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激活信息技术课堂

2019-03-23江全国

考试周刊 2019年28期
关键词:动手能力初中信息技术

摘 要: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对学生动手能力加以培养,更利于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中。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注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十分必要,更能够满足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要求,促进学生综合发展。本文将详细阐述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动手能力

目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仅强调知识传授,不注重指导学生将知识运用于生活中,学生始终处于只会说不会做的学习状态,应用能力、实践能力、表达能力等无法得到很好发展。在这一背景下,初中信息技术老师要开始关注这一方面问题,着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一、 构建情境,强化动手

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兴趣、爱好角度出发,给学生构建良好的动手操作情境,调动学生在良好情境下产生浓厚的动手操作兴趣。但是,初中信息技术老师在动作操作情境具體创建过程中,应注意根据教学所需,切合实际创造有意义的情境,并明确动作操作目的,讲明动作操作方法,避免学生在动手操作情境下呈现出一窝蜂乱哄哄的现象,令学生在良好情境中养成一定动手能力。

例如,在《绘制、编辑动画场景》一课教学时,教师可结合本节课学习Flash基本操作,使用Flash软件绘制矢量图和制作简单的Flash动画教学所需,有目的地构建一个Flash制作生日贺卡课堂情境,以“情感”为主题,鼓励学生为自己最重要的人制作一张生日贺卡。在贺卡制作时,要求学生要配上漂亮的舞台背景,舞台中有一个蛋糕,蛋糕上插着蜡烛,不同颜色的气球缓缓从舞台中间升起,并把《祝你生日快乐》作为背景音乐。同时,在生日卡片具体制作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提出明确的制作要求,让学生依次完成绘制背景图元件、创建蛋糕渐现等动画、导入“祝你生日快乐.mp3”等任务,最后将自己的作品发布出来。在“制作生日贺卡”课堂情境下,学生们的动作操作情绪十分高涨,每一个人都能够积极参与到情境活动中。

二、 任务驱动,强化动手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还应注重利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锻炼学生动作操作能力。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下,学生们将慢慢产生动作操作的欲望,主动利用自己已掌握的信息技术知识解决学习中的问题。任务驱动教学法,作为教学方法的一种,主要是以任务完成结构检验学生学习过程,使学生在任务体验实践中学会主动建构探究、实践、运用等学习体系。这一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慢慢养成良好的动作操作习惯,不再处于相对被动的学习状态。

例如,在《编辑视频》知识点教学时,为了锻炼学生动作能力,让学生积极动手操作Windows Movie Maker界面和视频剪辑、合并等,教师可先为学生介绍视频、视频剪辑、视频数字化过程等概念,以课件形式为学生展示wmv格式、avi格式、mpg格式等视频文件格式,教会学生剪辑、合并、保存视频的操作思路。待学生掌握了一些理论知识之后,采取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给学生布置这样一个任务:自主探究“可爱的动物.avi”视频作品编辑操作,指导学生在任务驱动下自主导入老师所提供的“可爱的动物.avi”视频片段,按需求对视频顺序进行剪辑和排序,把视频片段扩展名保存为“可爱的动物剪辑.wmv”。然后,上台介绍自己视频作品的操作思路,包括捕获视频、编辑视频等等。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下,学生们的动作操作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三、 合作学习,强化动手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指导学生采取合作学习方式,也有利于发展学生动手能力。在合作学习模式下,学生们将充分感受到动作操作乐趣所在,进而积极参与到合作学习活动中,大大提高学习积极性。目前,在初中信息技术学习中,学生们的动手能力较少,很多学生都不爱动手。基于此,教师把握好合作学习教学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团队精神,令学生在团队精神感染下改善动手能力不佳的问题,慢慢养成良好的动手操作习惯。

例如,在《动画作品创作、赏析与评价》一课教学时,为锻炼学生学会操作Flash动画,教师可采取小组合作教学方式,先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四人,一起合作用Flash动画制作简单的班级宣传片。在合作学习模式下,一人负责收集素材,一人负责设计版面,一人负责调整,一人负责内容的具体落实。在这样一个合作学习的环境下,学生们将充分体会到合作学习乐趣所在,积极动手操作起来。用Flash动画制作班级宣传片是一个相对复杂的任务,一个人完成任务比较困难,以小组合作方式展开训练,既有利于锻炼动手能力,又有利于完成Flash动画的有效学习。

四、 布置作业,强化动手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还应注重与课外作业相结合,把课外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补充,利用好课外作业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在操作型作业完成过程中养成良好动手习惯,并巩固好课堂所学知识,取得高效率课堂学习效果。但是,教师在具体布置课外作业时应把握好课外作业时间,将其时间长度控制在20-30分钟以内,并充分考虑学生计算机掌握程度,以便于学生积极展开动作操作行为。

例如,在《编辑MTV》一课教学时,教师可先利用课堂教学时间教会学生利用GoldWave等软件处理音乐素材,使用20Kbps-64Kbps传输率导入声音素材。同时,向学生清楚介绍图片素材、动画制作、文本的使用与处理方法,告知学生MTV制作技巧。待学生掌握这些内容以后,给学生布置一个课外作业,要求学生自己为自己喜欢的MTV配乐,增强声音淡入淡出的效果,调整好音量和音频长度。在课外作业完成过程中,学生们都开始积极动手操作起来,运用自己已掌握的知识对喜欢的MTV进行修饰。

综上可知,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十分重要,是实现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是锻炼学生操作能力的有效方法,可取得事半功倍的学科教学效果。教师在实践教学活动组织中,应构建动手操作情境,设计一些动作操作任务,并通过合作学习和与课外作业相结合的方式,强化学生动作能力。

参考文献:

[1]赵翔鲲.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探讨[J].科技资讯,2013(34):193.

[2]徐春龙.培养初中生信息技术动手操作能力三策略[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16(3):5.

作者简介:

江全国,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龙山中学。

猜你喜欢

动手能力初中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动手能力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培养
“折纸”中蕴含的数学思维与动手能力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