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小学语文课堂焕发学生思辨的活力

2019-04-16余小明

知识窗·教师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夫差黄羊笔者

余小明

思辨就是思考和辨析,思辨能力是指个体思考和辨析问题,促进解决问题的一种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若要锻炼和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应当有意识地通过问题来开展思辨活动,促进学生思辨能力的提升。

一、设置疑问促进对话,调动学生思辨积极性

思维的激活和锻炼来源于疑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置相应的疑问,促进师生之间的对话,从而打开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思辨的积极性。

如对小学生而言,《祁黄羊》中“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这句话的理解难度较大,教师可以通过设置疑问,引导学生进行思辨分析。首先,教师问:“同学们,假设你们是祁黄羊,担任着向国家推举人才的责任,你的一个仇人很有才能,你会举荐他吗?”学生基本都给出了否定答案。笔者继续问道:“文章中的祁黄羊在举荐人才时有没有推荐自己的仇人?”学生回答:“推荐过,祁黄羊最开始推荐的就是自己的仇人——解狐。”“难道祁黄羊在推荐他时就不会犹豫吗?”笔者紧接着追问,将学生的思辨推向了高潮,也使学生在思辨的過程中得到了问题的答案——祁黄羊是个非常公平公正的人,举荐时没有半点犹豫。这样一来,学生对文章思想的把握会更加到位。

二、适当追问增加深度,培养学生思辨能力

适当的追问能够增加学生思考的深度,锻炼和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小学生的思维往往停留在表面,思辨能力较低,所以笔者认为教师可以适当地设置一些追问环节,增加学生思维的深度,更好地把控整个教学课堂的步调。

如在教学《螳螂捕蝉》时,笔者便可以设置了一些追问环节,提问学生:“同学们,文章中的少年是如何劝说夫差放弃攻打楚国的?”学生很快给出了答案:“少年每天拿着弹弓在花园转悠,夫差发现他后,他就给夫差讲了螳螂捕蝉的故事。”笔者追问:“那少年是真的看到螳螂捕蝉的现象了吗?”学生回答:“我觉得少年没有真正看过,他只是假装自己是那个用弹弓打黄雀的人,目的在于让夫差从螳螂捕蝉的事例中明白做事应从长远来看。”笔者继续追问:“少年的目的和大臣们一样,但为什么少年的做法更加机智和高明?”学生回答:“因为少年并未直接劝说,而是通过间接的方式让夫差自己明白。”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笔者结合教材内容向学生提出了一个简单的问题,打开了学生思辨的闸门,再借助追问引发学生思考,锻炼了学生的思辨能力,提升了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三、重视文本留白教学,提高学生思辨质量

“留白”是中国绘画中最常用的一种手法,这种技巧同样适用于文学作品中。事实上,“留白”是作者给读者留下的想象空间,也是提升读者思辨能力的有效途径。

如在教学《刷子李》时,笔者可以结合文章中曹小生的三次心理活动留白,与学生进行了如下互动;让学生在思考过程中提升思辨质量。

教师问:“同学们,文章中有一个侧面描写非常传神,很好地从侧面展示出了刷子李高超的技艺,也让文章有了一波三折之感,你们能够找出来吗?”

学生在仔细阅读完文章之后,找到了曹小三观察刷子李身上白点的三次反应描写。

教师继续说道:“没错,可是作者没有直接写出曹小三的三次心理活动,而是采取留白的方式让读者自己想象。现在,我们一起来思考曹小三的这三次心理活动到底是怎么样的吧。首先是第一句,‘居然连一个芝麻大小的……也没发现。你们觉得曹小三的心理活动怎样?”

学生1说:“师傅的技艺果然高超啊。”

学生2说:“师傅的手艺真的有那么好吗?我就不信一点白点都没有。”

教师又问:“非常棒。再看第二句,‘竟然看见刷子李……黄豆大小。这时,曹小三又有什么样的心理活动?”

学生3说:“他心里非常紧张,担心坏了师傅的名声。”

学生4说:“他心想:‘师傅的技艺也并没有传说中那么高超嘛。”

教师追问:“很好。最后,在曹小三看到那个白点只是一个烧的洞之后,他的心理活动又有什么变化呢?”

学生5说:“他心想:我不该怀疑师傅的,师傅的技艺果然了得。”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结合文章作者故意设置的留白引发学生思考,有效锻炼了学生的思辨能力,提升了学生的思辨质量。

思辨是一种高级的思维活动,也是个体分析和解决问题必不可少的一项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实际教学内容,有效引导学生思考相关问题,使整个语文教学课堂焕发思辨的活力,进而锻炼和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为学生日后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作者单位:江西省靖安县香田乡吉洛小学)

猜你喜欢

夫差黄羊笔者
卧薪尝胆
老师,别走……
任性的自恋,隐忍的自强
西施的爱情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黄羊夺冠
沙漠向导
性能相差达32%
母黄羊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