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找准点,演绎词语教学的精彩

2019-04-23路莉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9年4期
关键词:词语教学统编教材教学点

路莉

[摘 要]词语是第一学段语文教学的重点。但当前低年级词语教学的效率并不高。原因有很多,最根本的还是没有找准教学点。对于《端午粽》一课,教师在展开词语教学时应做到:在结构上,寻找相似,主动拓展;在意思上,关注相近,引导辨析;在作用上,突出重点,构建体系。

[关键词]统编教材;词语教学;教学点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10-0061-01

对于第一学段语文教学来说,重点是词语教学。但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一篇课文内容较多,所涉及的生字词也多,如果全面开花,一来课堂时间不够,二来内容比较枯燥,学生兴趣不高。怎样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词语教学实效呢?前提是要关注有价值的词语,引导学生通过关键词语的学习,理解课文主题。教学统编教材一年级下册《端午粽》一课,教师可在词语教学中进行以下尝试。

一、在结构上,寻找相似,主动拓展

第一学段中出现的词语,从结构上来看,有很多相同或者相似的。具体教学中,教师应以此为出发点,主动拓展延伸,从一个词牵出一串词语,以丰富学生的词语积累,也可以紧扣字形相似但意思不同的词语,引导学生主动辨析,避免误解。

《端午粽》这一课所涉及的生字有“端、粽、节、总、米”等。很多教师在教学中虽也做到了拓展,但仅仅是以组词的形式进行拓展,比如“端午节、粽子、总共、米饭”等,让学生读一读、写一写就行,或者是选用一两个词语进行造句。这样教学还远远不够。比如,“端午粽”与“端午节”这两个词语结构相近,都是“时间+名词”。教师可以进行拓展,引导学生思考、总结。学生可以从时间上来考虑,如中秋的月饼叫什么(中秋饼);也可以从名词上进行考虑,如端午的水叫什么(端午水)。

一年级的学生思维比较直接,思辨能力较差,因而对于结构相同,或者相似的词语,往往容易误解。针对这一课中的“一”这个词,学生往往不能全面理解。比如“一锅粽子”“一颗枣”中的“一”是表示数量的词语;而“一到端午节”中的“一”则表示“每每”的意思;“一掀开”中的“一”又表示首先做某个动作的意思。生字虽然相同,但是放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其意义却是不同的,这是词语教学的难点,同样也应该是重点。

二、在意思上,关注相近,引导辨析

借用近义词帮助理解词语,对于低年级词语教学来说,属于通常用法。研读统编教材,发现其中也有大量的近义词。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以词释词的方法,借助近义词互相解释,帮助学生准确区分词语。但是,低年级学生受思維、认知、阅历等方面的局限,他们对于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往往不能准确辨析,继而导致其在以后的运用中常常出现错误。

比如,这一课中有两组近义词,分别为“包、裹”与“掀开、剥开”。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借助近义词理解是没有问题的,如“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说成“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裹的”,这对于学生来说,理解起来并没有异议,毕竟他们在生活中也大多会用“包”来代替“裹”。但若是“掀开”换成“剥开”,虽意思相近,却多少还有些区别,如不能把“掀开锅盖”说成“剥开锅盖”。

在具体教学中,针对一些比较陌生的词语,教师在借用近义词帮助学生理解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对词语之间的细微差别进行辨析,使他们在理解词语的同时,也能对其进行准确运用。

三、在作用上,突出重点,构建体系

对于文本来说,往往有一些字词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的暗示了作者行文的重点,有的借此串起故事,有的表现了人物性格,等等。这些词语,对于文本来说,与其主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抓住了这些词,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词语本身,而且还能由此突破,帮助学生梳理文本内容,准确理解文本情感。

比如, “一锅粽子、一口粽子、一小篮粽子”这三个词语虽然看似很平常,但在平常中却隐藏着不平常。它们揭示了《端午粽》这一课的行文线索。因而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这几个词语,引领学生理解文本内容,即“外婆煮了一锅粽子盼望着我们回去。我吃了一口外婆做的粽子,又黏又甜。外婆让我们带一小篮粽子分给邻居吃。”

对于一年级语文教学来说,虽然其重点是词语,但是针对这一类词语,教师不应仅仅着眼于词语本身,还应着眼于篇章,着眼于引导学生理解文本内容。

总而言之,对于低年级语文教学来说,虽然词语较多,但是只要教师善于抓住重点,抓住结构相近的词语,抓住意思相近的词语,抓住有关键作用的词语展开教学,便能够在丰富学生词语积累的同时,推促语文课堂的精彩生成。

(责编 刘宇帆)

猜你喜欢

词语教学统编教材教学点
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初中历史统编教材中的人文主义精神
基于作文视角的统编教材运用
关于办好农村小学教学点问题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