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动探究,实践体验,培养良好品质

2019-03-20廖秀兰

关键词:实践探究

廖秀兰

【摘要】  我国著名教育家潘光旦先生曾经指出,教育是养成人格的事业,教人做人总是第一位,教人有一种专业还是余事。因此,培养有道德、有人格的公民,才是教育的第一宗旨。遵循《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精神,引导儿童“学会生活”,形成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勇于探究、创新的科学精神,成为我国基础教育必须担负的重大责任。道德与法治(2016年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更名道德法治,现更改到3年级,4~6年级暂用《品德与社会》原版教材)课程正是承担这一重要使命。《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要求教师应当改变传统教学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的现状,因为,教师再精彩的讲授,也不能直接转化为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结果,而必须通过学生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促进学生去进行有意义的建构,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问题的生成,促进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品德教育,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关键词】  探究 实践 良好品质

【中图分类号】  G62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2-084-02

一、课前探究,激发学习兴趣

课前探究是一种学习的心理准备状态,为上课打好思维定向的基础,是道德与法治课程一个完整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但课前探究却往往被我们所忽视或处理“走样”,有的认为只是老师的事,与学生没有关系;也有的认为,课前探究只会加重学生学习负担,没有什么太大的好处。事实上,课前探究是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教材知识、各自的兴趣和条件,选择不同的研究内容,力求使学生在自我的学习过程中,提高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达到认识、能力和情感统一的学习方式。它以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究性学习为基础,以个人和小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它实质上是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拓展、延伸和深化。

课前探究并不等同于简单的课前预习,所以需要老师精心设计,才能让课前的探究有实效性,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能更大限度的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课前探究设计一定要切实可行的,要符合学生实际、当地环境实际。形式应多样,如小记者采访,小组合作进行调查研究,动手画图,制作卡片,排练节目等等,简单的有利于操作的课前探究活动,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我们的生命》一课,课前设计“小记者采访”活动:同学们,在我们的人生经历中有一段时间发生的事,脑海里根本找不到记忆,知道是哪个时期吗?如果要填补这段空白记忆,你最想知道什么?拿笔写下你的想法吧!带着这些问题,回家采访一下家人吧!别忘了把你最感兴趣的事记录下来,如果家人收藏了一些见证你成长的纪念品,可要带到课堂上来哟!又如,教学统编版二年级上册《秋天在哪里》一课,课前教师把全班学生分成四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观察秋天的农作物、天气、花草树木、小动物的变化,小组内要确定出每个人介绍的内容和呈现方式。并想想用哪些方法可以留住秋天,准备留住秋天美工活动的一些材料。如:橡皮泥、野花、花瓶、芦苇花、秋叶、剪刀、浆糊等。

学生在尽情的课前探究过程中有所感悟、有所发现,不但保护了学生探究的热情,而且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事物的能力也得到提高。事实证明,学生要想进行探究学习,就必须要有探究的欲望和探究的积极性,学生探究的欲望与积极性除了老师在课上引导、鼓励外,课前探究的过程也是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和积极性一个很好的时机。

二、课堂探究,深化道德认识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内容涉及广泛,包括:社会生活、地理、历史、道德、法律、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与公民素质养成相关的各种知识和技能。课程是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课程课程目标主要通过老师指导下的各项活动来实现。可以说,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媒介。儿童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深切体验,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教师应根据不同的社会情景和课题以及学生的接受能力,设计以儿童的主体活动为主的探究学习,打破课堂教学的时空界限,注重养成学生的实践能力,将教学过程变成一个富有生命意义的、有益于自我學习和自我教育、有益于合作探究的开放系统,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中深化道德认识。开展课堂探究活动,要注意以下几点:

1.提出的问题要具有开放性。蔡元培先生曾提出:“我们的教书,并不像注水瓶一样注满了完事,最重要的是引起学生读书的兴趣。做教员时,不可一句一句,或一字一字都讲给学生听,最好是使学生自己去研究”。在以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提出精细的问题,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如教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粮食来得真不容易》一课,我曾听了两位教师的课,她们都设计了“插秧探究体验活动”,都是采取先播放农民插秧的视频,再模拟体验。但是,让学生看录像时,一位教师采用层层深入的问题:“小朋友,看,这位农民叔叔正在做什么呢?叔叔插的秧苗怎么样?请注意看,他的双腿可没有完全地蹲下,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你能不能来学一学这位叔叔插秧的动作?”学生在老师的细细引导下顺利地进行活动。另一位教师只提出了一个问题:“小朋友,看了录像后,你有什么发现?”学生们纷纷举手发言,不仅说出录像的内容,还说出自己受到的教育,如“农民叔叔插秧很辛苦,我们要珍惜粮食。”“农民叔叔做事很认真,我也要认真学习。”学生的道德意识得到深化,教师再提出开展模拟体验插秧活动。虽然两位教师都实现了教学目标,但后一位教师更注重学生的主体性,教学的开放式。

2.以鼓励学生质疑、解疑为主。在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如果不重视学生“质疑”,或不允许学生“质疑”,对问题避重就轻,以致于学生的疑难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致使学生丧失了学习的兴趣。质疑就是学习,质疑就是探究。质疑,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挑战了教师的“课堂权威”,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良好思维习惯的重要途径。如教学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至圣先师孔子》一课,教师先播放视频《走近孔子》,然后问“大家看了短片,你有什么想说的?”学生自由发言后,师作小结性发言并鼓励学生质疑:“是呀,孔子至今仍然受到全中国乃至全世界人民的尊敬,他的地位和影响力真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那你又想问点什么呢?”当学生提出:“我们为什么还要纪念生活于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呢?”教师并没有急于让学生回答,而是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结合课前收集的相关资料讨论那位学生提出的问题。三分钟再来全班汇报交流,解决疑问。

3.设计的活动要具有实践性、综合性。

有许多教师在设计课堂探究活动时,会出现这样的偏差:①将实践活动教学形式化,操作性不强。②学生探究活动没有足够的时间。③单纯地为活动而活动,无法和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机结合,没有注重课程的综合性。道德与法治学科作为一门综合学科,需要将具有内在逻辑或价值联系的分科学科整合在一起。目的是消除各类知识之间的界限,使学生形成整体思维的意识,并运用知识综合信息解决现实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给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探究学习的时间、空间,并采用新的灵活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主动的探究知识。

如,教学统编版一年级下册《我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一课,教师设计了“联系生活,体验感受”活动,先组织学生做小实验:课前分给每一位小组长一个信封,里面装有经过消毒的纱布,每人一块,请同学们把纱布分别折成不同层数,然后带着它,看看周围的事物或者翻开书看看,有什么变化?足足三分钟的小实验,教师才让各小组交流,然后全班交流。学生也在轻松愉快的探究活动中明白保护眼睛的重要性。

又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站立起来的中国人》一课,教师设计了四个探究活动:①资料展示,体验国耻。②说唱体验,激起情感。③角色体验,深化情感。④“国事论坛”,强化情感。这个探究活动设计以体验为基点,通过了新旧社会分别在经济上与政治上的四次对比,点燃孩子体验的情感火花,使之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的道德认知→形成爱国的道德情感→落实到爱国的道德行为实践中。整个教学設计充分体现了课程的实践性、综合性。

三、课后实践,升华道德素养

道德与法治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假如学生在课堂上学的、说的是一套,却根本不准备在生活中去实行,这样的课堂无疑是失败的。这种课堂学习不仅不能对学生的生活产生正面的作用,相反还会养成学习与生活、言与行相背离的虚假品性。因此,布置课后探究的实践性作业,就是引导学生把所学的道理运用于生活实践,促进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如统编版一年级上册《当好值日生》,教师在总结延伸时介绍即将在班级内开展为期一周的评选活动,“整洁之星”评比活动,引发儿童对做个“整洁儿童”的追求,并借助课后实践活动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延续到日常生活中,帮助学生养成爱整洁的好习惯,并树立成为一个整洁孩子的自信心。

总之,道德与法治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道德修养,注重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注重发展质疑、反思、批判的能力。为此,教师应围绕主题内容,开展体验、探究、问题解决学习等活动,采用有利于学生自主活动的学习指导方式,重视学习体验和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以此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创造性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

[2]《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3]《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解读》.

[4]《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解读》.

猜你喜欢

实践探究
设问引导探究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一道圆锥曲线试题的探究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