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复习课自主互动教学模式探究

2019-05-04杨静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19年3期
关键词:复习课初中数学教学模式

摘   要:在数学复习课上,教师运用“思维导图—纠错本—自测题”的自主互动教学模式使学生掌握复习的方法和思路,提升数学复习课的教学效果。学生在总结反思中将知识系统化,绘制出个性化的思维导图,更好地培养自身的发散思维、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此外,学生在纠错链接过程中分析比较,查漏补缺,巩固知识;在自测互动中交流合作分享成长的快乐,共同进步,从而提升数学素养。

关键词:初中数学;复习课;自主互动;教学模式

作者简介:杨静,河南省信阳市第五中学教师。(河南  信阳  464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2018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初中数学复习课自主互动教学模式的研究”(立项编号:JCJYC1803152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9)07-0036-02

复习课是初中数学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以分为单元复习课、阶段复习课、专题复习课、总复习课等类型。复习既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总结和提升,也是学生逐渐将知识体系化的过程。如果说每一节新授课是教会学生制作一个个珍珠的话,复习课就是把这些珍珠串成美丽的项链。一线教师对复习课是又爱又恨——爱是因为复习课上好了,学生知识和能力都可以提升一大步;恨是源于复习课不好上、难度大。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在数学教学中“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着与合作者。[1]传统的复习课通常是“做试卷,讲试卷,再做试卷”,造成复习课“考点化、训练化、机械化”。这种复习课教学形式单一,不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达不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的。所以,如何上好复习课,使复习课真正起到温故知新、提升数学能力、丰富数学素养的作用,是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结合学生的特点,本着既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发挥教师指导作用,又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学习能力的出发点,笔者和课题组成员创建了基于“思维导图—纠错本—自测题”的自主互动复习模式。在实际教学中,该模式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知识点经过整理加工,更加具体明晰、条理分明,学生成绩普遍提升。原来排名最后的班级在运用这种方式复习后,在同阶段、同类班级中提升了四个名次,原来中等的班级现在也名列前茅,较好的学习效果更加坚定了教师对自主互动复习模式的信心。笔者简要介绍“思维导图—纠错本—自测题”三位一体的自主互动复习模式,以便提高初中数学复习课的效率,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使其终身受益。

首先,绘制思维导图,使学生学到的知识系统化。思维导图是英国著名心理学家东尼·博赞于19世纪60年代发明的一种革命性的思维工具。他类比人类大脑放射状的神经元结构,用一个关键词为中心连接所有的关联项目的图解方式,使知识呈现出放射性立体结构。思维导图是把所学知识的内涵和外延运用图形和文字逐层逐级表现出来,学生梳理知识时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形、符号和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使思维形象化、立体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更有利于开发学生左右脑的潜能。数学语言不仅表现形式丰富,包括数学概念、术语、符号、式子、图形等,而且語言简洁、直观,为制作数学思维导图提供了素材。

绘制思维导图的材料是一张不小于8开大小的空白纸。为了方便学生携带,我们使用8开素描纸,下方、左、右各5cm画线,中间留出如A4纸大小的空白区域,上方也可以留出3cm的空白。准备铅笔、彩笔,把能概括本章核心主题的关键词写在横放着的纸的中央空白位置,可以契合词义配图;接着把本章围绕这个核心主题发散的分类主题作为一级分支从钟表一点钟方向顺时针分散画出来,各分类主题继续往下发散,就像树枝一样由粗到细。为了便于知识间的条理性更加明晰,同一条分类主题可以用一种颜色由粗到细描绘。另外,画数学思维导图可以开发学生的绘画潜能,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思维,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其次,让学生整理典型错题,自主查漏补缺。在绘制思维导图的每个分支上,对应各知识点有典型或易错题型,可以编上序号,进行手动链接,在下、左、右方所留的空白处,根据所对应的知识点进行编号整理。这样,学生将平时课堂练习的经典题型进行归纳整理,既强化对知识的理解,使知识点掌握更加牢固,也让学生明确知识的迁移过程,运用知识时更加熟练。具体方法:学生将考试后出现的错题原封不动地抄下,然后用红笔划出错误的地方,并用红笔书写正确的步骤和答案,把对本题的反思也补充在相应位置,这样学习重点更加突出,学习更有针对性,学生也能更深刻、更透彻地理解对应知识点。一题多解以及方法比较新颖的题型也可以链接在知识点旁,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创新精神。

再次,学生自主出题,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俗话说,“考是教师的法宝,分是学生的命根”。学生在学习中总是处于被检测地位,被动地听教师评析、听同学评析。而学生根据教师所讲授的重点知识和典型例题自主出题,既可以调动学习积极性,又能查找重点,克服难点。出题的过程就是学生自我检查、自我总结和反思的过程,出题的难易程度能检测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的程度和思维的深度。在学生筛选、出题、做题、准备答案、评析、探讨一系列自测互评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而且还能加深同学间的沟通和交流。在教师面前,学生不敢或羞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而在同伴面前却可以畅所欲言。青春期的孩子更容易接纳伙伴之间的观点,在争辩中辨析是非,掌握知识,学会包容。同学间的交流合作可以让他们清楚地认识到与同学之间的差异,了解彼此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有利于学生不断提升自我,超越自我。

教师遵循初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创建自主互动的课堂模式,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时,教师基于“思维导图—纠错本—自测题”的自主互动模式上复习课,既能培养学生自我反思、沟通与合作、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学会学习与终身学习等素养,又能帮助学生掌握和巩固知识,提升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根据单元或章节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根据自己的个性将知识进行加工,用思维导图恰当地表达;纠错本更是强化了学生的自我认识和反思,便于他们主动的查漏补缺;类比所学知识和所见题型出题测试,不仅强化了学生对知识点的融会贯通,还加强了同学间的沟通与合作等,这种自主互动的教学模式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从学会变为会学,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

笛卡尔说:“没有正确的方法,即使有眼睛的博学者也会像瞎子一样盲目摸索。”[2]在传统数学教学中,教师只重视自己的“教”和学生的“练”,忽视学生的“学”和“思”。初中数学复习课自主互动“教”“学”模式的构建明确了学生的学习主人翁地位,这种复习模式让学生感到学习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乐趣;考试不再是压力,而是同伴间的交流互动,从而让学生真正地乐学、好学。这种模式的推广将会更新数学教师的教育理念,真正将“以生为本”的理念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落在实处。新的理念指导新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方式:课上,学生不再是观众,他们自编自导自演自主学习与互动交流的课堂;课下,他们会反思知识的重难点,总结知识间的联系,学会举一反三。久而久之,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数学知识,而且还有丰富有趣的活动体验和自信精彩的人生。

参考文献:

[1] 马云鹏,余慧娟. 数学:“四基”明确数学素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热点问题访谈[J].人民教育,2012,(6):40-44.

[2] 谢美玲.从隐性走向显性——“创新学习方法导航训练”校本教研之路[J].湖南教育旬刊,2013,(5):54-55.

责任编辑   张庆晓

猜你喜欢

复习课初中数学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谈谈如何上好小学英语复习课
在趣味情境中构建知识体系
追求高效的数学复习课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