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脾化湿法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40例※

2019-03-18虎喜成马玉宝楚国庆周丽萍杨锦亮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5期
关键词:肥胖型五苓散瑞格

虎喜成 马玉宝 楚国庆 周丽萍 杨锦亮 姚 军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中医科,宁夏 银川 750004)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作为糖尿病的主要发病类型,主要表现为胰岛素过量分泌,但机体自身组织难以识别及有效利用胰岛素,从而造成以血糖升高、尿糖阳性,并且如果血糖长期控制不佳,就会逐渐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其发病率及致残率高,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命健康[1]。本病容易合并肥胖症,大量临床报道证实[2]肥胖作为本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可增强胰岛素抵抗性和引起高胰岛素血症。因此,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治疗相对棘手。现阶段临床上治疗本病仍主要以口服降糖药和(或)注射胰岛素为主,在治疗本病常规用药基础上,中药治疗越来越显示出其独特优势,中药辨证治疗本病具有长期服用副作用小、可有效降低患者胰岛素抵抗性、降糖及改善症状疗效显著、极大程度延缓并发症进程、安全可靠。本研究旨在探讨常规口服西药瑞格列奈治疗基础上,合用中医健脾化湿法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以期为本病治疗提出一种有效的临床思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 2016年 2月—2018年 2月我院中医科住院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35~70岁,平均 49.5岁;病程 1~20年,平均(6.5±4.0) 年;体质量为 55~90 kg,平均体质量为(67.5±21.5) kg。对照组 40例,男 21例,女 19例;年龄34~71岁,平均 50.5岁;病程 0.5~19年,平均(6.0±4.5) 年;体质量为 50~88 kg,平均体质量为(65.5±20.5) kg。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3];中医病证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中医辨证属于消渴(脾虚湿盛证),患者体质量指数(BMI)要求 ≥25 kg/m2。

1.3 排除标准 (1) 不符合以上病例入选标准者;(2)注射胰岛素治疗者;(3)合并诸如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严重感染等急性并发症者,或者合并严重心、脑、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4)精神病、传染病患者和智力、语言障碍者。

1.4 治疗方法 2组均给予基础西医治疗,如严格糖尿病低脂低盐饮食、坚持餐后有氧运动、规律作息,每日监测空腹及餐后2 h血糖。

对照组给予常规口服西药瑞格列奈(口服,0.5 mg/次,3次/d) 治疗。

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合用中医健脾化湿法治疗,以补中益气汤合五苓散作为基础方,自拟主方组成:生黄芪30 g,党参 10 g,炒白术 10 g,升麻 6 g,柴胡 6 g,葛根 10 g,当归 15 g,茯苓 20 g,猪苓 15 g,泽泻 10 g,桂枝 9 g,天花粉 10 g,木瓜 10 g,蚕砂 10 g(包煎),萆薢10 g。随症加减说明:若患者气虚症状明显,则加大生黄芪60~90 g,党参 15~20 g,加仙鹤草 30 g;若患者舌苔白厚腻、口甜口黏等湿盛明显,则加生苍术10~50 g,炒薏苡仁 20 g,藿香 10 g,佩兰 10 g;若患者烦渴多饮、大便干结等阴虚症状明显,则加玄参 10 g,麦冬 10 g,石斛 10 g;若合并瘀血证,则酌加川芎10 g,鸡血藤 20 g,生山楂 30 g。以上中药由我院制剂中心统一代煎,每剂水煎 3次,每次水煎至 200~250 mL左右,日 1剂,3餐后 1 h分 3次温服,2组均连续治疗 2个月。2组患者在治疗期间要求停服一切影响本临床观察的药物。

1.5 疗效判定标准 血糖及肥胖控制疗效判定标准均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血糖控制疗效判定标准。显效:空腹血糖 ≤7.0 mmol/L或餐后 2 h血糖≤7.8 mmol/L或血糖较治疗前下降30%以上。有效:7.0<空腹血糖 <8.3 mmol/L或餐后 7.8<2 h血糖 <11.0 mmol/L或血糖较治疗前下降 10%~30%。无效:未能达到以上标准;肥胖控制疗效判定标准:显效:体质量相对治疗前下降 ≥5%或 BMI下降 ≥1个单位。有效:体质量相对治疗前下降 3%~5%或 BMI下降 0.5~1个单位。无效:未能达到以上标准。通过显效及有效病例数计算血糖及肥胖控制总有效率。

1.6 观察指标 在临床观察结束后,分别对2组患者血糖及肥胖控制总有效率、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体质量指数等进行综合评分及比较。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分析系统进行统计,计数资料采用 х2检验,以n(%) 表示,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均以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血糖和肥胖控制总有效率比较 治疗 2个月后,治疗组血糖及肥胖控制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2。

表1 2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总有效率比较 [例(%)]

表2 2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总有效率比较 [例(%)]

2.2 2组血糖变化情况比较 治疗2个月后,2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的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变化情况比较 (x±s)

2.3 2组体质量指数变化情况比较 治疗 2个月后,2组体质量指数水平均明显减小(P<0.05),且治疗组的水平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2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体质量指数变化情况比较(x±s,kg/m2)

3 讨论

目前,现代医学对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治疗,主要是采用口服西药如瑞格列奈、二甲双胍、阿卡波糖等药物及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虽然很多患者可达到稳定血糖的目的,但是其控制肥胖的疗效极为有限。相关临床报道证实[5],胰岛素应用可能增加肥胖发生率,约30%~50%患者注射胰岛素后平均 3.5年出现肥胖,且降糖效果降低、并发症增多。大量临床研究表明[6]中西药联合不仅可有效控制血糖,还能发挥出较显著的控制体质量作用。

瑞格列奈作为德国诺和诺德公司于 1998年在美国率先上市的一线口服降糖药,属非磺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促进胰腺中胰岛素分泌来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可有效恢复胰岛素正常分泌节律,对肝脏及脂肪等周围组织影响小[7]。同时,临床研究证实瑞格列奈联合五苓散等中药复方治疗肥胖型 2型糖尿病患者,可有效调节患者机体水盐代谢障碍[8]。

2型糖尿病属中医学“消渴”范畴,与肥胖密切相关[9],早在中医经典古籍《黄帝内经》中即有相关描述:“帝曰:有病口甘者……岐伯曰: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治之以兰,以除陈气也。”现代很多中医专家普遍认为脾胃亏虚是本病发病的根本原因,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脾胃气虚,健运无权,难以化生精微物质(血糖),脏腑组织失于充养,从而导致血糖升高。笔者跟随导师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发现并总结出本病大多数患者长期表现为少气乏力、腹胀便溏、形体肥胖等脾虚湿盛表现。脾胃作为“后天之本”,主管着各项西医代谢性功能,承载着胰腺内分泌功能,膏粱厚味摄入过多,脾胃一旦受损,则饮食水谷之物,难以化为精微物质,终至酿生湿浊不化,加之先天禀赋患病易感性,即表现为血糖等代谢类指标的异常升高。

因此,辨证治疗本病当以健脾益气兼化湿泄浊为基本大法,据此选以补中益气汤合五苓散作为基础方灵活加减,并取得了显著疗效。黄锫[10]观察补中益气汤加味对不同中医体质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结果证实本方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而且安全有效。五苓散系张仲景所创制,本方由茯苓、猪苓、泽泻、桂枝、白术组成,具有温阳化气、健脾利水之功。现代中药药理研究表明[11],五苓散方中药物大多具有良好降糖作用。故临证应用五苓散加减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不仅遵从中医辨证论治理论,又完全符合现代中药药理研究。同时,中医内科学一般多认为“消渴”病机属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且久病入络,酿生瘀血。因此,对于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中药治疗,还要兼顾养阴润燥兼化瘀通络,笔者在补中益气汤合五苓散作为常规方基础上,据症加用玄参、麦冬、石斛等滋阴润燥;加川芎、鸡血藤、生山楂等活血通络。

本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在常规口服西药瑞格列奈降糖基础上,合用中医健脾化湿法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可有效降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体质量指数水平,疗效可靠安全,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推广。

鸡矢藤临床注意事项

鸡矢藤,又名女青,始载于《质问本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77年版一部以鸡矢藤名正式收载,全国统编中医药教材 《临床中药学》亦正式收载:鸡矢藤Paederia scandens(Lour.)Merr.

《四川省中药材标准》2010年版,除收载《中国药典》1977年版收载正种鸡矢藤 Paederia scandens(Lour.)Merr.外,同时收载其变种毛鸡矢藤Paederia scandens(Lour.)Merr.var tomentosa(Bl.)Hand-Mazz.与正种同等入药。

——摘自祝之友教授《神农本草经药物解读——从形味性效到临床(3)》,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猜你喜欢

肥胖型五苓散瑞格
经方五苓散临床运用研究进展
绚烂北极光
危化品停车场选址及运营
非肥胖型与肥胖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进展性肝纤维化临床特点分析
基于数据挖掘丹葛五苓散治疗CHF作用机制及实验验证
五苓散加减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及对患者心肌功能的影响分析
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临床及内分泌代谢特征的分析
针灸联合茵陈五苓散加减治疗男性湿热上蒸型脂溢性脱发的效果分析
NLR、hs-CRP、MPV与肥胖、非肥胖型PCOS的关系
利拉鲁肽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