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口语交际,皈依真实的表达

2019-03-20崔巍青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19年2期
关键词:口语交际核心素养

崔巍青

【摘   要】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的双方互动,在互动中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思辨能力、表达能力。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提供一套真实、丰富、生动的话语系统,开发符合学情的教学内容,构建可操作的教学模式,创设真实、立体、和谐的交际空间,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思考表达出来,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发展核心素养。

【关键词】口语交际;核心素养;真实表达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将“口语交际能力”列为语文四大能力之一,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统编教材的口语交际板块,呈现出“拓荒开路”的气象,进一步确定了它在语文学科中的独立地位。那么,口语交际教学应该如何得到更科学的认识与完善,并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体现其应有的价值?给学生提供一套真实、丰富、生动的话语系统,应该是需要重点考量和实践的命题。

一、句句显素养

口语交际包含交际意识、交际知识、交际能力、交际态度、交际习惯等各种因素,交际过程中涉及分析、综合、判断、推理、概括、归纳、创新等思维能力以及实际操作能力。因此,学生说出的每一句话,都是核心素养的一种体现。

(一)聚集核心素养,关注生命构建

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是语文核心素养发展的核心内涵,是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内隐性过程。学生被要求“能有依据、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发现;能运用基本的语言规律和逻辑规则分析、判别语言,有效地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与人交流沟通,准确、清晰、生动、有逻辑性地表达自己的认识;能自觉分析和反思自己的言语活动经验,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和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批判性、独创性”。

聚集核心素养,关注生命构建,是小学口语交际教学最需遵循的要义。在教学活动的设计过程中,首先,要充分考虑“生本”因素,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把教学的“主场”交还学生,有意识地呵护学生的童真、童趣,让学生更活泼,更乐意表达自己的看法,真正做到爱说敢说,爱演敢演,使课堂产生“童言无忌”的现象。教师要把学生不由自主的“踊跃”发展成为他们良好的交际习惯,促进他们语言的个性化发展与学习能力的自我成长。其次,在教学活动设计中还要充分体现对学生生命的关怀。口语交际课堂不仅要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使之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如选择交际主题时,可以挖掘学生内心的想法、学生生活中的材料、品格塑造及行为批判类的素材,将这些能触及学生心弦的材料融合到口语交际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文化品格,这才是对学生生命发展的关怀。

(二)立足人的发展,围绕“两个尊重”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在教学中应始终围绕“两个尊重”来实现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

首先,尊重差异。尊重差异,包括尊重学生的年龄差异和性别差异。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实际上是其身心发展的一个缩影。比如,小学高段学生随着生理和心理的逐步成熟,对口语交际多了顾忌心理,在表达上畏首畏尾。因此,在口语交际课程设置及教学活动设计中,教师应充分考虑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学生的认可度和接纳程度,寻找有针对性的资源分别取用,并因材施教地实施口语交际教学。如针对低段学生,可以设置直观性的、想象类的话题等;针对高段学生,可以适当选择思辨性较强的、较理性的话题等;针对男生,可适当选取一些逻辑性较强的或者是运动类的素材,而针对女生,则可以适当提供一些情感性的、形象意味较浓的材料。

其次,尊重个性。每个学生都有迥异的内心世界和不同的生活体验。口语交际作为一种交际形式,它所呈现出来的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个性表达。《课程标准》强调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只有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才能使口语交际呈现“百家争鸣”的缤纷局面。教师要鼓励学生创新语言,鼓励学生别出心裁,“语”出特色。

(三)基于因材施教,把握“两个起点”

口语交际教学要做到因材施教。除了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创设生活情境,采用灵活的形式之外,教师更应该准确把握口语交际教学中的“两个起点”,即学生的现实起点和逻辑起点。这两个起点是学生的学习起点,也直接影响教师教学的起点。

首先,要准确把握学生的现实起点,现实起点是指学生实际具有的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如在口语评价的时候,要充分考虑每一位学生的现实起点:是“看谁说得最好”,还是“看谁比以前说得好”?后者当然更有教学价值。我们要关注全体,避免少数人占据课堂的局面,让“沉默的大多数”也有同样的甚至更多的机会得到锻炼。其次,要正确把握口语交际教学的逻辑起点,逻辑起点是指按照教材、《课程标准》的规定应具有的知识和能力基础。教师在准备口语交际教学的内容时,应紧扣学生学习的逻辑起点开发教材,設计教学环节,达成教学目标。口语交际教学只有致力于每个学生的发展,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二、处处有资源

口语交际教学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处处汉字,声声汉语,徜徉在汉语、汉字和民族文化的海洋之中,口语交际学习具有无与伦比的语言环境和丰厚的语言交际资源。报刊、影视、网络,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民俗风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等,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资源。这些丰富多彩的资源只要选取合适、开发得当,都可以进入口语交际教学的课堂,填补口语交际资源的空缺。

(一)依托并超越教材

教材是课程资源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是课程内容直接的物质载体。口语交际教学要真正活跃于课堂,融入学生的生活,需要教材作为最基本的教学保障。然而,教材作为一种官方教学媒介,内容宽泛、作用域广、对象众多,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大众性,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它需要教师科学地看待:一方面要尊重教材的严谨性和权威性,另一方面也要以质疑和超越的目光审视教材。

1.立足实践,科学补编教材

学生是鲜活的,是从现实生活中走来的。当学生带着课堂上学到的口语交际知识回到真实的生活中去时,是否都能学以致用?这就需要教师二次开发教材,根据地方特色和学生实际交际所需,根据学生语言接受能力及语言发展规律来科学地补编教材,为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进一步提升提供依据,为促使其在实际运用中将教学内容自然地转化为实践能力而服务。如在广泛调查和搜集、筛选大量信息的基础上,编写校本教材。在内容上,既可以是对现行通用教材的提升、补充,又可以选一些服务于学生生活实际的话题。如“我喜欢看的电视栏目”“童眼看新闻”“找春天”“家乡游”……从形式上看,既可以有学生动口思辨的,又可以有应用于生活实践的。如“上网的利弊谈”“我长大了干什么”“我来露一手”……教材内容和形式在使用过程中还可以不断地改进和完善。

2.升华教材,拓展训练活动

教材是美的集合体,是集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哲理美于一身的语言仓库,自然是口语表达训练的优秀素材。教师以教材为基本材料,提升其内涵,创造性地开发拓展运用,不仅能丰富学生的口语素材,更能助其深入理解课文,起到一举多得的效果。如上完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后,教师组织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举办“畅游西沙群岛”推介会。教师巧妙地将教学内容设计成旅游推介会,让学生进入情境,以导游的身份进行口语表达,由此唤醒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激活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使学生产生学习需求,由被动地说转为主动地说,变“要我说”为“我要说”。教师通过精心创设情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学生参与率高,思维活跃,真正获得了自主学习的乐趣。

(二)借力与唤醒地方资源

1.领略地方文化风采

口语交际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更应该充分利用诸如“千年衢州”“仙霞古道”“龙游石窟”“烂柯名山”“南宗孔庙”这些独特的课外资源,让学生在生活这个大课堂中学习口语交际,从而培养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如开展“游家乡,说家乡”“我为家乡代言”“侃侃龙游石窟之谜”等口语交际活动,帮助学生了解民间风俗,体味历史文化积淀,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这种亲身体验式的课程资源是在课堂教学中、在教材中无法找到的,需要教师独具慧眼,巧设情境,精心策划。

2.感受方言文化魅力

方言的价值,在过去、现在及将来都不可磨灭。国家非常重视民族文化多元化的建设,一方面积极推广普通话,另一方面也在保护着人民生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妥善和谐地处理民族语言文字和地方方言以及繁体字的使用问题。为了让在母语环境中自然习得的原生态方言恰如其分地展现出普通话望尘莫及的地方味和人情味,为了探寻衢州方言的秘妙,让地方语言不至于失传,在开发口语交际课程资源时,我们特意安排了几次有关衢州方言的训练内容,如“方言大荟萃”“方言播报——统来看”等口语活动,学生热情高涨,成效显著。

3.发挥展馆模拟功能

衢州博物馆、南宗孔庙、儒学馆、城市展览馆等,是学生最爱去的地方,也是外地游客的必游之处。这些场馆见证了一个城市的变迁,承载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其价值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岁月的流逝、历史的积淀而更加彰显。场馆资源无疑是极好的口语交际学习材料。教师可以精心安排、组织学生去参观这些场馆,并要求学生仔细聆听导游的讲解,在模仿的基础上,创新形式,开展“我来做导游”的活动,寓教于乐,不断提升学生口语表达的能力。

此外,网络资源也可以把口语交际教学带入更广阔的天地,使其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局面。教学中,教师可以科学合理地利用各类网络平台,如校园网、微信、QQ等社交平台,实现网络与教学优势互补,形成科学的口语交际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促进口语教学过程的整体优化,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三、时时皆课堂

由于家庭背景、知识储备、生活感悟不同,学生在活动中必然表现出差异性,口语交际活动就需要融入学生的个人经验及内心体验。所以,口语交际教学不能过分依赖事先准备的内容,要在生成教学中拓展、完善内容,富有创造性,体现层次化、整体化、艺术化等特点。

(一)口语交际与各学科課前展示

各学科引进“课前三分钟展示”项目,让学生在每堂课的前三分钟这个相对独立的时间里,上台展示各自的学习成果,以此提高学生的表达、交流、沟通、合作等交际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欲。努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表达中来,使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发展。

课前三分钟主要包括“特长展示三分钟”“综合能力展示三分钟”和“知识表现三分钟”三项内容。在低段,学生主要侧重于知识展示,以学科课堂作为展示的基本平台,也会有特长展示的参与;在中段,特长展示的形式逐渐增多,并开始综合能力的展示;在高段,根据学生学习需要的不同,三种展示形式交互出现,有关综合能力展示的学习活动逐渐增多。

(二)口语交际与语文综合性学习

将口语交际活动与语文综合性学习相结合,在综合性学习当中融入学生的口语交际实践,既有利于口语交际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又能促进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整体发展。 比如开展“小学生口头禅的调查与研究”“我看电视广告用语”“我心中的明星”“如何正确使用网络交际用语”等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综合性课程活动,让学生平时多注意观察生活中的各种语言现象,并学会准确区分优劣,提高自己的口语质量及口语水平。

(三)口语交际与语言实践活动

口语交际课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让学生掌握一系列口语交际知识,而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综合能力,而这种综合能力需要通过各种形式的语言实践活动来获得。因此,教师应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创设形式多样的、利于进行口语交际的语言实践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口语交际活动,夯实学生的口语基础。结合小学教学实际,可以开展的口语交际活动主要有下表所列形式。

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的双方展开互动,只有交际双方处于互动的状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口语交际,才能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思辨能力、表达能力。当前,教师需要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使其适应现代信息社会快速发展的高度出发,认真思考口语交际教学的价值,开发具体的教学内容,构建可操作的教学模式,创设真实、立体、和谐的交际空间,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思考表达出来,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

(浙江省衢州市实验学校   324000)

猜你喜欢

口语交际核心素养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现状调查研究
浅议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试论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三部曲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坚持“四性”,提高口语交际训练的实效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