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林海音作品《英子的乡恋》看女性视角中的两岸文化特色差异

2019-03-27张园

神州·上旬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林海音台北北京

张园

摘要:林海音的文学作品能够充分反映出两岸文化特色与差异,由于她本人出生于日本大阪,三岁即随父母返回台湾,五岁迁居北京,在北京居住二十五年之后,又回到台湾,开始文学创作。生活在海峡两岸、南北方颇具代表性的两座城市多年,使得她的文学作品中,渗透进了她对北京和台湾的记忆,文字里对两岸文化有着非常深刻而具体的描绘,这些生动的创作源泉来源于她独特的生活经历。本文选择林海音的文学作品《英子的乡恋》,这部她个人生活在两岸的经历缩影进行赏析,特别通过女性视角,来探究两岸特色文化差异,为相关研究学者提供参考资料。

Abstract: Lin Haiyin's literary works can fully reflect th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sides.Because she was born in Osaka,Japan,she returned to Taiwan at the age of three and moved to Beijing at the age of five.After living in Beijing for twenty-five years,she returned to Taiwan to start literary creation.Her ancestral home is Jiaoling,Guangdong Province,and a Miaoli native of Taiwan.Her own life has been living in two representative cities on both sides of the Taiwan Strait,north and south for many years,which makes her literary works penetrate into her memories of Beijing and Taiwan.The words have a very profound and concrete description of cross-strait culture.These vivid descriptions The source of creation comes from her unique life experience.This paper makes an appreciation of Lin Haiyin's literary work The Homesickness of Yingzi,a microcosm of her personal life experience on both sides of the Strait,especial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women,to explore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sides of the Strait,and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relevant researchers.

關键词:林海音;北京;台北;海峡两岸文化

Key word:Lin Hai Yin;Beijing;Taipei;cross-strait culture.

前言

一位作家的生活经历毫无疑问地会对其作品产生深远而深刻的影响,包括其文学作品的风格和内容。林海音也不例外,她的生活经历在众多作家中颇具代表性,所以非常值得对其作品中描述的两岸文化进行探究。由于分别久居大陆与台湾的人生经历使得她对两岸民间特色文化非常熟悉,且印象深刻。作为一名女性作家,在作品中所描述的两岸特色文化,涉及到了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细节,尤其在《英子的乡恋》中,她将北平与台北这两座城市给她印象深刻的特色文化分成两部分进行书写,每座城市都列举了各具代表性的标记,包括建筑、景色、小吃、民俗等方面,两岸的特色文化在这十八篇文章里展示地篇幅相当。

一、林海音的两岸渊源及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

(一)与大陆的渊源及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

林海音几乎整个儿的青少年时期都在中国北方的核心城市北京度过,先后就读于北京城南厂甸小学、北京新闻专科学校,毕业后任《世界日报》记者,并嫁给了北京本地人夏承楹。(1)嫁入夏家,使得林海音的北平生活更加地道、深刻,北京的地域文化对她日后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很多素材和血脉性的滋养。这种地域文化与她的个人生活经历结实地生长在一起,即便后来回到台湾生活,经历了文化身份的多重转换,但与古城北京的情结却始终跟随她,缠绕她,推动她,成就了她的一生。林海音形象地称北京为她的“乳娘”,把北京看做是她成长的摇篮,余生在台湾度过,夹在大陆与台湾、传统与现代的交集中,使得她的作品有说不尽的话题。(2)邱域埕在《<城南旧事>再解读》中认为,林海音的《城南旧事》不只是一部表达思乡情切的怀乡主题文学作品,她在完成故乡经验建构的同时,通过时间的线性发展将自我文化身份和人生体悟充分注入到北平南城,从而进一步关注和揭示北平城里的人以及人的生存。将自己的童年记忆,以及对于北平南城的多重情感,和自我的精神文化价值寄予其中,这就使得作者笔下重构的北平南城已经从地理空间的范畴上升到一种“原风景式”的空间呈现。(3)这部小说在1983年的时候被大陆拍成电影上映,拿了电影大奖,使得作品广为人知,引起海峡两岸的关注,其浓郁的北京风格很难让人想象到原著是出于一位台湾女作家之手。

由此可见林海音的北京生活经历对其写作的影响之深刻,像一个地道的老北京人一样娓娓道来。文字描述底层人民生活的时候,笔触平实而自然,生活细节刻画的生动而真实,这些与台湾完全不同的民间习俗,在林海音的描写里充满了北方特色与生活情调,人物形象丰满而具体,在她的记忆中是刻骨的难忘。

(二)与台湾的渊源及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

在1948年,林海音和家人回到阔别很久的台湾生活,一直到她生命的最后一刻,半个世纪的人生经历又留在了台湾,被称为“台湾文学祖母级人物”。在回到台湾之后,成为两岸文学的桥梁,她笔下的北京和台北,是无比真实生动的生活写照,对底层人民生活的细节刻画与心理动态捕捉,也因为她的生活经历而充满灵动气息。在台湾生活的半个世纪岁月里,林海音写有大量文学作品,十分具有创新精神,她引进域外优秀作品的介绍为读者打开了视野,《中国近代作家与作品》专栏弥补了台湾现代读者对近代大陆作家与作品的疏离,在整个文化生产场域中扮演著文化传播的角色。(4)林海音在台湾热衷于开展文学沙龙,充分发挥文学编辑、出版、交流的文化传播功能,引导台湾出版体制改革,培养和壮大了台湾作家群,促进了两岸文学交流,推动了台湾文学乃至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

可见林海音回到台湾之后,除了继续致力于她的文学创作之外,明显带着对两岸的感情去做文学沟通与发展的桥梁,并在台湾当地推动助力文学青年与爱好者参与到创作中来,把他们聚集在一起,壮大台湾作家群,并引进外来文学为己所学。这些行为大大推动了台湾本地文学的发展,与作家群体壮大,台湾很多作家都是在她的帮助和推举下走上文坛的。林海音充分利用到自己在北京生活多年的经历,写出了很多以京城为背景的小说,有些改变成影视作品,让北京为代表的北方为台湾人民所熟知,她将两岸文学纽带紧紧系在一起。

二、造成两岸文化差异的主要成因概述

(一)地域因素

两岸文化差异明显,首先体现在大陆与台湾之间的地域文化差异。张羽、金林在《两岸青年学生对中华地域文化集群认知的比较研究》中定义为:“中华地域文化是指中华特定区域内所形成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文化,带有明显的地域特质。”(5)刘登翰在《论海峡文化》中认为:“中国文化划分比较重视区域概念,台湾海峡文化区是以福建、粤东与台湾在共同的地缘、血缘、文缘、商缘、法缘基础上的共同文化区,主体是闽台文化。”(6)台湾和大陆间隔台湾海峡,在古代和近代交通不发达时期,跨越这道海峡并非易事,广大移民入台后便长期定居下来,返回故乡也相当不易,于是,基于思乡情结和生活习惯的延续,各地移民依然像在故土一样生活,并逐渐接纳台湾文化。目前的台湾的建筑风格极具闽南特色,并与福建、浙江民众一样供奉妈祖;饮食文化又吸取了广东粤文化精髓,汤品种类繁多,又很注重养生,等等。

综上可知,台湾作为中华文化的支流,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原因,造成了以闽台文化为主的台湾文化,较之大陆特定区域内的文化,更加具有多元性。

(二)历史因素

古代与近代,台湾曾经被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西方国家所侵占,并经历了长达半个世纪的日据时期,之后又与大陆分治近四十年,这段期间完全隔断往来,使得台湾文化受到日本和本岛原住民文化的影响远远多于大陆。文化由此形成明显差异。尤其是日据时期,受到日本文化影响很大,现今台湾本地年纪较大的老人仍然很多会讲日本语,台湾民众的部分生活习俗细节和日本人一致,比如将鞋子摆放在门外,遍地的连锁便利店等,同时融合中华传统文化、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再加上历史原因,使得台湾文化体现出兼容的一面。虽然被西方势力和日本文化不断冲击,台湾文化仍然保留了中华文化为主体,与大陆文化始终一脉相承,并弘扬至今,在民俗与宗教活动上体现明显,两岸文化大体模式始终保持一致。

(三)政治因素

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导致两岸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法律制度等方方面面都有所不同,经历的社会事件也各不相同,民众的观念、习惯差异明显,但主流文化仍然保持一致。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台湾经济飞速发展,远超大陆,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民众受日本和欧美发达国家影响较多,大陆由于特殊原因,经济发展较为滞后。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条件下,大陆民众的诸多方面也都滞后于台湾。但在千禧年后,大陆在改革开放政策的影响下,经济快速增长,逐渐赶超台湾,民众文化生活水平也大幅度提高,各种制度也日臻完善,日渐开明的观念使得民众也开始接纳与吸收欧美日韩的文化影响,在此期间,两岸文化差异缩小。但大陆使用简体字,台湾一直使用繁体字,虽然共同使用汉语,但很多词汇含义和表达方式有所不同,比如台湾人讲“早安”,大陆人则习惯说“早上好”;台湾人回答致谢用“不会”,大陆人则讲“不客气”、“不用谢”等等。这些细微的差异仍然是文化差异的一部分,是由政治因素导致,并长期形成,一时无法统一。但目前大陆与港澳台地区交流频繁,通过影视、书籍、网络等媒介互通有无,已经开始高度融合,逐渐缩小差异。邵康华在《海峡两岸文化价值观差异性研究》中认为:“海峡两岸受全球化影响和多元文化冲击程度的加深,伴随著文化传统、管理体制、教育体制和信息传播的发展,以及海峡两岸也都承袭着中华文化中的儒家思维,而儒家思维是从古至今的经典教育,这些都促使海峡两岸在文化价值观方面的差异性已经逐渐缩小。”(7)

综上所述,造成海峡两岸文化差异的因素主要由地域因素、历史因素、政治因素三个方面。虽然诸多因素导致两岸文化的诸多不同,但根在中华文化的主体却从未改变,并且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政治观念的不断进步,两岸正在不断增强交流合作,不断接纳彼此,了解差异,是为了更好的融合。

三、《英子的乡恋》中女性视角下的两岸文化差异描述探究

林海音作品《英子的鄉恋》共由十八篇短篇组成,其中描写北平与台北的部分各占了九篇,可见这两座城市在作者心中是同样的重要与难忘,使得她在日后为两岸文学交流做出巨大贡献也埋下了伏笔。即便两岸各种文化差异长期存在,作为一名女性作家,林海音颇具勇气,能够不顾冷战期间的敏感,将两岸文学彼此推广。

(一)特色地名

身为女性的作者,心思更加细腻,作品中的描写更加全面与繁杂。两岸的地名、建筑都各具特色,光是看名字,就能猜出来自何处。

北京:西单牌楼、绒线胡同、安儿胡同、回教馆子、天安门、华表、广和楼、虎坊桥、煤市街、文津街、黄化门、白云观、琉璃厂、厂甸、珠市口、椿树上二条、新帘子胡同、西交民巷、梁家园、南柳巷、永光寺街、南长街、紫禁城区。

台湾:竹南、头份、赤坎楼、中正路、港仔嘴、新竹、桃园。

虽然文中提及台湾的建筑及地名没有北京的多,但地域特色已经非常明显,北京地名多为皇城特色,由各朝代帝都时期遗留下来的地名。比如“胡同”、天安门、白云观、琉璃厂等,为明清时期就有的京味地名。张燕来在《北京的地名和地域文化》中认为:“地名是文化的镜像。北京是历史文化名城,它的地名与朝代更迭、帝王将相、移民等带来的满蒙回语都有关系。”

林海音在这部作品中提到的台湾地名也彰显了本地的地域文化特色。南方温热潮湿,有着北方不宜生长的竹子,由此相关地名如新竹、竹南等;由于台湾特殊历史因素得来的地名,比如因荷兰人所建而得名的赤坎楼,以及开辟田寮分地、或领袖名字用作地名,头份、中正路等。

(二)特色饮食

林海音在回忆北京的部分用大量笔墨描写了北方特色美食,比如:糖炒栗子、柿子、梨;还有京味十足的特色酱菜老字号:六必居;回教馆子里的羊肉包子;小食摊上的灌肠、油茶等热食;琉璃厂的芝麻酱烧饼夹烧羊肉,“再就着喝一瓶玉泉山的汽水”;北京街头的豆汁、涮羊肉、扒糕、杏仁茶、蛋皮、酸枣面儿、青杏儿蘸蜜、汽水球、烧饼麻花、羊肉床子、猪肉杠;蜀珍号的辣萝卜干、月盛斋的酱肉卤等。这些回忆中的美食代表了部分北方饮食文化,给当年的小女孩带来饱足的幸福感,每一样都如数家珍般记得清楚。北方冬季寒冷,人们喜好食用热食和温性的羊肉来暖身体,另外,由于冬季漫长,北方人偏好将蔬菜腌制成酱菜,延长保质期,方便储存,以便在寒冷的冬季代替新鲜蔬菜食用。可见,饮食文化受地域环境和社会环境影响相当大。北京作为五朝帝都,人口流动较大,聚集了56个民族,汇集了东北、西北、河北等多个地方特色的饮食,如西北特色涮羊肉、满族、蒙古族小吃等,都能在北京见到,十分全面又繁杂。

这篇小说里林海音笔下的台湾特色美食如度小月担仔面、笋干、爱玉冰、新竹的栟柑、白粉、拔仔、冬荷菜、冬瓜糖、蜜柑、蒸米糕、蒸粿等。由于地理位置因素,台湾盛产竹笋、柑橘这些北方不生长的作物,气候炎热潮湿,解暑降温的食品较多,人们夜间活跃时间比北方要长,北方天黑后街面上几乎无人,台湾天黑后夜生活刚开始,夜市活跃,小吃众多。台湾饮食汇聚了闽南、客家、日本等特色饮食风格,加上1949年后大陆多省移民大量涌入,又汇聚了北方面食等内地特色饮食,逐渐变得多样而综合,但因地理因素,仍然以闽南饮食文化为主,南方特色食材为主。

(三)其他特色文化

在林海音的北京回忆中,还提到了北方与京城特有的东西:猪胰子、瓯子油、瑞玉兴买绒线钩织帽子和毛线鞋、丹凤牌火柴、旧时妇女梳头用的刨花、榧子儿;穿竹布褂、黑裙子的北平女学生,“冬天穿长棉袍,外面罩一件蓝布大褂”。蓝布是淳朴的北方特色服饰,厚实保暖,北方冬天寒风凛冽,除了衣服布料特别之外,一些护肤用品也油分含量高,防止皮肤皴裂,头手脚都需要保暖,所有了这些南方没有的物件。

京味儿词语如:陈谷子、烂芝麻、蹭棱子、车轱辘话、晒老爷儿、挤老米等,光是对乞丐的称呼就有“卖冻儿”、“掸孙儿”、“擂转”这三种,茶房里“扔手巾把儿”的绝技,“打金钱眼”交好运的街头游戏等;老九霞鞋盒里的“小脚儿娘”,北方小姑娘用女红材料做的丝线缠粽子,室内游戏“挝子儿”,桌上玩的“铁蛋蚕豆”,被叫成“吊死鬼儿”的槐树虫,活吞“蛤蟆骨朵儿”(8)能清火的民间习俗,剪纸、逛厂甸儿;胡开文、贺连清、李玉田的湖笔徽墨,荣宝斋、清秘阁的字画纸张;六必居、天源、铁门的酱园,北平街头的“打糖锣儿的”等等。林海音认为自己说的是北京台语,北京口音与台湾口音一个很明显的区别就是有很多的儿话音,长期的北平生活林海音在回到台湾生活之后很多年都没有改过来,比如一直习惯把把火柴叫成“洋取灯儿”。北方天气寒冷,人们喜欢晒太阳,不同于南方人躲着炽热的太阳,于是有了“晒老爷儿”;北京人还把花匠叫“花把式儿”,也代表了独特的北方语言特点。

经过二十六年的北京生活之后再回到台北,她又详细讲述了金德美的铺子、高山族人的“牵手”(9)、台湾人一年四季都在“拜拜”;当地的鸡爪兰花、打某菜、遍地的榕树和竹子;台湾十几岁女孩子做的“冬生娘仔”、烧给土地爷的“福金”、以及为了看神的脸色而进行的掷筶等等。这些都是台湾较之北京特有的,而方言里更擅用“仔”起称谓,在福建、台湾、广东地区颇为多见。林海音在离开北平之后的冬天,常怀念台北没有的天然冰场,而台湾当地特有的则是溫泉。

四、结语

在《英子的乡恋》这部小说里,透过林海音独特的女性视角,带著作者在两地生活多年的记忆,看到了分别以北京、台北两座南北方代表城市的特色文化,比男性更加着眼于对生活细节的描述。不同于其他乡恋小说,一改沉重的色调,勾画出了一副加了暖色滤镜的怀乡图画,将北平和台北的记忆贯穿起来。即便因为地理、历史、政治三个主要因素影响而各有不同,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敬仰,比如尊孔、端午习俗都是相同的。本文梳理总结了作品中出现的诸多相关两岸文化差异的内容,分析出影响因素与主要差异,不足与偏颇之处,期待其他学者参考的同时,更加深入研究与探讨。

注释:

林海音:《城南旧事》(陕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序。

侯京京:《论林海音独特的北京想象与生命记忆》(大连:辽宁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7年)页3。

邱域埕:<城南旧事再解读>,《唐山师范学院学报》第1期(2017年1月),页39。

徐瑾:《台湾的半个文坛—林海音文学活动研究》(西安: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4年)页2。

张羽金林:<两岸青年学生对中华地域文化集群认知的比价研究>,《台湾研究集刊》第4期(2016年6月),页93。

刘登翰:<论海峡文化>,《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第4期(2007年4月),页5。

邵康华:《海峡两岸文化价值观差异性研究》:(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14年)页2。

老北平人对蝌蚪的一种叫法。

台湾高山族人对婚姻的另一种称谓。

参考文献:

中文书籍:

[1]林海音:《城南旧事》,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

[2]刘登翰:《中华文化与闽台社会》,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1。

学位论文:

[1]徐瑾:《台湾的半个文坛—林海音文学活动研究》(西安: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4年)页2。

[2]邵康华:《海峡两岸文化价值观差异性研究》:(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14年)页2。

[3]侯京京:《论林海音独特的北京想象与生命记忆》(大连:辽宁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7年)页3。

期刊类:

[1]刘登翰:<论海峡文化>,《福建论坛 人文社会科学版》第4期(2007年4月),页5。

[2]张羽 金林:<两岸青年学生对中华地域文化集群认知的比价研究>,《台湾研究集刊》第4期(2016年6月),页93。

[3]邱域埕:<城南旧事再解读>,《唐山师范学院学报》第1期(2017年1月),页39。

猜你喜欢

林海音台北北京
秋的气味
北京的河
那些回不去的城南旧事——读林海音《城南旧事》有感
拾味夜台北
台北Z House
冬季到台北来看雨
林海音与琦君
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