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基层党组织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研究

2019-04-21张璐

现代交际 2019年1期
关键词:政治社会化基层党组织作用

张璐

摘要:当代大学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后备力量,他们的政治社会化程度和对社会主义事业的认可程度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的传承与发展。研究认为高校基层党组织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过程中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但是教育实效性不高、大学生政治意识淡薄等问题也比较突出,亟需解决。

关键词:基层党组织 大学生 政治社会化 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01-0012-02

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状态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稳定和传承,因而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高校基层党组织在联系学生、教育学生等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并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本研究的思路主要依循政治社会化理论,将社会学的个案研究方法与统计方法结合起来,探索高校基层党组织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过程中的影响作用,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发挥高校党组织的影响作用提出对策建议,为建设和谐安定的社会主义新校园服务。

一、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概念及内容

社会化是社会学的重要概念,是人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化的重要过程,个体在这个过程中获得社会观念和社会技能,进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社会化是一个长期过程,贯穿于人的一生。政治社会化是社会化的重要方面,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指通过学习政治理论知识和参加与政治相关的活动,从而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是其态度和行为的总和,其中包括政治认知、政治态度和政治行为三个方面。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受到家庭、学校、媒体、同辈群体等因素的影响,但是由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主要集中在学校,因而高校在其中发挥较大的影响作用,而高校基层党组织由于其政治性、广泛性、组织性等特点,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过程中的影响作用尤为突出。

二、高校基层党组织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一)传授政治知识,形成政治认知

政治认知是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重要前提,是形成政治态度和政治行为的基础。高校基层党组织具有较强的政治性,思想性和教育性,经常性组织学习教育活动,一定程度上帮助大学生了解并掌握政治知识。在高校中,基层党组织通过主题党课、主题活动、知识讲座、知识手册等形式,帮助大学生了解政治历史、政治知识,为大学生建立正确的政治认知搭建平台,提高大学生的政治认知水平。

(二)增强政治认同,确立政治态度

政治态度是大学生建立在政治认知基础上的较稳定的一系列心理倾向,是对政治认知的反映,进而引导政治行为。高校基层党组织向大学生传授政治知识,增强政治认知水平,帮助大学生确立科学的价值观,也增强了大学生对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政治认同。高校基层党组织中的学生党支部、入党积极分子等,对于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也起到引导作用。高校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是高校大学生中学习、工作等各方面非常优秀的学生,他们是学生的榜样和旗帜,作为同辈群体,对其他同学也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同时,基层党组织中的学生作为群体成员,在学习过程中,产生较强的集体意识和集体情感,增强了集体凝聚力和归属感。这些优秀的学生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产生较强的影响力和号召力,积极传播着先进的政治思想,进而增强了大学生政治情感和政治态度。

(三)塑造政治人格,引导政治行为

政治行为是政治认知和政治态度的反映,是政治人格的体现。高校教育的重要目标是帮助大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高校基层党组织在塑造大学生政治人格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思想教育、理論学习,帮助大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认知,掌握科学的实践方法;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通过方法创新的活动,增强大学生勇于实践、积极创新的意识,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才干,从而健全政治人格。有了健全的政治人格,培养过硬的政治能力,才能提高政治行为的科学性,从而确保政治社会化的正确方向,使大学生成为真正的新时代人才。

三、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校基层党组织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但是仍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基本政治理论知识水平有待提高

大学生虽然对于当前的国家政策能够有较强的认知,但是理论知识掌握方面有所欠缺,仅仅流于表面,而缺乏更深刻的理论认识,或者对其了解仅是一知半解,不深入更不巩固,他们的政治理论知识考试成绩能够明显体现出来。同时,大学生对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的认识不够明确,需要进一步强化。通过调查得知,学生对选举的认知水平较低,58.87%对选举的意义存在误解,不能很好地行使自己的权利,不到一半的同学对于选举能够有比较正确的认知。对心目中的代表的标准这一问题,认知比较多元化,75%的同学认为“竞选人要有较强的工作能力,体现选举人的利益”,其他同学更多的在意选举人的名字、和自己的关系、品德、能力和周围同学意见等因素。不到一半(43.35%)的同学愿意并且会运用合法手段维护改变不合理制度,而大多数同学不愿意改变现状,认知不清晰。大学生这些政治认知方面的缺乏一定程度上会对大学生的政治态度和政治行为产生消极影响。

(二)政治参与意识与参与行为存在不一致的现象

虽然大学生的参与意识较强,然而在实际参与过程中,更倾向于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事情或行为,对于和自己关系不大的事情,关心程度和参与力度较低,使得政治参与带有一定的“功利性”。调查发现大学生政治参与行为较多,但比较集中在与自己利益相关的方面。71.17%的学生经常或有时与他人谈论国家大事,而学生比较关注的社会政治问题主要集中在就业、教育、腐败、环境这四个方面,比例分别是97.34%、88.14%、87.53%和76.27%,其中就业、教育和环境明显与大学生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而政治参与行为中,均有超过80%的学生参加过(院系)学生组织的选举活动、写过入党申请书,但是问及参与的动机,多与自身发展相关。学生的这种政治态度,使得很多大学生在一些事件中表现出冷漠的态度。

很多大学生的政治态度和行为具有模糊性和盲目性。调查发现,虽然90%以上的学生对政治理论知识有所了解,但是认为认知是一回事儿,行为是另外一回事儿。这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很多大学生缺乏自己的主见和看法,很多大学生在申请入党、参加各种选举、进行思想汇报时,更多地受到他人的影响,随大流,而不是受理论的引导和影响,在行动过程中也缺乏自我的认知和见解;另一种情况是有的大学生过于执着于自己的看法,而这些看法并不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而是较为偏颇、缺乏实践检验的错误认知。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是都属于认知和行为的矛盾,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纠正。

(三)高校基层党组织对于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力度相对较低

在当前信息化时代,手机和电脑成为大学生生活的重要部分,与网络、朋辈群体相比,高校基层党组织对大学生的政治认知影响较小,当代大学生更多的受到网络媒体的影响,对于国家大事和政策规定的了解更多的来源于网络,而非是学校基层党组织的宣传和教育,很多大学生对于高校基层党组织组织的理论学习,仅停留在表面、不求甚解,或者只为了考试。这就要求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加大影响力度,创新教育方式,积极运用网络新媒体,加强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教育和影响。

四、发挥高校基层党组织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的对策

(一)重视高校基层党组织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中的作用

高校基层党组织贴近大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如何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至关重要。高校在大学生教育过程中,要重视基层党组织的教育和影响作用,将日常的思想教育活动、校园文化建设与基层党建活动结合起来,贴近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无论是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还是党员的发展,都要注重教育过程,营造良好的政治学习氛围,引导大学生的积极关注和参与,使得教育起到更广泛的影响作用。

(二)将思想教育与行为引导结合起来

高校基层党组织在发挥教育影响作用过程中要注重知行合一,将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教育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除了常规的党课、理论学习之外,更要注重教育过程和教育效果,积极引导学生在日常的活动组织和参与中运用所学的政治理论知识。还要利用重大的时间节点组织实践活动,如在一二·九运动、“九一八”事变等历史事件纪念日组织相关的主题活动,一方面加深大学生的政治理论认知,培养政治情感,另一方面,使得大学生在活动参与的实践中,践行所学认知,加深政治情感,从而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健全大学生的政治人格。

(三)创新教育方式,加强教育效果

高校基层党组织在教育过程中要注意教育内容的实时性,将最新的政治政策和内容传达给大学生,同时注意方式的创新性,采用大学生较喜欢的方式进行宣传和教育,如微信公众号、微博等,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大学生的关注度。在宣传教育的过程中,注重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大学生主动组织各种活动,在组织活动和参与活动过程中使大学生加深政治认知,保持政治热情,树立科学的政治价值观。

(四)将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与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结合起来

政治社會化是大学生社会化内容的一个方面而非全部,因而,高校基层党组织在发挥影响作用的同时,要注重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将政治社会化过程与学生自身发展过程结合起来,将理论知识内化为大学生的思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非仅仅将教育流于形式。要以学生为本,注重教育内容的生活性和实践性,使学生真正受到教育和引导。

参考文献:

[1]马振清.中国公民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

[2]游敏惠,唐妮霞.大学生微博政治参与的特点与对策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8-11.

[3]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团中央学校部课题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调研报告[J].中国青年研究,2005(7):5-10.

[4]严玲.近十年我国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影响因素研究综述[J].鄂州大学学报,2016(1):82-85.

责任编辑:张蕊

猜你喜欢

政治社会化基层党组织作用
网络时代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问题探论
长征时期工农红军革命政治文化传播实践的多维分析
对晚清儒学政治社会化危机的概论及思考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