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声乐演唱中歌唱状态的相对性分析

2019-03-27徐真

神州·上旬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声乐演唱

摘要:音乐的表现方式主要有两种,分别为器乐与声乐。其中前者是用乐器展现音乐,前者是用人声展现音乐。但不论是哪一种,声音的质量都决定着音乐的表现。本文将从歌唱呼吸、发声和共鸣器官两方面研究声乐演唱中歌唱状态的相对性。旨在为有关人员提供参考,不断提高演唱水平。

关键词:声乐演唱;歌唱状态;相对性

引言:

树立良好的声音形象,是学习歌唱的主要目的。站在物理声学角度来看,声音的质量受振动物体的质量与形状所影响。这对研究人员的合理发声来讲,是一个重要启发,二者对声音的产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人声是由气息冲击声带形成的,无气即无声,歌唱中所有技巧都要得到气息的帮助,学习歌唱必须要拥有较强的气息控制力。

一、歌唱呼吸中存在的相对性

通过研究发现,演唱人员在呼吸时常犯的错误主要有几种:一是吸气过小;二是吸气声音过大;三是吸气太浅;四是耸肩等。呼吸练习的关键在于让演唱人员学会怎样柔和平稳的吸气,同时保证腹部稳定扩张,吸气过程中均衡持久,进而渐渐正确控制气息。养成良好的呼吸习惯并非一蹴而就,可从吹灰、大笑、哭泣、闻花香等演唱人熟悉的动作中进一步加深对呼吸方法的理解[1]。

教师要协助其发现呼吸支点,让呼气更加平稳、可控、均衡和高效。此支點通常建设在中腰上腹部,可事先让演唱人员两手叉腰确定中腰的位置,然后将手放在相邻的肚脐上方位置找到支点位置。建设呼吸支点,是一个长久且系统的锻炼过程,渐渐让其呼吸变得有认识,可掌控。呼吸的基础锻炼包括快吸快呼、慢吸慢呼以及快吸慢呼。其中第一种可通过让演唱人员模仿狗喘气来完成,一般情况下其在训练过程中气较浅,要教会演唱人员利用腹部肌肉共同参加呼吸运动,按部就班的帮助其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不可操之过急。第二种可通过吹唇或者发丝等方式展开训练,在呼气吸气时要注意动作不可过猛,避免演唱人员因为吸气不够柔和、呼气无法保持充裕时间,导致身体僵硬。第三种需要其快速吸气,呼气时尽量均衡、缓和,可利用吹蜡烛的动作完成,要避免演唱人员因为迅速吸气导致身体过于紧张。

二、歌唱状态中存在的相对性

所谓歌唱状态,就是唱歌过程中不同腔体的状态。人体存在各种各样的器官,比如发声器官、咬字吐字器官、呼吸器官、共鸣器官等。在歌唱时,其各自状态的产生是存在相对性的。

(一)关于发声器官

此器官由声带和喉头组成,不但是一个发声振动器官,还是一个共鸣器官,声带在气息影响下出现的振动声波称为基音,所通过的首个共鸣腔体即喉腔,因此歌唱发声过程中喉腔的形状对声音的产生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喉腔上方是口咽腔,软腭小舌的后方是鼻咽腔,喉咽腔、鼻咽腔和口咽腔共同组成咽腔,还可叫做咽共鸣管道,基音会先在咽腔共振作用下出现较大的声音,咽腔前方是喉头与舌根,上方是小舌与软腭,后方是后咽壁,因此咽腔共鸣管道形态的维持直接决定了小舌、喉头、舌根等的状态,这样才能出现较好的声音效果。歌唱中因为咬字的旋律与变化跳跃较大,对软腭和小舌的状态保持都会产生一些影响。如何掌控其状态,可采用以下方法:维持吸气状态,控制好吸气肌肉群。人在深呼吸的过程中,舌头是平整的、喉头是朝下的、小舌与软腭也都是自然竖起的,咽腔附近肌肉比较放松,此种状态保证了咽腔的自然相通,而且与鼻腔、口腔以及胸腔等都是连通的,若某部分紧张,将会引发共鸣与发声。因此,吸气状态与歌唱状态是协调统一的,唱歌时维持吸气状态实际上就是歌唱状态相对性的表现。

(二)关于咬字器官和共鸣器官

人的共鸣器官主要包括头腔、胸腔、口腔。因为共鸣腔体的位置与形状有所差别,因此出现的共鸣效果也各有不同。胸腔共鸣予人以一种醇厚丰满的感觉,口腔共鸣予人以一种甜美柔和的感觉,头腔共鸣则予人以一种明亮通透的感觉。只有使用混合共鸣的演唱方式,才能让声乐演唱更具彰显力。头腔、胸腔和鼻腔属于不可调腔体,口腔除外,其是不仅是共鸣腔体,更是一个咬字器官。歌唱是节奏与语言的融合,因此其的发声、共鸣以及呼吸一定要和语言完美融合起来,按照这两方面去协调共鸣与声音。通常来讲,闭合音位位置在前,因此共鸣与声音也靠前,但其余腔体共鸣不可不用,否则声音会变得又尖又细,十分刺耳。唱开口音位置在后,若只有后方的声音,在字母音转化时有较大难度,出现吐字不清状况。唱高音时若只使用头腔共鸣,会让声音越来越低沉,十分压抑。因此,声音共鸣的出现有着一定的相对性,腔体互通声音是可实现反射的,因此唱低音时必须要加强上部共鸣,唱子音时也要重视和母音融合的状态,唱母音时更要注意面罩共鸣的融合,这即是歌唱状态中表现出的相对性。在咬字过程中,气息要提供一定的帮助。常言道:咬上劲用上气。这样一来吐字才会更加清楚,声音才会更加具有穿透力。气息帮助、发声以及咬字在唱歌过程中是互为一体的,但是在产生的过程中使用的力量是相对的,要认真感受,灵活把握。

(三)关于音准

演唱人员听觉没有问题,可以精准的判断出音的高低与时值的长短,但噪声和听觉之间的不和谐,致使唱出来的音高和听见的标准音不相符。对于此状况,可通过锻炼音程、单音,让其渐渐树立正确的音高概念,改善呼吸方法不合理、吸气或者呼气中气流经常变动引发的音高飘逸等问题。演唱人员虽然知道唱歌时有些地方音不准,但就是控制不好,若用力过猛会导致音过高,用力不足将会导致音过低,换气走音等等。对此种状况,可通过锻炼呼吸的稳定性来改善,依据各种嘴型挑选合适的象声词,比如啊、吗等等[2]。

结论:

综上所述,演唱人员要想有效提高歌唱水平,必须要先清楚声乐演唱中歌唱状态的相对性。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完善。可从歌唱呼吸、发声器官、咬字器官和共鸣器官以及音准等方面入手,逐渐实现自我提升。

参考文献:

[1]宋永强,宁洪梅.歌唱中“积极”与“放松”相对性关系[J].北方音乐,2018,38(09):58.

[2]宋永强,宁洪梅.声乐演唱中歌唱状态的相对性研究[J].北方音乐,2018,38(08):68.

作者简介:徐真(1983.11),女,山东滨州,汉,研究生,讲师,音乐学。

猜你喜欢

声乐演唱
谈歌唱的形象思维
浅谈钢琴艺术指导在声乐演唱中的合作与艺术指导性
关于声乐演唱中弱音技巧训练与运用的有效思考
浅论声乐演唱中的审美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