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教育

2019-05-09白连志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9年2期
关键词:文化渗透传统文化语文教学

白连志

【摘要】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精神的延续,而优秀的传统文化更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与精神层面的集中表达,具有深远的意义。在我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形成了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它们是我国珍贵的文化宝藏。而语文是“文化”最基本、最重要的载体,历来是一个人文化水准最外在、最鲜明的标识。因此,我们要努力营造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力求语文课多一点文化气息,让学生在课堂上领略到“文化”应有的魅力。

【关键词】传统文化;语文教学;文化渗透

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同志提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精神的延续,而优秀的传统文化更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与精神层面的集中表达,具有深远的意义。时代的进步与发展要求我们必须继承和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高中生,他们是祖国的未来,他们身上承担着继承和传承祖国传统文化的重担,因此语文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中学语文教学担负着民族文化传承的任务,语文学科性质及语文教学的特点决定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理应贯注文化精神。

一、传统文化对教学主体的影响

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过程中,教育是一种极为重要的传播路径,其能够将我国传统文化深入贯彻到教学过程中。因此,要充分发挥教育的力量,将优秀传统文化有目的、有计划地向所有学生推进,将文化的传播与具体的教育相互结合起来,增强其在我国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

(一)于语文课的影响

语文课必须展开多样化的传统文化渗透,进而不断增强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信心。高中语文学习过程中,传统精神指导着对学生的传统美德的教育,促使着学生了解和认识我们本民族的民族精神、道德观念,影响着塑造期学生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影响着学生的人格修养以及思维方式。在民族精神方面,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厚德载物的宽容性,是属于我们传统文化中必须认同的。在世界观和价值观方面,中学文言文中表现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主要有两种:一是重义轻利,一是尚君唯上。在思维方式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维方式是充满辩证法的整体观的。《劝学》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为喻,阐述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两小儿辩日》蕴含着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同时还表现一种不盲从、不迷信权威的独立思考精神,这些思维方式都集中地反映了中华民族智慧的品质。它们都需要学生以这些全面、独立的思维方式去训练自己,以提高自己的思维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二)于语文教师的责任

传统文化的教学对于老师的要求更加具有时代性和历史性,老师更要热爱中国传统文化,要有相应的传统文化根基和艺术修养,不但能把古典作品中美的东西阐释出来,还能引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1.教师自身需要有相应的传统化根基和艺术修养,并用真情融入教学当中。教师要知道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一是爱国主义,包括反侵略的传统,各民族互相尊重,和睦共处的传统;二是宽容、博大;三是勤劳勇敢;四是独立自由;五是高度的抽象思维。2.教师教学的过程不但能把古典作品中美的东西阐释出来,还能引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3.语文教学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有针对性渗透传统文化,使其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进而主动学习。4针对传统文化中的腐朽思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继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引导学生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二、传统文化在语文课中的展现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我们要积极运用语文教材进行文化寻根,探得宝藏。在语文教学中将人类的优秀文化成果内化为学生的人格、气质、素质。

1.古诗熏陶。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在古诗教学中通过大量吟咏、背诵,让学生感受“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杀敌报国;感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爱国精神,感受“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人生状态,感受“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人生追求。引导学生了解那些时代的文化和先辈们的情怀。

2.文言承载。高中语文课本选取了大量的文言文,在这些文言文中不仅可以了解各个时代人们的衣食住行,还能从中感受传统文化信息,吸取更多的有益成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3.节日熏陶。传统节日活动本身就是弘扬民族精神的最佳机会,在此期间开展的传统教育活动会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中秋节、重阳节组织学生朗读李白的《月下独酌》,孟浩然的《秋宵月下有怀》等诗篇,在清明祭扫烈士墓和怀念亲人是引导学生诵读程顥的《郊行即事》王禹俏的《清明》等诗篇。将节日融入中华经典诵读的内容,都将激发孩子们热爱祖国、热爱幸福生活,建设美好明天的激情。在端午节来临之际,引导学生查询和端午节相关的一些信息,诵读《离骚》。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如果这些重要的传统节日让我们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有计划地去探究、去实践体验,让学生在实践中学语文,在营造节日氛围的过程中感受特有的民族风情,这样的文化传承是意义深远的。

我们掬古典之泉,灌蒙尘之心,我们在愉悦中学会孝敬,学会关爱、学會诚信、学会思考、学会勤奋、学会优美、学会深刻……语文让我们有了内涵,语文让我们体现出了人的意义、人的价值、人的尊严!

总之,中华传统文化的弘扬需要每一位语文教师的努力,需要每个学生的努力,更需要每一个中国人的关注和努力,使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感情充盈胸中,良好的人文素质也在祖国文化熏陶下形成。只有这样,中华传统文化才会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

【参考文献】

[1]赵洪恩.中国传统文化通论[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2]王蒙.学好中国语文是弘扬中华文化的前提[J].中学语文教学,2012

[3]陈绶祥,董立君.素质教育在中国[M].羊城晚报出版社,2000(10)

猜你喜欢

文化渗透传统文化语文教学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以生代教”教学模式初探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美媒:北京警惕西方进行“文化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