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探索

2019-03-21

成才 2019年7期
关键词:价值观核心中职

教育部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修订)》指出,中职学校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按照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据此,在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三贴近”及“知行统一”原则的前提下,中职学校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时,应加强宣传教育、示范引领、实践养成,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职师生的学习生活和精神世界,从而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一、宣传教育,促进情感认同

1.从学习入手,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校文化思潮。学校党委(支部)、团委要深入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和实际问题,深刻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班主任、德育课教师可组成讲师团,以讲座、论坛、研讨会、报告会的形式组织广大师生定时进行学习、研讨、交流。

2.以校园媒体为主渠道,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旋律。校报校刊、校电台电视台、校园网络平台要拿出重要版面重要时段推出专栏专题,宣传时事形势,宣传祖国成就,宣传办学成果,宣传身边典型,宣传好人好事,以热点引导、言论评论、访谈节目、专题节目等形式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生动活泼的宣传报道中引导师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打造校园环境,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喜闻乐见。目前,大部分中职学校都非常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将企业文化元素引入学校文化,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诠释。学校要构建具有时代特征的校园环境,让一草一木、一墙一角成为宣传和渗透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资源。如:在校园橱窗里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内容,在文化长廊里悬挂学生创作的相关宣传海报,在教学楼走廊张贴热爱祖国、拼搏奋斗的警句,在实训室墙壁悬挂围绕“敬业”“诚信”等主题的名言或结合专业实际创作的宣传画,在楼梯间、食堂着力宣传与“文明”“和谐”“友善”相关的格言。这样将“无形”的人生准则化为“有形”的激励鞭策,让学生耳濡目染、抬眼可见,就一定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师生的生活、大脑,逐渐内化为精神的力量。

二、“德育学科”和“学科德育”合力,提高理性认识

“德育课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是学校德育的主渠道。”中职学校有四门必修课程,德育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将书本知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进行有机融合,加强自身和学生的理论认知,这样,价值观的教育才会更有说服力和可信度。如:《哲学与人生》中教学“人的全面发展与个性自由”这个内容时,对个性自由的解释是:指个人的能力和潜能按照个人的意愿得到自由而充分的发挥和发展;同时,也诠释了个性自由与社会约束的关系,即充分利用现有的社会条件,推动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结合这个知识点,教师可联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自由”进行讲解:“自由”是社会活力之源,也是社会主义的价值理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区别于其他社会形态的本质属性;我们倡导的自由,不只是追求物质生活的改善,更重要的是保证人民充分享有发展自我、实现自我的机会,使每个人都能人生出彩、梦想成真。

专业学科课程教学不仅仅是传授专业技能,同样要发挥育人功能。因此,中职学校要深入挖掘课程资源,梳理专业课程所蕴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教育功能,找到恰当的结合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塑造嵌入专业课程教学之中,适时渗透。如:会计专业可侧重对学生进行“法治”的教育,电子商务注意“诚信”的教育,轨道交通专业可开展“友善”的教育。

三、“班级活动”与“校园仪式”交互,强化思想认同

班会、晨会是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主阵地,可针对班级特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活动中。如:以“诚信”“友善”的建设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开展“致敬我的榜样”“尊师孝亲,友善待人”“辨美丑,知荣辱”等主题班会活动,在班级形成修身律己、崇德向善、礼让宽容的道德风尚;可利用晨会“时事直通车”“历史上的今天”等活动开展“爱国”系列教育,特别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共党史与国情教育等。

生活需要仪式感,校园仪式能增加价值观教育的感染力和感召力。开学及毕业典礼、升旗仪式、成人仪式、入党入团仪式等仪式都会给学生留下难忘的记忆,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中职学校要善于通过各种仪式活动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让学生感悟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和追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

四、“实训实习”与“社会实践”相融,促进实践养成

价值观是一个人在知识不断积累和经历不断丰富的情况下逐渐形成并确立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的重要性告诉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高高在上停留在口头上、文章中的口号,而是要形成持久稳定而实实在在的行为习惯。

实训实习是培养中职学生敬业精神和良好职业道德的实践平台。中职学校要引导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注意潜心学习、钻研要领、反复练习、勤于整理、克服苦累和单调,从而体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敬业”的内涵:一种做人的准则,一种生活的态度,一种岗位的责任,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

社会实践活动对于促进中职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锻炼毅力有着重要意义,对全方位立体地涵养中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可利用社会实践活动基地或社区平台,组织学生参加与专业相关的生产劳动和爱心公益活动、益德益智的创新创造活动、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和勤工俭学活动等,在活动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文化一脉相承,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树立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根”和“魂”,中职学校应牢固树立立德树人思想,抓住育人根本,不断探索新途径、新方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中职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转化为中职学生的群体意识和自觉行动。

猜你喜欢

价值观核心中职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中职高考与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