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刺联合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胃炎45例

2019-03-18吕中媛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5期
关键词:泻心汤半夏胃炎

吕中媛

(沈阳市沈河区中医院中医内科,辽宁 沈阳 110013)

慢性胃炎为胃癌前疾病,临床研究发现,发病原因和幽门螺杆菌相关,患者临床主要表现出胃痛、呕吐等症状。西药对慢性胃炎治疗效果并不理想,而且用药后还会产生较多的毒副作用。中医分析慢性胃炎隶属于“胃痛”“痞证”的范畴[1],与饮食不节、寒温失调等相关。中药半夏泻心汤可以起到祛湿除热、消痞和胃效果,配合针刺取太冲穴、气海穴等穴位能对患者临床表现出的口苦、泛酸、口干等症状有效改善。尤其是将半夏泻心汤联合针刺治疗效果更为理想,为探讨联合治疗方案的有效性,本次研究将抽取我院中医消化内科临床收治的90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组实施不同治疗方案,对比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8年3月中医消化内科临床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9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18~68岁,平均46.2岁;浅表性胃炎25例,慢性糜烂性胃炎15例,反流性胃炎5例。观察组男26例,女19例;年龄18~68岁,平均45.6岁;浅表性胃炎24例,慢性糜烂性胃炎14例,反流性胃炎7例。2组基线资料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均符合应用药物黄连、制半夏不过敏的患者,具有较好的中药口服与针刺治疗耐受性的患者,经病理检查均确诊为慢性胃炎的患者,符合中医《慢性胃炎辨证与成方治疗》相关诊断标准[2],均知情自愿参与本研究签订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排除了中途改为其他治疗方案的患者;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胃穿孔患者;不配合治疗的患者。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口服半夏泻心汤治疗,药方包括制半夏15 g,黄芩 10 g,香附 10 g,木香 10 g,白芨 5 g,枳壳15 g,党参15 g,大枣 6 g,炙甘草10 g,干姜 10 g,生鸡内金 8 g,黄连 3 g;对合并呕吐患者组方中增加姜竹茹 10 g,旋覆花10 g;对有反酸症患者增加吴茱萸 5 g,煅瓦楞子 10 g,海螵蛸 15 g;对有腹胀症状患者增加厚朴10 g,大腹皮10 g;对有气滞、胀痛等症状患者增加陈皮10 g,佛手10 g,延胡索10 g,乌药 10 g。药物以水煎服,每日1剂,分为早晚2次服用。以2周为1个疗程,连续用药2个疗程。

观察组应用半夏泻心汤(用药方法、用药量与对照组相同)。同时联合针刺治疗,取中脘、内关、公孙、足三里、阴陵泉、胃俞、脾俞、解溪、商丘、冲阳等穴位给予针刺治疗,配合高频捻转手法,穴位和周边患者产生酸胀感以后,再对三阴交、气海等穴位进针治疗,2 d针刺治疗1次,每次主穴留针时间为25 min,配穴留针时间为25 min,连续针刺治疗1个月。

1.5 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相关标准[3]对2组慢性胃炎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分为痊愈、有效、无效。痊愈:经胃镜检查患者的胃黏膜充血、水肿等症状彻底消失,炎症明显好转;有效:经胃镜检查患者的胃黏膜充血、水肿、炎症等明显好转或症状减轻;无效:经胃镜检查,患者的胃黏膜充血、水肿、炎症等未见改变,甚至病情加重。治疗总有效率=(痊愈率+有效率)。治疗前后对2组中医证候评分,分数由1~10分,以得分高表示症状严重,以得分低表示症状减轻。

1.6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用率(%) 表示,行 х2检验,计量资料用 (x±s)表示,行t检验,结果P<0.05表示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2组治疗效果 观察组痊愈29例,有效1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78%;对照组痊愈17例,有效2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2.22%。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х2=6.0494,P=0.0139,2组疗效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对比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 治疗前,对比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x±s,分)

3 讨论

西医分析慢性胃炎和Hp病毒感染相关,患者临床症状会表现出高烧、呕吐及水电解质紊乱等,使患者饮食、活动、睡眠等正常活动受到影响。而中医认为慢性胃炎发病和胃气不和、气机不畅相关。患者临床有虚实夹杂、寒热交替表现。中医学对慢性胃炎最早记载在《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提出:“胃病者,腹 胀,胃脘当心而痛……”,提出胃痛发生和肝、脾有关,而本病单独症状表现出痞满、嘈杂、泛酸等症状,这些症状也可以同时合并[4]。分析慢性胃炎患者主要是饮食不节引起湿邪之气由口而入,使胃部被侵犯,导致运化失调,引起胃痛和呕吐、发热等症状。有研究提出[5],慢性胃炎和年老体衰相关,人体随年龄增长,脾胃虚弱而运化失司,从而降低运化水汽的能力,引起气滞、血瘀而致慢性胃炎。所以,中医对慢性胃炎的治疗机理主要是以寒热并投、升化降逆、和胃除痞等方案的药物组方,如果口服中药同时配合针刺对相应穴位治疗,还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甚至促进开化脾胃,使炎症也能得到有效的缓解。《针灸大成》中提出:“腹内疼痛,内关、三里、中脘”,其中中脘是腑之会穴,而胃之募穴,局部取穴;足三里是胃经之合穴与下合穴,是保健的重要穴位,具有通调腑气,和胃止痛的效果,胃痛皆可以选择此穴治疗;内关是手厥阴心包经络穴,是八脉交会穴位,可以沟通三焦,胸与阴维脉,经足太阴脾经和足阳明胃经,合于胃、心、胸等部位,针刺此三穴可以理气降逆,和胃止痛。

本次研究中,2组患者均口服半夏泻心汤治疗,其中药物组方中的干姜、黄连具有降解结气的药效,还能帮助泻心除痞;组方中的人参、大枣具有补中气,调血运、健脾胃、调解升降等作用;黄芪、党参具有健脾的药效;木香具有行气化痰的功效;经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半夏泻心汤组方具有促进消化、调节胃肠运动、抵抗胃黏膜受损、提高肠道黏膜免疫力、调节胃肠激素、抗菌消炎、止痛止呕等药理作用。通过联合药物配伍作用,可以起到理气滋补、调和胃气和止痛消炎的功效。观察组在口服半夏泻心汤治疗基础上联合针灸治疗,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2.22%;2组疗效对比差异显著;治疗前2组中医证候积分无差异;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他人研究相符[6]。可见,半夏泻心汤联合针刺治疗慢性胃炎改善患者胃炎反酸、恶心等证候效果优于单纯口服半夏泻心汤,缓解临床症状基础上还能减少炎症因子水平,从而降低炎症反应,提高胃炎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口服中药半夏泻心汤同时联合针刺治疗慢性胃炎改善症状、提高疗效等方面作用均优于单纯口服半夏泻心汤,而且可以调节患者免疫力,实现标本同治,针刺止痛效果理想,中药口服药效温和而持久,是临床治疗慢性胃炎有效的治疗方案,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泻心汤半夏胃炎
中药治疗猪慢性胃炎病的研究
容易导致慢性胃炎的六件事要知道
不同温度对半夏倒苗的影响
半夏入药多炮制
花开半夏 Let the flower blooming anywhere
生姜泻心汤治疗伊立替康导致的结直肠癌小鼠迟发性腹泻
半夏入药多炮制
半夏泻心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分析
慢性胃炎中医临床治疗之我见
大黄黄连泻心汤加味治疗胃癌癌前病变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