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合文艺的倾向性、真实性、艺术性谈《活着》

2019-04-01王波

神州·下旬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倾向性真实性艺术性

摘要:倾向性的基础是文艺真实性,真实性也是艺术性的生命。谈倾向性与艺术性都离不开真实性。而《活着》显然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笔者认为文学从根本上讲就是对社会生活的反应。文学作品要做到真实地反映生活,必须在肯定客观现实生活的前提下,从生活出发,深入生活,正确理解和理解生活,只有真实地记录反应生活,才能确保文学的可信度。

关键词:倾向性;真实性;艺术性

一、《活着》的文学价值及真实性

《活着》是著名作家余华的一部代表作品,小说以主人公福贵自我叙述的方式讲述了福贵自己一生的故事,淋漓尽致地演绎了何谓苦难,何谓人生。这部小说所展现的人世沧桑并非当下人们所能切身体会,但却引起当代人的共鸣,因为它不只是简单地向读者呈现一种状态,更是把人带入其中,每个字都是读者亲自去谱写,读完整部小说读者很难迅速从作品中抽离出来,这种真实性即是它的精髓所在,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角度对《活着》作解读,从不一样的角度说明这部作品的价值。

学是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用语言塑造形象,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一种语言艺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观所说:文艺真实性既是倾向性的基础,也是艺术性的生命。离开了真实性,也就谈不上什么倾向性和艺术性[1]。而《活着》显然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笔者认为文学从根本上讲就是对社会生活的反应。文学作品要做到真实地反映生活,必须在肯定客观现实生活的前提下,从生活出发,深入生活,正确理解和理解生活,只有真实地记录反应生活,才能确保文学的可信度。这就是文学的真实性。

就其背景来说,《活着》虽是讲述小人物的一生,却有着一个宏大的时代背景,即20世纪30年代到80年代初,中国社会经历一系列变革,内战、三反五反、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2],把这些名词换种说法,即对于人民来说,是战争、动乱、疾病、灾难。《活着》就是将人物放在这种背景下,讲述福贵一生的经历,而福贵一家的经历,也正是那个时代中国许多家庭的真实写照。余华通过笔尖讲述了那段真实存在过的岁月,再现了“大跃进”、“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国的社会面貌和人民的生活状态。并且,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余华并没有用过多的辞藻去雕饰文本,而是以一种平实的手法真实地再现生活,他就是一个旁观者和一个记录者,没有加入自身的喜恶,没有过多渲染旁观者的情感。他所存有的同情和关怀,都通过细节去展现和刻画,这种不动声色的深情,才最是动人心弦催人泪下。他没有造成思想感情和它与艺术形象之间的分裂。他重视真实性,让文学作品的艺术性与倾向性没有脱离真实性,所以才具有长久的艺术魅力和永恒的艺术价值。

二、《活着》的倾向性、真实性、艺术性

所以,《活着》这部作品在故事设计上做到了对历史真实的还原,在写作语言上做到了真实叙述,将情感藏于字字句句,到故事的高潮让积蓄的情感喷薄而出,震撼人心,是创作真实性和作家主观创造性相统一的优秀作品。

除了文艺的真实性,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观还强调人物的形象性,马克思认为人物形象应该是色彩鲜明的,栩栩如生的,这样的文学作品才有艺术性。小说主人公福贵本是地主家少爷,好逸恶劳,不思进取,是一个典型的封建纨绔子弟的形象。后来在一场赌局中被骗光了家产,而这不过是命运给的一点点警示,真正的悲惨命运从这里才仅仅是个开始。在败光家产后,本准备发奋图强,却被抓了壮丁加入国民革命军。后被解放军俘虏,解放军让其返乡,生活好像有了新的希望,但三反五反、大跃进以及文革又将他拉入了泥淖之中,在这期间,儿子因给县长夫人输血而死,女儿因生孩子而死,老婆因苦痛命运而死,女婿因工地事故而死,孙子因吃豆子而死。在一连串的灾难中,福贵的形象跃然纸上,从纨绔到反转,从充满希望到痛不欲生,从绝望到面对生活,作者余华想要展现的灾难的主题淋漓地展现在主人公身上。同时,家人相继离开,但生活还是要继续,面对命运,福贵不得不坚强地活下去,这种“不得不”形象地反映了那一代人的苦痛和无奈,这是一代人的辛酸,但就他本身而言,他的遭遇是这个时代中的特例,所以,福贵的形象是典型环境和典型时代中的单个的个性。因此,《活着》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这便是马克思文艺理论中的艺术典型。

三、总结

可见,《活着》这部作品从叙述手法上做到了写实,从故事情节安排上做到了贴近现实,达到了文艺作品创作的“真实性”标准,第一:真实性是倾向性的存在依据和前提。真实性是一切文学作品的基本要求,只有具备较高真实性的文学作品,才能使读者信服,并且吸引读者进入文学作品里,积极主动的进行审美再创造活动。同时又在“真实性”的基础上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感,在艺术真实的基础上加工,即加上艺术虚构,就成了文学作品。而倾向性必须以真实性为基础,第二:真实性又必须要以倾向性为指导。理由是:典型的艺术真实,是积极的能动地的反应生活,而有很多作品表现表面的真实,并没有去发掘本质的内容,这就不能从真实出发,是对真实性的一大损害。真实性和倾向性是优秀文学作品的两大基本要求和创作文学作品时不可缺少的两大要素。只有真正的真实性、正确的倾向性、高度的艺术性三者统一起来,文学作品才能达到完美的表现。《活着》十分符合马克思文艺理论对文藝作品的要求,这是一部有着丰富历史背景的作品,其所具有的深刻性和艺术性不言而喻,这样一部作品不管在当代还是在未来,都将是文学艺术作品中一颗璀璨的夜明珠。

参考文献:

[1]周忠厚.邹贤敏.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发展史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郑阿平.中国式的生存哲学的阐释--解读《活着》[J].广东:唐都学刊,2007.23(4);122-125.

[3]潘天强.新编马克思主义文艺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第78页.

作者简介:王波(1994—),女,汉,四川轻化工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方向。

猜你喜欢

倾向性真实性艺术性
Van lier真实性原则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分析我国体育新闻报道中的倾向性文献综述
两篇调查性报道的有益启示
论汪曾祺小说的真实性和倾向性
文化适应视角下的中介语倾向性探讨
数学课堂提问七要
如何为我们的教学语言插上飞翔的翅膀
Understanding each other
雕塑真实性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