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心双环”组织格局下高校学生社团发展模式探究

2019-04-29王菊秋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9年4期
关键词:学生社团发展模式高等院校

王菊秋

【摘要】高等院校的学生社团,是为学生们提供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的基地,作为高校当中的重要组织形式,其创办与发展模式,都会影响着我国高校的办学发展水平。对“一心双环”组织格局的基本内涵进行了简要论述;提出了当前我国高等院校的学生社团发展状况;在总结前文的基础上,重点探究了“一心双环”组织格局下,高等院校学生社团的发展模式,希望能为该领域关注者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一心双环 高等院校 学生社团 发展模式 领导力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飞速提升,国内高等院校学生校园文化组织管理模式,特别是在“一心双环”组织格局下,高等院校的学生社团管理工作,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在我国现代化教育管理模式当中,“一心双环”组织格局的创新性发展,对于高等院校学生社团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出路。如何对高校学生社团发展模式进行创新,提高学生社团的工作效率,成为了相关领域工作人员的工作重点之一。

一、“一心双环”组织格局基本内涵

自2016年以来,“一心双环”组织格局管理模式,正式在我国高等院校的学生社团组织当中落实推广。“一心双环”组织格局是共青团中央和教育部联合颁布发表的新型团学组织格局。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一心双环”组织格局中的“一心”指的是高校共青团在各种不同类型的学生团体组织当中,始终处于核心与枢纽的地位,发挥着核心作用。“双环”当中的第一环指的是,学生会组织,指导大学生进行自我服务和自我管理的重要学生组织机构;第二环即为学生社团以及其他相关的学生组织,主要是共青团工作力量的延伸。

二、高校学生社团发展现状

(一)自主性较弱

高校学生社团自主性较弱,主要是因为大部分高等院校学生社团,在组织各项活动的过程中,都会遇到严重的经费不足问题。通常情况下,高等院校学生社团的经费来源,主要为学校的行政拨款、会费收取以及社会企业和个体赞助等。目前,部分高校社团管理组织,已经明确地规定了高等院校学生社团禁止向成员收取额外的会费。因此,高等院校学生社团在组织开展各项活动时,经费受到了明显限制。此外,高等院校学生社团在组织活动时,还会受到活动场地、活动时间、活动有无指导老师等方面因素的限制,种种限制因素,都使得高等院校学生社团的自主性较弱。

(二)领导力不强

当前,国内大部分地区的高等院校学生社团组织的社团联干部和社团干部,整体素质方面呈现出不均衡的发展特征。高等院校学生社团的社团联干部和社团干部,不仅需要具备较强的个人能力,同时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高等院校学生社团的社团联干部要对社团的工作充满热情和干劲,才能在实际的组织和管理中,充分地调动其他成员们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但是,就当前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大部分的高等院校学生社团的社团联干部和社团干部都不能具备所需的全部素质,严重阻碍了高等院校学生社团的发展。

(三)流动性明显

高等院校学生社团的成员流动性较强。出现此种情况的主要原因,首先是因为部分高等院校学生社团的内部管理制度较为松散,在组织各项活动时,没有充分地照顾到团队内部每一名成员的意见想法和感受,此种情况下,团队内部的凝聚力难以通过活动得到充分提升。其次,部分高等院校学生社团的内部管理制度还不稳定,成熟性和完整性都较差,导致了高等院校在学生社团组织管理中,难以对成员的去留起到良好的约束效果。

(四)影响力较低

高等院校学生社团的活动质量差,会直接影响到高等院校学生社团在校园内的影响力以及在社会上的影响力。部分高等院校学生社团对于活动组织的频次难以进行科学有效地掌控。比如,部分社团因为经费不足,场地和时间难以充分协调等方面的问题,会导致活动展开较少,并且在组织活动时,也会出现场面较为混乱的情况。另一部分高等院校学生社团组织活动过于频繁,对于社团内部成员们的个人时间占用过多,此种情况也会导致成员出现不满。

三、“一心双环”组织格局下高校学生社团发展模式创新途径

(一)明确学生组织定位

在“一心双环”组织格局下,高校社团的创新发展,需要重新调整和明确自身的组织定位。明确在高等院校,党领导高校学生社团,对相关的学生组织进行系统化管理。将团委作为核心,将学生会组织作为主体组织。在这一发展模式当中,高等院校学生社团以及其他的学生组织,需要作为连接学生会和校团委的重要纽带,在这一重要前提下,坚持高校党委对于高校学生社团的领导,应用“宏观指导”联合“部门培养”的方式,确保高等院校学生社团可以更加自主地参与到各项活动的开展、组织和管理工作之中。

(二)强化社团政治性建设

将强化高等院校学生社团的政治性建设,作为高等院校学生组织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在实际的组织和管理工作中,高等院校学生社团的管理工作人员,要明确地认识到,无论是在高校校内还是校外,高等院校学生社团都处于重要的发展地位。高等院校学生社团的特殊性决定了组织内部的学生群体,能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共青团与校党委。在高等院校学生社团建设中,强化社团的政治性建设,可以对高等院校学生社团的成员进行思想层面的教育和管理,让学生们在参与高等院校学生社团所组织的各项活动时,能够以更高的标准对自身进行约束与管理。

(三)全面创新运行管理体制

针对高等院校学生社团存在的活动组织模式保守、活动组织内容传统等方面的问题,高等院校学生社团需要对社团运行管理体制进行创新,以此为基础,全面地落实创新管理体制,可以提高高等院校学生社团组织活动的有效性。比如,在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社团日常管理中,对社团活动的开展频率进行了调整。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积极地吸收社团组织成员们的意见和建议,对社团的活动时间与开展频率进行了科学化制定。

(四)推行科学化改革模式

除了上述几项措施之外,在“一心双环”组织格局下,高等院校学生社团的创新发展工作,还需要对改革模式进行科学化调整。积极推进改革方案的转化,将科学的制度和举措,全面地落实到高等院校学生社团工作中,可以有效地确保改革方案可以真正地融入到高等院校学生社团日常的组织与活动之中。比如,共青团中央先后印发了《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与《学联学生会组织改革方案》之后,各个地区的高等院校以及高等院校学生社团管理人员,都开始以此为基础,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更加具有科学性的高等院校学生社团管理细则。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不同高校根据本校的发展需求与高等院校学生社团发展现状,采取了直接按照上级文件落实管理以及在上級组织管理文件框架下,进行优化创新等两种不同的改革管理方法。两种方法都有效地践行了“一心双环”组织格局发展的要求,为高等院校学生社团的发展开辟了全新的发展路径。

四、总结

综上所述,进入到现代化发展阶段,“一心双环”组织格局下,高等院校学生社团的建设和管理工作,正面临着新的难题。对此,相关领域的团学干部和学生社团的组织管理者,需要结合“一心双环”组织格局的特征与社团自身的发展特点,对管理工作进行创新性发展。明确学生组织的定位,强化社团的政治性建设,全面创新运营管理体系,推动科学化的改革与管理模式,为高校学生社团的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支持。

参考文献:

[1]郭广春,冉昆玉,李海林.“一心双环”团学组织格局构建背景下的“相关学生组织”再整合[J].安徽工程大学学报,2018,(03) :53.

[2]朱笛,付坤,黄造玉.“一心双环”团学组织格局下的高校社团学生干部培养模式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09) :24.

[3]曹军会,李春祖.基于“一心双环”格局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引领原则与路径[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7,(05) :93.

猜你喜欢

学生社团发展模式高等院校
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社团良性发展的几点认识
新媒体在高职艺术类社团中的应用研究
新时期学生社团组织在学生管理中的作用探微
我国微型金融发展中的问题与思路
基于山东生态农业的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分析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定位及改革取向研究
浅析VB程序设计教学方法的改革
高职院校创客文化的发展模式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