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区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精神卫生教育需求调查

2019-04-01陈红英林益强王援越徐海飞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2019年1期
关键词:精神障碍知晓率医务人员

陈红英,林益强,王援越,徐海飞



社区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精神卫生教育需求调查

陈红英,林益强,王援越,徐海飞

上海市黄浦区精神卫生中心,上海,200003。

了解社区老年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精神卫生健康教育现况,为开展社区老年精神卫生教育与卫生服务提供依据。以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400名在册、病情稳定的老年(≥60岁)精神障碍患者进行调查。根据研究目的自行编制调查问卷,问卷涉及精神疾病知识、药物治疗、抗精神病药的不良反应、居家康复、门诊随访、消极情况的应对、病情复发处理等方面的内容。由调查员面对面询问。社区老年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精神卫生相关知识总知晓率为50.25%。不同社会学特征对象的知晓率状况不同;女性的精神卫生相关知识的知晓率高于男性;患者的年龄越大知晓率越低;受教育程度越低其知晓率越低。不同性别和文化程度的老年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精神卫生知识的接受途径不同。患者期望接受精神卫生知识教育的前三位途径分别是医务人员、社区讲座和电影电视。在开展社区老年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健康教育时,需要根据不同的受众采用不同的健康教育方法和手段,才能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精神卫生相关知识和能力。

老年精神障碍;精神卫生;社区

精神卫生问题是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趋严重,社区老年精神障碍患者逐年增多。老年精神障碍多数为慢性精神疾病,给家庭和社区都带来了较大的负担。在社区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的社区照护和康复管理中,积极开展精神卫生教育是一项重要的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内容,为此,笔者于2016年10月—2017年4月在上海市黄浦区开展了社区老年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精神卫生健康教育的现况调查,为进一步开展社区老年精神卫生教育与卫生服务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在《上海市精神卫生信息管理系统》中的本区域在册老年(≥60岁)精神障碍患者中,以街道为单位,分层随机抽取5个街道为调查社区;再从每个街道中随机抽取80名病情稳定的精神障碍患者共400名作为本次问卷调查对象。调查对象如存在认知困难者由其直接照料家属协助调查。调查对象以精神分裂症患者为主(77.25%),与所在区域在册老年精神障碍患者中精神分裂症病种所占的比例73.46%相比,无显著性差异(χ=2.397,=0.122)。

1.2 研究方法

1.2.1 问卷编制

根据研究目的自行编制调查问卷。调查表除人口学特征和知识来源等一般情况外,内容涉及精神疾病基本知识、药物治疗、抗精神病药的不良反应、居家康复、门诊随访、消极情况的应对、病情复发处理等七个方面需要知晓的基本知识,参照健康知识的获取、理解、分析和运用等要素制作。正式调查前,对一个社区的调查对象做预调查,两周后做正式调查,调查表重测信度系数[1]为0.7628。

1.2.2 现场调查

现场问卷调查采用调查员面对面询问方式,调查员由经统一培训的项目组医务人员担任。按照事先随机抽取的调查对象名册,由社区居委干部逐个邀请调查对象到居委接受调查;不能行走的患者,在居委干部的陪同下由调查员上门进行调查。

1.3 统计学分析

知晓率=被调查者合计答对题数/被调查者应答题总数×100%。

采用Epi Data 3.1建立数据库,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作显著性检验。

2 结果

2.1 精神卫生相关知识知晓率

所调查的400名社区老年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精神卫生相关知识总知晓率为50.25%,不同社会学特征对象的知晓率状况。见表1、表2。

表1 上海某区400名社区老年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状况

表2 社区老年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精神疾病康复知晓情况

2.2 精神卫生知识的接受途径

不同性别和文化程度的老年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精神卫生知识的接受途径不同。见表3。

表3 老年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精神卫生知识的接受途径

注:*<0.05,**<0.01

2.3 社区老年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精神卫生知识的既往来源与期望途径

患者期望接受精神卫生知识教育的前三位途径分别是医务人员、社区讲座和电影电视。见表4。

表4 社区老年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精神卫生知识的既往来源与期望途径

3 讨论

3.1 目前,社区在册管理的老年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中所占比例最高的是精神分裂症,其临床症状多变且有明显的复发倾向。对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康复不仅是控制症状,还要让患者保持稳定和良好的精神状态,使患者有可能回归社会并提高生活质量[2]。因此,其治疗过程应是长期和完整的,需要有药物治疗、心理和社会康复相结合的综合措施才能达到上述目的。因此,对他们开展包括精神疾病基本知识、药物治疗、抗精神病药的不良反应、居家康复、社会技能训练、社会心理教育及消极情况的应对、病情复发处理等的精神卫生健康教育是一项重要的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本调查通过对400名社区老年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调查显示,其精神卫生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仅为50.25%。因此,加强社区老年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精神卫生健康教育是社区家庭卫生服务中刻不容缓的任务。

3.2 本调查显示,社区老年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等的社会学特征不同,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女性的精神卫生相关知识的知晓率高于男性。Seeman[3]认为性别差异与女性患者社会功能上的性别差异、疾病症状差异与转归差异有关。因女性患者情感平淡较轻,阴性症状更少,认知功能相对较好,使女性患者更容易接受相关精神卫生知识;雌激素的神经保护效应可以部分解释以上性别的差异;另外与大脑结构的性别差异及基因-环境交互有关。严重精神障碍特别是精神分裂症患者随着病程的迁延,认知能力衰退和社会功能退缩,均影响患者对精神卫生相关知识的接受和维持,使患者年龄越大知晓率越低。本调查经两两比较,60~64岁和65~69岁年龄组患者的知晓率均高于70岁及以上年龄组;除了个别内容外,受教育程度影响着患者的知晓率,两两比较,“高中及以上”文化组的患者和“初中组”患者知晓率高于“小学及以下组”患者。受教育程度能提高人们获得和理解有利健康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健康服务的合理使用、形成更健康的生活方式等影响健康[4]。

3.3 社区老年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接受精神卫生知识的既往来源的前三位分别是医务人员、亲戚朋友和电影电视,他们期望接受精神卫生知识教育的途径前三位分别是医务人员、社区讲座和电影电视。希望从“医务人员”“社区讲座”途径获得知识的比重明显增加。由于精神卫生知识专业性较强,不同于其他一般的健康知识,通过大众传媒等途径获得有效知识非常有限,因此,培训讲座和医务人员的人际传播方式受到社区老年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青睐,成为主要的期望途径之一。除了与他们的受教育程度和对医务人员的信任有关,还与培训讲座、医务人员面对面教育的方式与性质有关。人际传播是人与人之间信息、感情、思想交流的过程,交流双方或多方都在不断地传递和交换着知识、意见、情感、愿望、观念等信息。由于反馈及时,交流充分,交流的双方可以即时地了解双方对信息的接受程度和传播效果,有益于提高传播的针对性,把精神卫生健康知识有效地传递给受众,使心理健康知识更有利于受众认同[5]。

精神卫生健康教育是提高患者健康素养的重要手段。在开展社区老年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健康教育时,需要根据不同的受众采用不同的健康教育方法和手段,才能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精神卫生相关知识和能力,促进患者社区康复。

[1] 彭迎春, 常文虎, 沈艳红. 如何测量问卷的信度[J].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04, 20(6):383-384.

[2] 林益强. 关于卫生改革中区域精神卫生发展的若干思[J]. 中国卫生资源, 2010, 13(2):58-59.

[3] Seeman M V. Clinical implications of gender differences in Schizophrenia[J/OL]. (2018-11-30). [2018-12-15]. Psychiatric Times. https://www.psychiatrictimes.com/ special-reports/clinical-implications-gender-differences-schizophrenia.

[4] 傅华, 李枫. 现代健康促进理论与实践[M].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34-35.

[5] 赵敏, 杨凤池. 中国社区心理疾病防治——心理健康促进理论与实践[M]. 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3:70-71.

Investigation on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Needs of Senile Patients with Mental Disorders in Community

To understand the status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for elderly patients with severe mental disorders in community, and to provide evid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and health services for the elderly in community.A stratified random sampling method was used to select 400 registered elderly patients with stable mental disorders (≧60 years old). According to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a questionnaire was compiled. The questionnaire involved knowledge of mental disorders, drug treatment, adverse reactions of antipsychotics, home rehabilitation, outpatient follow-up, coping with negative situations, and treatment of relapse of illness. The questionnaire was questioned face to face by the investigators.The total awareness rate of mental health-related knowledge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severe mental disorders in community was 50.25%. The awareness rate of different social characteristics was different. The awareness rate of mental health-related knowledge of women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men. The older the patients were, the lower the awareness rate was; the lower the education level was, the lower the awareness rate was. Different gender and educational level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severe mental disorders had different ways of receiving mental health knowledge. The first three ways for patients to expect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were medical staff, community lectures, and movies and television.In carrying out health education for elderly patients with severe mental disorders in community, different health education methods and means should be adopted according to different audiences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mental health related knowledge and ability of patients.

Senile mental disorders; Mental health; Community

10.16117/j.cnki.31-1974/r.201901012

上海市黄浦区科技项目(HKW201623)。

陈红英(1973—),女,主治医师,主要从事精神医学与精神卫生工作。

林益强,qiangyil@163.com。

2018-12-19。

猜你喜欢

精神障碍知晓率医务人员
精益医疗管理在提高中医乳腺科住院医师专科诊疗方案知晓率中的应用
自拟醒脑汤联合体外反搏治疗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效果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病因及临床特征分析
如何提高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措施执行率
医务人员如何预防针刺伤
社区老年人群早期胃癌防治相关知识知晓率的调查
个性化护理对结核患者肺结核知识知晓率的影响
抗疫中殉职的医务人员
切实关爱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
社会工作介入精神障碍患者康复的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