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教育对学生数学思维方式的培养探究

2019-03-07汪小倩

考试周刊 2019年20期
关键词:学科素养数学思维小学教育

摘 要:小学阶段的学生是认知发展的高峰时期,在此阶段强化对其数学思维方式的培养,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智力发育。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数学思维的相关概念,随后从小学阶段学生的兴趣点、日常生活以及相应的教学手段入手,探讨了小学教育对学生数学思维方式的培养策略,希望这些观点能够有效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教育;数学思维;学科素养

一、 引言

在小学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要开阔学生的视野和眼界,鼓励学生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和体验,注重培养学生获取、筛选和评判信息的能力,并在例题和练习的讲解过程中突出对问题的深入分析,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和大胆提问,从而有效消除思维定势的负面影响,促进数学问题解题质量和效率的提升,为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 数学思维的概念

数学思维具有问题性、概括性和相似性的特征。其中,问题性是数学思维的核心,人们是在不断地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客观世界和掌握数学发展规律的;数学思维的概括性是指人们通过开展多样化的数学活动,能够理解事物的本质以及事物之间的关系,从而获得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相似性是指对数学活动中产生的思维相似律的认知反映。在解决数学问题过程中,掌握数学思维方式,能够有效打破思维定势和认知局限,促进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提高其抽象概括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发散和逆向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 小学教育对学生数学思维方式的培养策略

(一) 以兴趣为基点,优化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注意力和专注力容易受到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其社会认知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对客观世界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在尊重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性功能,以组织者和协助者的身份,引导学生对学科知识进行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贯彻到小学数学教学领域,教师要以学生的兴趣为基准点,落实对班级学生的学情分析,了解小学阶段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经验,将课程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与学生的兴趣点和关注点进行有机结合,利用多媒体手段创设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数学学科知识,促进数学认知结构的同化、顺应和平衡,从而有效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例如,在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教师可以利用《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创设教学情境,将喜爱的文学作品人物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花果山上的小猴子最喜欢吃孙悟空做的饼了,有一天,孙悟空做了三块大小一样的饼分给小猴们吃,它先把第一块饼平均分成四块,分给猴1一块,猴2见了说:‘太少了,我要两块。孙悟空就把第二块饼平均切成八块,分给猴2两块,猴3更贪心,它抢着说:‘我要三块!于是,猴王又把第三块饼平均分成十二块,分给猴3三块。”通过孙悟空分饼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随后,教师要灵活应用开放式提问和封闭式提问,引导学生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帮助学生摆脱思维的滞涩和定势,促使思维从“前反省状态”进入“后反省状态”,促进学生数学学科素养的提升。

(二) 以生活为切入点,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

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小学数学作为义务教育的基础性学科,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具有密切的联系,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以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为纽带,能够有效促进日程经验的激活和学科知识的迁移,促进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帮助学生运用数学思维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能够为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智力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在讲解“分数应用题”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分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解题技巧,教师可以将抽象化的习题转化为生活问题:“服装厂在销售过程中计划分三批进行走货,第一批的服装数量是总数量的1/3多100件,第二批的服装数量是总数的1/2少120件,第三批的数量是320件,服装厂总共运输了多少件服装?”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案例能够有效简化数学知识,让学生在熟悉的教学情境中提高问题假设、信息筛选、过程探究以及结果判断的能力,消除学生的畏难心理,从而促进对数学思维方式的掌握。除此之外,对于小学高年级阶段的学生,数学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描述、多实践、多应用,将数学知识从课内延伸至课外,引导学生利用概况和抽象的方法,将日常事物的数学模型转换为易于理解和掌握的一般性数值关系,从而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和变通性,提高学生自主探索问题的能力。

(三) 以数形结合为手段,强化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

学生对数学思维方式的掌握,能够有效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数形结合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最常用的教学手段,是数学教学内容的主线之一。通过“以形助数”的方式,能够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圖形结合起来,使抽象的数学问题直观化、生动化和具体化,极大的缩短了寻找问题解决途径的时间,避免了大量的数字计算和推理,有利于学生掌握数学问题的本质,提高解题效率,在选择题、填空题的解题过程中具有卓越的优势。例如,在练习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即,S=ah;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即,S=ah÷2;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即S=(a+b)h÷2。学生要理解和记忆上述计算公式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多边形图像对计算公式进行转换,促进抽象数学语言与直观图形的有机结合,引导学生理解在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中,当上底与下底相等时,梯形变成了平行四边形,当下底为“0”时,则梯形就变成了三角形,通过这样的图形转换,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对图形计算公式的掌握。

四、 结论

综上所述,在小学阶段,教师要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注重学情分析的重要性,优化教学设计和安排,充分利用数形结合的教学手段,将学生的兴趣点与教学目标进行有机结合,创设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的生活化教学情境,从而有效引导学生融入到学科教学之中,激发其求知欲和探索欲,从而促进学生对数学思维方式的掌握,提升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宋家强.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J].学周刊,2018(22):97-98.

[2]江鲜花.探讨数学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体现[J].学周刊,2018(23):88-89.

作者简介:

汪小倩,海南省海口市,海南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学科素养数学思维小学教育
从历史文物古迹到架构学科活动的探讨
教师学科素养及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探究
学科素养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实践教学
探究“学讲计划”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让小学数学活动绽放数学思维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