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心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预后影响因素及相关护理措施

2019-04-25郭慧敏

健康大视野 2019年8期
关键词:心肺复苏护理措施

郭慧敏

【摘 要】目的:探究影响心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预后的相关因素和护理方案。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10月至2018年9月期间本院接收的40例心搏骤停患者为本次实验对象,全部开展心肺复苏和护理干预,分析复苏成功率和预后影响因素。结果:40例患者中,成功复苏率为42.5%,36小时后生存率70.59%。结论:抢救时间和心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率密切联系,而复苏开始时间、复苏后各项体征、凝血功能、并发症等因素与预后质量相关,可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干预,以提高预后质量。

【关键词】心搏骤停;心肺复苏;预后;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R78.2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9)08--02

临床中有致命性损伤情况之一为心搏骤停,诱发因素包括大血管损伤引起的大失血、重型脑损伤、严重心律失常、溺水、创伤等。此种情况的死亡率较高,当缺血再灌注超出了大脑承受范围就会产生缺血性脑损伤,这也是诱发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因素[1]。针对此种情况临床中常开展心肺复苏急救,而提升抢救成功率的重点是把握黄金抢救时间,并帮助其恢复自主循环。但是行心肺复苏时患者不稳定因素和病情变化较多,复苏后极易产生心功能不全以及血流动力学紊乱,严重阻碍患者预后和恢复的神经功能。本次探究了影响患者心肺复苏预后因素,并开展有效护理干预。详情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6年10月至2018年9月期间本院接收的40例心搏骤停患者作为本次实验对象,以上患者全部和相关诊断标准相符,存有脉搏呼吸停止、瞳孔散大、意识丧失等现象,心电图提示心室静止、无脉性电活和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其中27例男患、13例女患,年龄22-75岁,年龄均值为(48.7±2.7)岁,心肺复苏时间为2分钟至2小时,28例非心源性、10例心源性、2例其它。

1.2 方法

1.2.1 复苏方法 根据相关规定和操作要求开展心肺复苏,立刻按压胸外心脏,同时娴熟快速的进行气管插管之后进行机械通气,创建静脉通道后选择复苏类药物。若患者出现心室颤动,则需要予以其电击除颤,再根据患者具体详情开展针对性治疗。

1.2.2护理方法

1.2.2.1 抢救护理 提前将抢救药物和仪器设备准备好,并协助医生评价患者病情;多人协作共同完成开放气道、静脉通路创建、电击除颤等操作,开展心电监护;之后护理人员根据详细分工开展其它操作,如监控心电、准备仪器、管理输液、管理呼吸等[2]。

1.2.2.2 成功复苏后的护理 ①脑复苏护理:患者复苏成功后极易合并脑水肿症状,和患者的预后和神经恢复有一定联系。先予以患者开展氧疗法,以保证脑组织供氧,根据详情决定是否使用高压氧疗法;若患者出现颅内压,则先开展脱水治疗,同时观察其血钠、血钠水平,并将24小时出入液体量记录,密切关注电解质详情,预防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3]。此外,还需要予以开展低温治疗,减弱脑组织氧耗和机体代谢,以保证完整离子通道、细胞膜,进而保护保组织并改善脑水肿。选择温毯或冰帽进行降温,以32至34℃为肠道温度,以28℃左右为头部温度。②密切监护:成功复苏后需密切监测患者的各项体征,掌握血压、心率、脉搏、呼吸的变化,监护有效循环,尽量在第一时间发现危险征兆[4]。当患者心律异常时使用胺点酮以改善心律失常症状;当患者出现脏器缺乏血流灌注、有效循环血量减低现象后,需使用相应药物以提高心肌收缩功能;如果有室颤就需开展除颤操作。③并发症的预防:患者成功复苏后需长时间卧床休息,极易发生坠积性肺炎,因此需要定期帮助患者更换体位;若患者无法自行闭合双眼,极易发生角膜干燥化,需要为其涂抹金霉素眼膏或覆一层凡士林纱布,以保护患者的眼角膜。同时还需按时开展吸痰操作,定期对气管切开位置消毒并更换敷料,还要加强病房环境护理,定期消毒、调整温度和湿度,以避免交叉感染。④心理疏导:患者经历了发病到抢救这一过程,当其意识完全恢复后情绪较激动,且极易产生恐惧、抑郁、紧张、焦虑等心理,均会对其机体神经内分泌产生影响,导致其功能发生紊乱情况,加重患者痛苦。护理人员要和患者有效沟通,为其讲解疾病详情,叮嘱其务必要保持稳定的情绪,同时还需要告知具体治疗方案,同时讲解治疗成功案例,并多关心和安慰患者,对其所提出的疑问耐心解答,帮助患者调节心态、树立治愈信心,以提高其治疗和护理配合度。如果患者拒绝、抵触治疗且情绪较激动,为了稳定其情绪可对其使用镇静类药物。

1.3 观察指标和评价指标 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并记录。心肺复苏成功标准[5]:患者呼吸和自动心跳全部恢复,且血压较稳定;若为辅助通气患者,则血压和自主心率较稳定,并能够保持两小时以上。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实验数据选用统计软件SPSS18.0进行的整理,选择百分比率(%)代表计数资料,对比检验值,差异较大时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2.1 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率详情 40例患者中,成功复苏17例,成功率为42.5%,死亡率57.50%。17例成功复苏患者中生存12至36小时后死亡的5例,生存12例,死亡率为29.41%,生存率70.59%,其中2例因原发疾病死亡、2例因严重脑功能障碍死亡、1例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

2.2 影响心肺复苏预后因素 心肺复苏预后质量和复苏开始时间、自主循环恢复时间、复苏后72h的体温、复苏后血pH值、48h内低血压状态、凝血功能以及抽搐、痉挛相关。

3 讨论

临床医疗技术的发展提高了心肺复苏技术和急救水平,进而显著提升心肺复苏成功率,但目前临床依然在研究如何提升成活率、改善预后、促进自主循环的恢复等。相关临床研究显示,在心肺复苏期加强护理干预,通过密切监护患者各项体征、预防并发、保护脑组织等护理,可显著提升患者复苏后的成活率[6]。基于此,心肺复苏护理人员需提升自身急救水平和技巧,尤其是要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术,保证心肺复苏的持续性和抗干扰性,有助于及时、准确的开展高质量的急救护理服务。

在本次实验中,40例心搏骤停患者全部开展心肺复苏和护理干预,结果显示,成功复苏17例,成功率為42.5%,死亡率57.50%。17例成功复苏患者中生存12至36小时后死亡的5例,生存12例,其中40.00%因原发疾病死亡、40.00%因严重脑功能障碍死亡、20.00%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影响心肺复苏预后因素包括:复苏开始时间、自主循环恢复时间、复苏后72h的体温、复苏后血pH值、48h内低血压状态、凝血功能以及抽搐、痉挛等。这就说明针对心搏骤停患者需把握黄金急救时间,通过相应操作标准开展心肺复苏,在抢救的整个过程,护理人员团结协作,有助于缩短抢救时间,进而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在成功复苏后开展脑复苏护理、密切监护、并发症的预防、心理疏导等护理干预,同时注意患者自主循环恢复时间、复苏开始时间、复苏后各项体征、凝血功能、并发症等因素等情况,有助于提升患者复苏后成活率。

总而言之,把握好抢救时间并开展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复苏成功率和生存率。

参考文献

喻文, 罗红敏.延长心肺复苏时间对院外心搏骤停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16, 28(7):606-606.

陈亮, 余震, 梅爱红,等.经心肺复苏后自主循环恢复的心搏骤停患者预后危险因素及对策[J].中华全科医学, 2017, 15(7):1268-1270.

杨盛兰.循证护理对心源性心搏骤停心肺复苏患者应激炎性反应因子及预后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6, 13(23):3305-3307.

徐梅玲, 孙文会, 梁宁,等.心搏骤停患者实施院前心肺复苏影响因素及干预效果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 2017, 20(S2):65-66.

杜琳琳, 张志勇.心肺复苏患者急诊护理的效果及预后[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 21(6):11-13.

张宁, 董致郅, 赵景成,等.71例心搏骤停患者急诊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影响因素分析[J].北京医学, 2017, 39(1):48-51.

猜你喜欢

心肺复苏护理措施
82例心脏骤停患者急诊心肺复苏效果分析
急性左心衰的急诊护理措施
集中护理管理模式对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患者的影响
心脏骤停患者的抢救体会和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