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站在天台呼唤爱

2019-04-16邹予文

知识窗·教师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家长妈妈孩子

邹予文

摘要:蝉初鸣,轻风起,草木摇。初夏的风卷携着点栀子花的清香,远方的天漂浮着轻薄的云,这是个适合心灵大声呼喊的季节。正此六月中旬,《少年说》综艺节目上线了,孩子们在镜头下呼喊出了自己的心声。

关键词:呼唤   爱

最先引发大众关注的,是六月中旬的那篇内容为“别人的青春:喜欢你喜欢你!我们的青春:爸媽,求你别这样对我……”的这两句,再配以四张长图的微博引发了网友的热议,转发量达到了8万多,评论数量也接近2万。

微博长图内容是采用模仿日本综艺屋顶告白的方式,但是告白的内容和对象完全不同,日本的是温柔的爱的初体验,而中国翻拍的主要内容是反映亲子关系,观众看到的是自以为是的父母,还有被压抑的孩子们。

当我浏览完四页长图之后,我的心情像是被大力揉过的白纸,久久难以舒展。长图里的家长们,仿佛都是高高在上,和孩子讨价还价进行一场交易,提出的要求全是“成绩”和“听话”。家长用一场看似民主的方式和孩子沟通,但当孩子提出自己的意见时,他们都是一再否定,拿出自己的理由反驳孩子的观点。即使孩子们在发言,在大喊,但整个过程还是教师和家长说了算,都要以成绩第一为要点。长图最后呈现的,只有被应试教育逼迫无奈的孩子,还有根本听不进孩子心声的父母。纵观微博下面的评论和转发,大部分都是年轻人借这个平台发表自己内心的感受,“愤怒”“难受”“我妈也是……”,这些众多经历过打击式教育成长起来的中国青年人,发出这样的声音:“家长不给予孩子平等的地位,而是把孩子当作他们的附属品。”

打击式教育是中国式家长最经典的教育方式,家长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很难把自己和孩子放在对等位置,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充满了对家长的执念。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父母对孩子的恩,孩子对父母的孝。恩与孝,天然就带着上下层级的关系。

“别人家的孩子”是我们从小听到父母说得最多教育孩子的话,那个孩子成绩很好,知书达理,勤奋向上,在家听话懂事,与父母口中一味被否定的自己,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上,甚至很多时候,父母的这种教育会让我们产生叛逆的心里,甚至怀疑自己。

我有一个朋友,小时候她跟她妈妈说,她想学画漫画。她妈妈不同意,认为只有读书才有出息,以后才能过上好日子。中国的父母很少有能够欣赏孩子兴趣和爱好的,相反,总是选择无情地打击和嘲笑自己的孩子。孩子提出观点和要求,父母不管它是否合理,只是单纯地找不合理的地方,再否定孩子,让孩子失去培养自己兴趣的机会。也许孩子在表达自己兴趣的同时,或多或少会找借口逃避读书,但父母也要看到其中合理的地方,为什么孩子的兴趣是这项而不是另一项?那是因为他多少还是有兴趣和热情在里面的。然而,这些东西在一些父母的眼中是一文不值的,他们不知道这种自发的求知和求索才是孩子最宝贵的东西。

微博上的一个网友说: 初中时,妈妈在KTV当众嘲笑、打击她,让她感到无比羞辱,导致她至今都不愿意开口唱歌。妈妈一句有意或无意的嘲笑,对孩子来说就像一根针一样,深深地扎在孩子的心上。这条微博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有人评论说:在打击式教育成长起来的人,大概就是需要花很大的力气才能说服自己“我可以的”。

是的,因为父母总说自己不够好,每次引以为傲的成就都会受到否定,慢慢地,孩子越来越怀疑自己,陷入无限的自卑和胆小,从而磨灭了本就不多的自信心,失去了自我。所以说,打击式教育,只有打击,没有教育。

德国著名哲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学家赫尔巴特曾说过:“孩子需要爱,特别是当孩子不值得爱的时候。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往往是活在爱里的。父母过度的打击和否定孩子,表面是为了激励孩子,事实上却会带给孩子难以磨灭的伤害,贯穿岁月。他们内心的坚强和不断前进的动力,并不是不断地苛责和挫折,而是来自于家庭满满的关怀与爱意。”

所以,请父母无条件地接纳孩子和爱孩子,这份接纳和爱会成为孩子在成长路上披荆斩棘的勇气。

(作者系重庆市第七中学校学生)

猜你喜欢

家长妈妈孩子
家长错了
鸟妈妈
我的妈妈是个宝
家长请吃药Ⅱ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不会看钟的妈妈
孩子的画
犯错误找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