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高校思政隐性教育资源的效能扩展

2019-05-13刘冬

青年时代 2019年7期
关键词:隐性教育高校思政教育

刘冬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探讨,要求准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提升教育效果和质量,这也是新时代新形势下的发展要求。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与服务中隐性教育一直以来倍受关注,这是因为隐性教育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效用更加明显、针对性更强。结合显性教育,引导学生由被动接受的态度逐渐向主动提升自我方面不断发展,过程中隐性教育所表现的不受限制性、无意识性使得高校思政教育效果更加突出,教育资源效能得以有效扩展。

关键词:高校思政教育;隐性教育;效能扩展

一、隐性教育的概念

隐性教育是运用隐蔽的形式和方法,在特定环境中运用较为自由的手段使行为主体有意无意的获得某些经验、思想意识等等,使学生能够通过潜在的影响在内心自发的形成自我行为规范的能力。隐性教育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高校各个领域的活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能够在舒适融洽的教育活动或环境氛围中感受其中的经验内容,领悟其中的内涵意义,从而对其自身成长、思想行为等起到一定的引导和塑造作用。

二、思政隐性教育存在的主要目的

(一)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结合,完善思政教育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大多采取的是理论授课、正面灌输的显性教育方式,效果不佳。当代大学生普遍受社会因素的影响,网络信息时代的发展使学生思维更加活跃、价值观更加多元化,更加自尊独立。显性教育在当前环境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难以得到学生的认可,难以发自内心的接受包含的信息内容。相较于显性教育,隐性教育的优势在于其可以通过更加灵活隐蔽的方式,间接、迂回的对学生阐述和传输相关教育观点和知识内容。避免了由于立场、内容、形式等不同方面和学生的正面碰撞,潜移默化将信息直接送入学生内心深处,弥补了显性教育的部分不足,不断完善学校思政教育。

(二)校园氛围的打造

高校教育理念应不断更新,要注重学校的长远发展,将教育主体向受教育者方面倾移,设计并打造舒适优美的校园环境,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校园中的每一处。打造人性化的校院,使学生能够感受其中的温馨,轻松愉快的进行学习和成长。校园氛围的建设可以通过雕塑、花卉、装饰等等,赋予其政治意义和教育内涵,建立更加符合现代化教育发展观的校园文化,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觉悟的提升。

(三)建设绿色文明校园

绿色文明校园建设与隐性教育的结合能够使学生萌生更加主动自觉地维护意识,促使学生能够融入绿色文明校园的建设中。绿色文明校园不仅要求校园的干净、整洁和卫生,更要求师生生活举止的文明和谐。可以通过标语、宣传栏、活动的组织逐渐将好的行为习惯进行推广和拓展,逐渐使学生形成自发的行为规律。绿色文明校园的建设能够建立更加符合校园发展的校园文化,形成自身的风格,学生置身于其中自然而然会受到积极的影响,帮助学生发展。

三、思政隐性教育资源的特点

(一)易于接受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由于其特殊性和行为实践性,因此只是通过显性教育是远远不够的,新时代的大学生有自己的想法和判断标准,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只有拥有影响其身心的能力才能够更加有效的达到教育效果。思想政治隐性教育形式的隐蔽性能够潜移默化的传输要表达的内容,学生在接收信息时并不会有强烈的反感情绪。思政隐性教育资源的特点使其能够无声无息的走入学生的心灵,通过一段时间的发酵,学生能够将所接触的思政教育内容向自身思想行为方面转化。思政隐性教育资源的运用更加容易被学生接受。

(二)隐蔽性

思政隐性教育资源具备隐蔽性,更加注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氛围营造,其内容更是丰富多彩,易于学生接受。人的思想、品德、行为都是在一定的环境氛围下塑造形成的,而思想行为的表现形式也受制于周围的环境因素。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做是一个适应不同环境的过程,大学校园是学生适应的环境场所,进入社会后职场、社会是他们的环境适应场所,在不同环境氛围下对新事物、新思想、新文化价值的吸收消化是学生必经的过程。

高校思想政治隐性教育资源的隐蔽性正是营造具有优秀思想品德的和谐环境,在这样的氛围下学生的思想、行为、性格、发展都将受到影响和感染,学生在特定环境下能够对自己行为更好的进行规范和约束,长此以往能够更好的融入校园文化氛围中。思想政治隐性教育的隐蔽性特点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不是即时的,而是不间断的长期的量变逐渐达到教育效果的质变过程。

(三)影响更加深远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隐蔽性的特点使得其在效果的显现也需要一段时间,而这种教育效果的达成由于长期的塑造建设下影响也将更加深远。

显性教育是通过直面的方式对受教育者进行灌输式的教育,这种填鸭式的教育对于受教育者而言是难以深刻感受其内在含义的,也难以引导受教育者自发形成行为标准和约束。长期重复的进行显性教育不但难以达成思想政治教育目的,还可能得到相反的效果。

隐性教育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以更加平等自由隐蔽的身份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校园氛围的营造,校园文化的建设等等,都能够使学生耳濡目染的进行内心的进步和升华,使学生能够在付诸于行动时更加自愿、自发、自觉,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达成也将持续更久的时间和具备更深的影响。

四、思政隐性教育资源的效能扩展原则

(一)因地制宜性原则

正如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世界上不存在完全相同的两所高校,也没有完全一样的人。每所高校都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一大批莘莘学子,我们不能一味追求思政隐性教育效果而忘记高校魅力所在。要结合自身独特校风校纪、学风文化、教育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因地制宜的进行思政隐性教育,以高校实际情况出发,根据隐性教育资源情况,不断创造出符合本校特点的思政隐性教育环境。

(二)实用性原则

隐性教育存在的目的是弥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所以进行思政隐性教育资源效能扩展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隐性教育施教广度、深度及受教育者接受情况。在思政隐性教育过程当中要时刻注意学生的接收情况,确保他们是自己自愿接受并改变提高自己。而学生身处学校这个“小社会”中,对他们影响最大的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这便提醒高校管理者有必要开发探索老师身上的隐性资源,加強师生之间的联系,开展大量道德实践活动,让老师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增强为人师表的意识,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和人格魅力,进而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探索原则

隐性教育资源需要创设,不能天然地存在于教育资源情境当中。思政隐性教育资源的过程是隐蔽的,是不知不觉的,将要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渗透到学生生活方方面面。由于大学生思想道德、人格品质形成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不是依靠某一特定理论或者轨迹或者人们的意识顺势而成的,要求思政隐性教育必须不断探索、不断更新,必须跟随大学生品格的形成一起不断完善。更何况现如今信息传播极其迅猛、时代不断飞速发展,如果思政隐性教育资源还是像以前一样一成不变,那它终将被时代所淘汰。

五、结语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新形势下要不断创新发展,隐性教育资源的效能扩展能够有效地加强高校思政教育质量效果,潜移默化的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谐校园氛围的营造,校园文化的建设,都将对学生思想认识、价值观的形成、思想境界的实现产生深远的影响,使学生能够自发、自觉、自愿的不断提升和成长。高校教育需要渗透在校园的每个环节,使师生群体都能够形成更加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参考文献:

[1]王智勇.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及创新性对策[J].高教学刊.2015(19).

[2]黄磊.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践行方略研究[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7(02).

[3]解瑶.高校思政隐性教育资源的效能扩展分析[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7(10).

[4]缪文思.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新探——以隐性教育理论为视角[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7(04).

猜你喜欢

隐性教育高校思政教育
中职思想政治课隐性教育探讨
隐性教育视角下高校体育社团对大学生契约精神的培养研究
社会热点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体验式教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
淡化教育痕迹,强化隐性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