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与活”背景下的语文高效课堂构建

2019-05-04黄继红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19年3期
关键词:高效课堂语文

摘   要:文章分析了“实与活”的课堂教学背景、“实与活”背景下构建语文高效课堂应遵循的原则,以及构建语文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旨在促进语文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实与活;语文;高效课堂

作者简介:黄继红,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增江街教学指导中心。(广东  广州  511300)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9)07-0103-02

新一轮课程改革对语文课堂教学活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教师需要将“学”作为中心开展课堂教学,遵循“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学促教,能学不教”的基本原则,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展示欲,努力创设“活动的课堂,开放的课堂”,力争实现“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把兴趣和爱好还给学生,把快乐和健康带给学生”。笔者认为,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关键,而体现“实与活”的高效课堂对于提升语文课程的综合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实与活”的课堂教学背景

所谓“实与活”是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与活跃性。“实”是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实效”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由于课堂教学时间具有明确限制,要实现用最少的时间使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与发展,就必须提高课堂的实效性。[1]“活”则是指课堂的活跃性,“活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秉承“以生为本”的教育思想,努力构建师生互动、媒体启动、差异联动、评价调动的活跃课堂,为学生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从而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会在认知方面存在差异,为保证课堂教学活动的活跃性,教师要擅于应用多种教学策略,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注重师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面向全体、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打造高效思维课堂。

二、“实与活”背景下构建语文高效课堂应遵循的原则

1. 依靠“教”转向依靠“学”。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中以教师的教学行为活动为主,课堂教学目标也设定为能够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教会学生需要掌握的教学内容,此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处于教学活动中的被动状态。[2]而新课改提出强化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需要以“教会”为基础,逐渐向“学会”的教学目标转化,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关注重点,同时也将学生是否“学会”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评价标准。

2. 注重学生的差异性。由于学生在学习基础和思维认知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对于课堂教学内容的学习速度和接受情况也会存在差异,教师衡量课堂教学实效性,需要考量教学活动的每一个教学对象,体现教学活动的基础性和普遍性。[3]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尊重学生的差异,调整教学设计,以保证课堂教学活动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实现教学活动对学生的教育引导作用。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感受到平等与尊重,有助于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提高学习效率。

3. 先自主,后合作,再讲解,保证“三位一体”的教学架构。由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赋予学生更多的学习空间和时间,学生可以针对学习内容进行沟通和讨论。小学生的思维相对活跃,如果他们在课堂教学环节的权利过多,可能引发教学进度失控,造成教学节奏拖沓,教学目标难以有效实现。所以,教师要重视教学活动设计和安排的合理性,发挥自身对于课堂教学活动及教学进度的引导和监督作用,避免课堂教学氛围过于活跃而影响教学进度。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进而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让学生进行共同学习和交流,最后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讲解,并对教学活动的完成情况进行总结,使学生学习小组以及教师都能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发挥作用,构建“三位一体”的教学架构。[4]

4. 以目标导向,实现达标教学。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是由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不断累积形成的,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需要设定符合教学内容的教学目标,将教学目标作为教学活动设计和内容安排的方向引导,并将达到教学目标作为本质目的。每一节课教学目标的实现能够保证学生在每节课中都学有所得,而课堂教学目标的不断积累,可以保证学科教学目标的实现,学生也能够不断积累自身知识与技能,并在循序漸进的过程中提升综合学习水平。

5. 当堂检测,及时反馈纠正,减轻学习负担。为保证对教学活动成效的准确衡量,教师应将教学评价落实到每节课的教学活动中,通过当堂检测,实现对教学成效的评估。针对未完成的教学目标,教师对课堂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应及时进行反馈和纠正,实现当堂教学、当堂消化,避免给学生的后续学习造成额外的负担。

三、“实与活”背景下构建高效语文课堂的策略

为保证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和活跃性,同时兼顾课堂教学效率,需要进行合理的教学模式设计和应用。本次研究活动尝试建立“目标导向—任务驱动—当堂检测”的教学模式,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1. 坚定目标导向。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基础,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活动需要以教学目标作为基本导向,教学内容及活动设计都应围绕教学目标,并以实现教学目标为核心,保证教学内容之间的相互链接性,发挥每个教学环节对于教学目标实现的协同作用。例如,在开展《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的教学时,教师要将“理解父亲的了不起”“体会父亲在救助儿子的过程中的心理变化”作为整体性的教学目标,并基于构建高效课堂的教育目的,对教学目标进行分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 任务驱动。准确的任务驱动能够对行为意识和活动产生影响,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将学习任务作为学习行为的引导方向。例如,在进行《七律·长征》一课的教学时,教师要让学生关注并掌握作者的相关资料,进而为学生制订诵读的学习任务。学生通过朗朗上口的阅读,体会毛主席带领红军长征经历无数磨难之后,在即将到达目的地时要表达的那种欣喜,深刻体会文本的内涵和创作情感,以实现课堂教学目的。又如,在进行《窃读记》一课的教学时,由于当前社会物质资源相对较为丰富,很多学生对窃读缺乏主观意识,对作者的创作思想也存在一定的理解难度,教师可以为学生设定学习任务。在教学准备阶段要求学生选择一个书店体验一下窃读的感觉,学生在完成体验学习任务的过程中,会根据自身的心理变化体会窃读的感觉,进而为课堂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奠定基础。

3. 当堂检测。当堂检测是对教学效能进行衡量的有效方式,教师需要基于教学目标,对自身的教学活动有效性进行当堂测试,在测试活动中考察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为教学策略的持续完善提供方向引导。例如,在教学《坐井观天》时,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小鸟和青蛙的对话,提问:小鸟和青蛙说法不一致的原因是什么?当堂检测学生的角色朗读能否读出问句、感叹号、句号的语气语调,是否懂得站位、角度不同,看到的就不同。又如在《山中访友》教学中,教师在课上便可以应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讨论:作者在山中都拜访了哪些好友?通过作者的描写能够体现作者与好友之间存在哪些情感?小组成员针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和讨论,将检查小组合作任务的完成情况作为当堂检测方式,用于衡量学生对于文章内容的掌握情况。教师根据在课中、课尾的师生互动中得到的教学反馈信息,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如果发现学生没有很好地完成学习目标,就要对课堂教学进行有针对性的完善,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

综上所述,语文课堂教学活动既要保证教学活动的实效性,又要保证课堂活跃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构建“目标导向—任务驱动—当堂检测”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快速掌握教学内容,以促进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罗丽.关于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探究[J].速读(上旬),2018,(10):47.

[2] 刘莲萍.以学生为主体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探究[J].散文百家(下),2018,(11):123.

[3] 乙安娟.谈如何实现小学低年级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核心研究[J].速读(中旬),2018,(12):203.

[4] 蔡海娟.打造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之策略[J].散文百家(下),2018,(12):131.

责任编辑   黄   晶

猜你喜欢

高效课堂语文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新课改下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语文俱乐部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