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应因材施教职业教育更应因材施教

2019-03-20朱春嫄

西部论丛 2019年10期
关键词:兴趣培养因材施教

朱春嫄

摘 要:职业教育由于学生基础不同,学习态度不一,,学习能力差异较大等因素影响,若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则不可能使每个人都能做到学有所得,学以致用,更不可能让每个学生都有充分的耐心,热心以及恒心来对待学习,故应根据学生的个人基础和学习目标以及个人兴趣爱好来实行切实规划的教育,实行细致化兴趣化教育,使每个人的潜能都可以被激发,最终能够在社会中尽可能多的发挥自己的特长,施展自己的才能。

关键词:基础差别 兴趣培养 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的重要性

因材施教可以充分发挥出每个学生的特长,最大限度开发他们的潜能,使其得到更好的成长,从而收到最好的教育成果。这是每个被教育者最想得到的效果,当然也是每个教学人员追求的目标,但在我国现有教育方法和教育体制下,在一些教学中很难全面展开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

首先,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有着统一的教学大纲,有着标准的考核和选拔方式,从而决定了每个人都要完成相同的学习任务。受这些条件的制约,因材施教仅限于教学方法。而在高等教育中,学生的思维视野逐步开阔,学生可以并能够根据自己的特点自主采用适当的学习方式确定学习内容的侧重点,在此过程中,老师主要起引导作用,所以在大班教学中也很少有老师会顾及到每个学生,从而很少考虑因材施教的问题。当然,由于入学选拔的标准较高,学生普遍有比较扎实的基础,大部分人按部就班也能学到相关的专业知识。职业教育与前两者不同,受传统习惯的影响,大部分人在报考志愿中会优先选择高等教育,其次才是职业教育,造成职业学校生源基础和学习能力差别很大。其中有基础较好,想通过学习职业技能来提升自己综合素质的,这部分当然是九牛一毛,大部分是在高中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一定的学习能力但基础不是很扎实,想通过学习掌握一技之长方便日后就业的。还有少数是达不到就业年龄,家长怕在社会上沾染不良习惯而送到学校接受约束的。以此显而易见,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目的差别较大,如果采用统一的标准要求,可能会使相当一部分人感觉学无所成,逐渐丧失学习兴趣,达不到教育教学的目的。本着为学生为社会负责的原则,因材施教的必要性凸显出来。随着集约化生产的发展,分工越来越明细,职业教育对应的岗位种类也越来越多,给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提供了对应的机会,可以把不同岗位的技能要求整合到教学过程中,通过合理的组织,使之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要求,达到不放弃每个人的目的。为因材施教的实施提供可能性。

目前由于教学方法和教学目的的限制,大部分职业教育都采用放松式教学,要实现因材施教就要有合理的教学组织方法,教学的组织过程大体可以分成两步:1.教学了解,教学了解就是摸底,而摸底的目的不是为了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而是了解每个学生的基础和学习能力,以便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量材施教,在课程开始前可以通过班主任和班委了解整个班级大体的学习情况,对认知特点不同的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在教学实施时尽快地熟悉两类学生,一是直观动手方面接受能力强的,二是理论分析方面能力突出的,以便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在开始几次课中可以有针对性的布置一些小练习,进一步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习惯,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正确的引导他们走上正轨。2.教学过程,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分组教学来实现优势互补。这样可以让让每个人都参与到教学中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任务分析设计由老师先讲解设计步骤和设计方法,组员共同讨论设计过程,每组推出一个人执笔总结,将实施过程细化成多个步骤,落实到纸面上。简单任务要求组员轮流操作实施,学习习惯较好的学生,可以在原有任务上适当提高难度及复杂程度,任务要求写明分工,这样对基础好的学生,能给他们发挥的余地。大多数学生有学习意愿,但又难克服惰性,可以通过阶段性任务强制引导他们学习,用书面报告和随堂提问督促他们尽力。在教学中最让教师头疼的是个别基础薄弱,同时又没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学生,他们不知道该干些什么,开始的时候会坐在那里,既不参与讨论,也不动手操作。对于这部分学生,可以降低难度,单独指导,建立他们的自信心,培养他们的参与协作精神。这部分学生多数是在学习中受关注较少,学习自信心不强,因而下意识的采用一些较为出格的方法以引起老师的注意,只要引导方法得当,很大一部分还是可以重新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不可回避的是在职业教育中,还存在着极少数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也得到家长认可的学生,这部分学生一般都有一份不错的预备职业,但年龄还小,家长把他们放到学校以免染上不良习气,所以他们的心思不在专业课的学习上,对于这样的学生也不应该放弃,教师在教学中不要对他们存在偏见,可以让他们当助手,负责分发器材或随堂收集各小组存在的问题,记录各小组成绩,维护他们的尊严,培养他们的责任感,这也是教育的收获,最后也能达到家长的期望。

第一,因材施教不是自我放逐,而是自我发展,是最有价值的智力发展,所以因材施教的“教”还有另一种解释,那就是引导,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自主挖掘自己的潜能,引导学生根据对自己的基本认识,依据兴趣和爱好,以自主积极式和兴趣发散式学习方式为主,来制定自己的切实规划的学习计划,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监督和适当的调节学习过程,并对学习结果做出适当的表扬或批评。

第二,因材施教的“材”并不是指学生的基本知识,才华,分数等,而是指学生天赋,资质,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而在现實中却将“材”的意思误解了,因此出现了火箭班和普通班,重点班和低级班,虽然被冠以因材施教的称号,但是事实却说分数的应试教育,根本没有照顾到学生真正的内在需求,因此使得一些在个别地方有才能的同学慢慢的被埋没,最后泯然众人矣,没有了个性,没有了特点,没有了不同,更是没有了创新的思想,天赋的埋没,才能的少缺,思想的麻木,有的只是对作业的应付,对试题的厌恶,对分数的追逐,根本不是真正的因材施教。

结 语

总之,因材施教原则下的老师肩负的任务比应试教育原则下老师肩负的任务更重,他们不再是把学生按照自己心目中最完美的形象去剪裁,而是要把学习的权利,空间全部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学会对自己负责,学会对自己规划,学会去掌握自己的人生。

参考文献

《论因材施教的实施战略》《当代大学生心理分析》

猜你喜欢

兴趣培养因材施教
基于“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初中数学隐性分层教学研究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浅谈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
高中生物学习兴趣培养方法探讨
灵动指尖的艺术
扩展阅读在小学高段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卷首语
因材施教的实施策略
因材施教并非只是扬长避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