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珍视儿童生活体验 回归品德教育原点
——以《诚信是金》为例

2019-03-21

成才 2019年7期
关键词:诚信教材儿童

“言而有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是当代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孩子们对自己的承诺不负责任的现象,听到孩子们随便许下的诺言却不兑现。那如何让孩子正确认识并践行“言而有信”呢?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在执教鄂教版四上第三课《诚信是金》一课中,立足课堂,聚焦学生真实生活,珍视儿童生活体验,回归生活情境教学所做的一些探索和思考。

一、从“教”教材到“活用”教材,珍视儿童现实生活真体验

在教材的使用上,我想好多老师肯定会跟我有过一样的顾虑:教材都是经过专家们集体智慧的结晶,字字句句都是经典啊,能“不用”吗?其实,教材是拿来用的,怎么用也是我们应该研究的课题,绝不能照本宣科“教教材”,更不能被教材束缚。不论从哪个角度出发,教育的原点都应该是儿童本身,只有珍视儿童现实生活的真体验,才能知晓孩子的真需求,了解孩子的真困惑,才能和孩子一起有效的探究生活。因此,在上课之前,在解读教材的同时,千万不要忽略了到学生那里去备课,了解学生现实、已有的生活体验,以及曾经遇到的困惑,然后再循着学生的思维方式和生活经验,参与体验活动,感悟解决困惑的途径,探究获取智慧生活的方法,从而指导和服务于我们的生活。

《诚信是金》这一课,在教材上有9个页面,内容十分饱和,涉及到了诚实的故事、言而有信、亮出我们的诚信卡。怎么让学生感受看得见摸得着的“言而有信”?我想怎么用教材是关键!不妨听听学生的看法。通过调查学生的学情,结合我校的校情,我发现,学校开展了德育主题活动“建美丽实小,做诚信实小人”,每个班的“诚信平台”都有典型的诚信故事,每个班每个月都会推荐“诚信小明星”。给孩子们讲“诚信”,其实不需要给孩子灌输什么是“商业信誉、政府承诺、岗位承诺”,只需要回头看看我们班的黑板报上那个醒目的“诚信平台”,寻找一下我们班的“诚信小明星”,回顾一下我们经历感受过的身边的“诚信生活故事”,就可以让学生近距离发现诚信的人、感受诚信言行、体验诚信带给我们的快乐!

二、从“教学生”到“学生教”,相信儿童生活教育的真魅力

在教学设计的环节,我们常常会用经典的材料教育学生,却忽略了学生生活的自我教育力。在做《诚信是金》的教学设计时,我脑海中马上就想到了《感动中国》的“信义兄弟”——这是多么典型、多么感人肺腑的故事啊!可是实际操作起来才发现,孩子们读不懂大人的世界,他们的年龄和阅历还无法理解“今生不欠来生债的”信义之举。有时候,我们太爱用大人的眼光替代孩子们去看世界。孩子喜欢的是儿童世界:玩游戏、看动画片、听故事……此路不通,不妨再回到教育的原点,从孩子们的需要出发。教师从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的经典游戏入手,然后,师生同看视频故事,让孩子们竞猜《曾子杀猪》的结果是如何的(他们真的为了一句诺言杀掉了一头猪吗)。以曾子的故事展开一场猜想会、表演会,甚至辩论会。孩子们设身处地地去当曾子、曾子的妻子、曾子的孩子,学会换位思考!通过体验、探索等自主合作探究,抽丝剥茧中让孩子们自我教育,感悟到:诚信即诚实守信,说到做到,言而有信的人会受到别人的尊重。

事实证明,最好的教育不是我们给予孩子的,而是孩子的自我教育。这种教育的素材源于他们的生活,教育的手段就是他们的生活,教育的效果可见于他们的生活,才是有效的教育。

三、真生活,真体验,真收获——回归儿童生活的真情境

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学校教育要为学生的未来生活做准备,更要重视、关注怎样去改善、促进儿童正在进行的生活。我们的课程内容根据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有弹性地吸纳鲜活的社会生活实践,教学空间从课内向课外延伸。教师要善于挖掘与课程教学相关的班队活动、学校德育活动、社区活动、社会重大事件,从中捕捉、挖掘鲜活的素材,调动学生在课外学习和活动中获得的经验和知识,将课内学习延伸至校外,接地气、有滋味,方能回味无穷。

在《诚信是金》一课中辨析行为的环节,我最初的设计是用书上的插图和案例,不论是录音还是视频表演,都觉得和学生有距离。其实,这就是“演”,失去了教育的意义。回到原点,回归儿童的生活,我重新发调查表,让学生写一写自己的生活中遇到了言而有信或者失信于人的故事。在这些故事中,我们发现了很多好的素材,都是源于学生生活的。比如:有为了信守“给生病的同学送作业”的诺言,从常青花园到菱角湖奔波一周的孩子;有因为“守信”牢固了同学情,从而与同学“情同姐妹”的典型故事,我们又选取了几个出现了疑惑的的故事,放入“智慧宝盒”,用“智慧生活我能行”的版块来解决这些问题。有一个孩子抽到了这样一个案例:

我有一个非常好的朋友,我们从小一块长大,一块玩耍,关系情同手足。有一天,英语老师悄悄告诉我星期五要春游,要我准备几个英语游戏,叫我不要告诉别人。我嘴上答应了,但还是忍不住偷偷告诉了我的朋友,朋友很兴奋,感谢我告诉她,并发誓要保守秘密。第二天,全班竟然都知道了要春游,我连忙质问她,她说:“对不起啊,我实在是瞒不住嘛,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原谅我吧!”我心里顿时惊翻山倒海地难受,我说:“这是小事吗?这样我就等于失信于老师啦!”说完,我就泪如泉涌,我最好的朋友失信于我,我真的很伤心啊!

同学们现场你一言我一语,讨论起来……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主动发现学生的生活的真情境,合理利用它,使其成为我们课堂体验的生动素材。真正让我们的课堂源于生活、服务生活!

专家点评(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 王一凡):

孟子曾言:“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武汉市常青实验小学詹蓓老师在主题班会中基于儿童的成长需要,回归儿童的生活情境,在知、情、意、行的过程中让学生体悟“诚信”,无疑是对诚信儿童化地诠释与演绎。在其班会及教案反思中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三真”:其一,珍视学生的真体验。关照儿童的“诚信”实际需要,在“活用”教材中让儿童获得真体验。其二,彰显学生主体的真魅力。通过唤醒、激发、启示等方式把课堂的话语权教给学生,进而励生自育。其三,回归生活的真情境。贴近儿童生活与实际,让儿童在真实而有意义的生活情境中习得与体认。“诚信”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詹蓓老师《回归品德教育的原点,真真切切地诚信生活》的主题班会无疑给我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例。

猜你喜欢

诚信教材儿童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美好生活离不开诚信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那一次,我把诚信丢了
Application of the Good Faith Principle to the SCS Arbitration Initiated by the Philippines Against China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