可追溯到《诗经》和《离骚》。《诗经》中的《卫风·木瓜》篇中的“木瓜”、“木桃”等作为男女恋爱的信物,具有象征意义。《离骚》中反复出现香草与“女”(美人),王逸在《离骚经序》中指出:“善良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馋佞”。这里的“香草美人”就有了高洁人格的象征,而这更为重要的一种含义,往往为我们所忽略。

回顾《荷塘月色》主题解读以及意象解读的争议,不难发现,从朱自清人格的形成及其在作品中的表现入手来研究朱自清作品是许多研究者的一个想象起点,由此产生的两种不同研究思路则是争议的关键。从传统的影响出发,就形成了以吴周文、孙绍振等人所坚持的人格象征、伦理自由说,运用弗洛伊德的性意识人格理论,则形成了高远东、蒋济永、杨朴等人坚持的爱欲象征说。我们是允许采取不同的研究方法,甚至是跨学科对文学作品进行解读的,关键在于要学会将各学科理论合理融合,而不是以偏概全。如徐葆耕《原父意识的补偿与升华》(1989)、范培松《论朱自清散文中的性压抑》(1989),两文也是采取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不过因其文“持之有故,言之有理”,在当时并未引起太多争议。多元解读亦有界,尤其是对经典文本的解读,回归历史的语境,结合创作主体的实际状况,进行解读,才可称得上“持平之论”。

三、比喻手法的争议

朱自清在荷文中的比喻是精妙的,还是一般的,比喻的数目是过多了,还是恰如其分,这些问题在不同年代还是有相当多的争议。

对于朱自清散文中比喻修辞的使用,同时代的叶圣陶和钟敬文都曾温和却不失中肯地批评过,如钟敬文就曾指出朱自清早期的散文“有时不免使我们感觉到作者是有意在播弄技巧。”[6]

相对于叶、钟两人温和的批评,余光中则语调激烈地指出,《荷》文中的譬喻“大半浮泛,轻易,阴柔,在想象上都不出色”[7],并且认为,明喻不如隐喻,而《荷》文明喻偏多,也是文章的一大败笔。

孙义丞《真诚是评论的第一要素》(1992)、孙德喜在《不该如此“求疵”》(1993)以及胡德才《也谈朱自清的散文》(1998)的这三篇文章中,都批评了余光中所谓“明喻不如暗喻”的论调,并认为二者各有千秋。此外,孙德喜还指出,修辞运用的效果,关键在于它能否与其语境相融洽,是否达到表情达意的效果。这里需要提及的是,孙绍振《比喻和诗》(2012)一文,以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一文中比喻的运用为例,对该文比喻的运用,虽未明确表态,但能看出,他承认余光中指出的《荷》文中部分比喻句的运用存在的不足,而这些比喻句确是当前语文教学中,教师们认为最精彩,甚至需要学生进行背诵的部分,从而指出教师们“语基”能力有待提高。同年,孙绍振再次撰文并明确指出,就比喻句的局部来看,孙绍振肯定了余光中的观点,认为《荷》文中有些比喻技法比较平庸,此外,他又提出了整体语境,承认局部视域下的有些比喻,确实较平庸,而整体语境观照下的十四个比喻句仍是好的。

孙绍振在同年的两次评价,可以看出,承认《荷》文中部分比喻修辞运用的不足,但他也强调整体视域关照下的整体美。这算是当下文学界的基本看法,也可看作是学界对《荷》文中比喻使用审美的“和解”。

关于《荷》文中比喻修辞的使用,在过去是有过相关争议的,而在新世纪以来,这种争议在学界已“和解”,不过,既然要梳理解读的有关争议,现在达成和解的既往争议也应该成为梳理的一部分,故在此列出。

需要提及的是,喻体中的女性意象在“荷”、“莲”意象的争议中已论及,这里不再赘述。

参考文献:

[1]汪炯华.诗的写景,景的抒情——读《荷塘月色》[J].山花,1963(03).

[2]程世和.《荷塘月色》与中国文人的“江南情结”——读杨朴《美人幻梦的置换变形》一文之商榷[J].学术月刊,2006(01):123-128.

[3]孙绍振.超出平常的自己和伦理的自由—荷塘月色解读.[J]名作欣赏,2003.

[4]范培松.中国现代散文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09.

[5]杨朴.美人幻梦的置换变形——《荷塘月色》的精神分析[J].文学评论,2004(02):125-132.

[6]钟敬文.钟敬文文集[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599.

[7]余光中.论朱自清的散文[J].名作欣賞,1992.

猜你喜欢

荷塘月色背影争议
荷塘月色
作品: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
两个背影
你给我留下了背影
背影
荷塘月色
争议一路相伴
20
山里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