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分泌性中耳炎运用双孔鼓膜穿刺鼓室注药法治疗的临床研究

2019-03-20丁嘉汇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5期
关键词:中耳鼓膜中耳炎

丁嘉汇

【摘要】 目的 研究在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中使用双孔鼓膜穿刺鼓室注药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100例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孔鼓膜穿刺抽液的治疗方式, 观察组患者采用双孔鼓膜穿刺鼓室注药的治疗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中痊愈18例(36%), 好转15例(30%), 无效17例(34%), 治疗总有效率为66%(33/50);观察组患者中痊愈24例(48%), 好转22例(44%), 无效4例(8%), 治疗总有效率为92%(46/50);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2%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6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后, 两组患者均未有鼓膜穿孔、化脓性中耳炎和听力下降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使用双孔鼓膜穿刺鼓室注药法对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患者进行治疗的安全性较高, 临床疗效较好。

【关键词】 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双孔鼓膜穿刺鼓室注药法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05.051

分泌性中耳炎是耳鼻喉科中的常见病。分泌性中耳炎的主要症状为听力下降、耳痛、耳内闭塞感及悶胀感等。分泌性中耳炎的最佳治疗时间为急性时期, 如果未能得到及时的治疗或是治疗不得当就易发展为治疗相对较困难的慢性分泌性中耳炎[1-3]。为了分析在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中使用双孔鼓膜穿刺鼓室注药法的临床效果, 作者选取本院100例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进行分组研究,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6月本院收治的100例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 患者均为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50例。对照组患者年龄19~60岁, 平均年龄(42.5±8.6)岁, 男20例, 女30例, 平均病程(10.5±5.6)d, 左、右、双耳的例数比为21∶23∶6;观察组患者年龄20~62岁, 平均年龄(45.5±8.6)岁, 男27例, 女23例, 平均病程(10.2±5.1)d, 左、右、双耳的例数比为19∶25∶6。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单孔鼓膜穿刺抽液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成人患者用局部麻醉, 在无菌的状态下使用针尖斜面较短的7号针头从鼓膜的前下方刺入鼓室, 将积液进行抽吸。观察组患者使用双孔鼓膜穿刺鼓室注药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积液抽吸同对照组患者, 然后择高于前次穿刺部位进行穿刺, 向中鼓室注入空气直至无液体流出, 然后将5 mg地塞米松、2 ml氨溴索注射液与4000 IU糜蛋白酶混合成的1 ml混合液注入到任意穿刺孔内。两组患者均以30 d为1个疗程, 连续治疗3个疗程。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疗效判定标准:痊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 气骨导差缩小值≤10 dB;好转:临床症状有所改善, 气骨导差缩小值>10 dB;无效:病情无明显改善甚至更加严重。总有效率=(痊愈+好转)/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对照组患者中痊愈

18例(36%), 好转15例(30%), 无效17例(34%), 治疗总有效率为66%(33/50);观察组患者中痊愈24例(48%), 好转22例(44%), 无效4例(8%), 治疗总有效率为92%(46/50);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2%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6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患者并发生发生情况比较 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后, 两组患者均未有鼓膜穿孔、化脓性中耳炎和听力下降等并发症发生。

3 讨论

对于鼓膜正常的人来说, 咽鼓管是中耳与外界环境沟通的唯一通道。造成分泌性中耳炎的原因有很多, 但是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咽鼓管阻塞。在一般状态下, 中耳内的气压和中耳外的气压是基本无差异。当咽鼓管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出现通气功能障碍时, 中耳就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 比如中耳的气体被黏膜吸收, 中耳出现负压, 中耳黏膜的静脉扩张, 通透性增加, 血清漏出等就会造成中耳积液[4-6]。分泌性中耳炎主要是以将中耳内的积液进行清除, 使患者中耳内的通气引流得到改善的原则来进行治疗。

分泌性中耳炎的患者会出现听力下降、耳痛、耳鸣的状况, 甚至患者周围的皮肤会有麻木的感觉, 这些都会使患者出现心焦、烦闷的感觉。分泌性中耳炎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就有可能会发展成粘连性中耳炎、鼓室硬化症、胆固醇肉芽肿、后天原发性胆脂瘤等疾病, 都会引起众多的并发症, 对患者自身的影响较大。在早期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中, 只通过抗生素、减充血剂和糖皮质激素或其他药物治疗的方法, 难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单孔鼓膜穿刺抽吸法不能完全清除鼓室内的液体, 达不到治疗的预期效果。双孔鼓膜穿刺鼓室注药法则与单孔鼓膜穿刺抽吸的方法有所不同, 双孔穿刺可以在单孔鼓膜穿刺的基础上再通过另一个孔向孔内注入空气从而排出单孔鼓膜穿刺所未清除干净的鼓室内的液体, 并且通过注药促进恢复[7, 8]。

在本次研究中, 使用双孔鼓膜穿刺鼓膜注药法对患者进行治疗, 可以有效地避免鼓室内积液抽吸的不彻底以及强行抽吸后产生中耳腔负压的情况。双孔鼓膜穿刺不像单孔鼓膜穿刺在一个孔进行抽吸, 而是在一个孔抽吸后再通过另一个穿刺孔注入空气, 使残留液体继续排出, 使得鼓室内的液体可以得到充分的排出, 并且这样还可以降低中耳腔的负压, 也可以促进黏液纤毛系统功能的恢复。对患者进行鼓室注药可以对鼓室的粘连起到预防的作用, 其中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可以改善毛细血管的通透性, 还可以加强血管的张力;对肽链有着分解作用的糜蛋白酶, 对中耳黏膜以及咽鼓管上的表面活性物质有着促进合成、促进分泌的盐酸氨溴索, 都对鼓室的恢复起着重要作用, 可有效地缓解炎症, 使鼓室内的渗液停止, 帮助咽鼓管功能进行修复和恢复等。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2%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6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了双孔鼓膜穿刺鼓室注药法的有效性。使用单孔鼓膜穿刺抽液的患者和使用双孔鼓膜穿刺鼓室注药的患者在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后, 均未有鼓膜穿孔、化脓性中耳炎和听力下降等并发症发生, 说明两种治疗方法治疗的安全性都十分良好。

综上所述, 使用双孔鼓膜穿刺鼓室注药法对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患者进行治疗的安全性较高, 临床疗效较好。

参考文献

[1] 吕中卿. 急性分泌性中耳炎运用双孔鼓膜穿刺鼓室注药法治疗的临床研究. 中国保健营养, 2016, 26(23):77-78.

[2] 张麟. 双孔鼓膜穿刺鼓室注药法对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效果观察. 中国医药指南, 2016, 14(19):182-183.

[3] 陈贤忠. 双孔鼓膜穿刺鼓室注药法对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效果. 中国当代医药, 2016, 23(8):114-116.

[4] 王光却, 赵阳, 李兰香, 等. 双孔鼓膜穿刺鼓室注药法治疗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研究. 吉林医学, 2016, 37(1):152-153.

[5] 周静. 鼓膜双孔穿刺联合鼓室注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效果观察. 中外医学研究, 2018, 16(9):42-43.

[6] 王振兴. 双孔鼓膜穿刺鼓室注药法治疗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6, 11(4):141-142.

[7] 王虎, 石达, 江月成, 等. 鼓膜双孔穿刺联合鼓室注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分析. 当代医学, 2017, 23(33):71-73.

[8] 李俊秀. 鼓膜穿刺结合鼓室注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探究. 中外医学研究, 2016, 14(31):118-119.

[收稿日期:2018-10-09]

猜你喜欢

中耳鼓膜中耳炎
分析比较经耳内镜鼓膜切开与耳内镜鼓膜穿刺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
知了
耳痒耳鸣小心得了中耳炎
耳朵里的定时炸弹
观症状,知病情
鼓膜穿孔严重吗
耳朵
警惕不疼的中耳炎
小耳朵怎么会有水
婴儿中耳炎与喂奶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