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翻转课堂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9-02-20周安勇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9年6期
关键词:建模高职数学

周安勇

(江西省上饶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334000)

高职学生数学基础普遍不高与教学内容多、课时有限的矛盾给数学教学增加了难度.而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国家对人才需求量的不断增加,高职数学作为一门兼具基础性和工具性的课程,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和培养目标,运用更合理的工具、更科学的手段和更高效的方法探索中国高职教育提升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更好与社会建设相结合的新路径.翻转课堂突破了教师主体的传统理念,能有效提高学生分析能力、数学应用和创新能力,助力为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培养实用人才的高职教育目标的实现,能有效弥补传统高职数学教学的缺陷.

一、精心准备,以生为主

翻转课堂将信息的获得、知识的传授放在课前时间,通过提供教学视频,强调学生的中心地位,使知识的获得成为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自主构建所学知识意义的过程.然而,网络资源信息量巨大、质量参差不齐、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不高等问题使得教师需要充分做好课前准备,按照多动手、动脑的课前自主学习目标精心制作视频.教师可以建立专门的微信或QQ群,便于上传学习资料,也使得师生间可以随时随地交流,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除了教师自己精心设计的微课视频和课件外,相关的数学故事、典型案例、引申资料和其他老师的精品微课对学生也具有良好的启发作用.例如在教学定积分的几何意义时,教师应遵循“简短、清晰、趣味”的原则开发微课视频,可以加入动画表情等元素激发学生兴趣,抓住“平面图形的面积”这一个知识点突出讲解,重点强化,并收集内容相关的优质视频作为补充资料上传到群里,引导学生掌握自己的学习节奏,根据情况暂停记录或查找资料,反复观看存在疑惑的地方,并将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自主思考后与老师同学在线交流解决.教师还可以设置少量的课前练习,让学生能独立完成,检验所学内容并加深理解.需要避免的是不分内容一概使用翻转课堂,对于较难的章节,教师可以利用有趣的数学故事或诱人思考的案例短片引入课堂,避免学生在课前产生畏惧退缩心理.

二、创设情境,数学建模

翻转课堂与在线学习不同,其以组织高效的课堂协作学习为课程目标,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和教师引导作用,使学生在课堂中内化知识,获得最佳学习体验.一大堆推理、证明和计算技能的数学呈现形式使得大多数学生意味索然,而从实际问题出发,从现实中发掘素材的数学建模活动充实了教学内容,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建模过程中产生兴奋体验,体会到知识的价值和工具性作用,进而提高学习热情.例如在教学《多元函数的极值》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学生表演或动画播放的形式构建起市场经济中公司经营的情境,引出“公司在生产中原料使用与利润关系”的实际问题,不同于传统应用题的条件充分、问题简单明确,这样的数学建模的训练需要学生自己查阅资料、收集数据,从问题中发掘关键要素,作出合理假设并恰当地利用数学方法构建数学模型,再通过一阶偏导和二阶偏导及相关定理的运用求解模型,最终将问题结论与实际比较,进行严谨的验证.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课堂,使得学生观察事物、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同时,数学建模所需知识面广且往往没有固定的答案和模式方法,学生在团结合作、探索创新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新知,培养严谨的逻辑思维和实践能力,促进自身综合能力的提高.

三、层次教学,因材施教

近年来高职教育蓬勃发展,大量招收学生,但其学习和理解能力参差不齐,加之各个专业对学生数学掌握能力的要求不同,社会更需要能力不同的高等职业人才.统一教学模式一定程度上阻碍着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无法对学生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彻底激发学生潜力.因此,依据实际事实,建立高职数学分层教学模式,能最大化扩大各种人才的实际应用能力,减少不必要的教学资源浪费.教师可以针对不同专业实行分层教育,根据不同专业所需要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思维选择适当教材,制定针对性教案,同时结合专业特色选择不同案例进行讲解.如在对经管类专业学生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多选用数学在经济生活和企业管理当中的应用实例,让数学知识和专业紧密结合,充分利用数学这一基础工具更好地学习专业知识.教师也应对不同学生进行分层教育,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如对于理解和掌握能力较强的学生应适当提高对其学习要求,进行深层次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调整教学进度和节奏,激发学生潜力,使学生在能力和需求范围内更全面更牢固地掌握数学知识、培育数学思维.

四、文化融合,均衡发展

当前许多高职数学教师在教学时单纯进行数学知识的讲授,而忽视了数学文化的传播、数学思维和数学精神的渗透,使学生对数学感到单调乏味、生涩难解.教师在教学中融入数学文化能为学生思维深度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提供有益补充,正如深厚的文学、历史涵养辅助大数学家苏步青登上数学的殿堂.因此,教师可在翻转课堂的课前和课中两部分联合渗透数学文化促进学生的多元、均衡发展.教师可以在课前给学生提供与章节内容相关的丰富数学史料,使学生感知古者的智慧和探究精神,将冰冷的符号、公式转化为生动火热、逻辑严谨、充满思考的学者精神,使数学成为情操的陶冶者、灵魂的塑造者.教师还应努力提高自身文化底蕴,在课堂中引导学生感悟数学的简洁美、统一美、和谐美和奇异美,如亲和数的亲密关系、幻方令人震颤的奇巧、茂比乌斯曲线的优美从容.体味数学之美,探究神奇奥秘,不仅给学生新的享受,更是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教师引领学生体会数学的无处不在,也是渗透数学文化的良方.大到飞船航行,小到买菜做饭,数学的独特理性都散发着璀璨光芒,正如黎曼假设使椭圆曲线技术应用于加解密、数字签名、大数分解和素数判断等,数学理论不再是抽象概念,而关系到对未来的科学预见.

五、监督评价,切实翻转

宽松的氛围和学生自身惰性可能会使得学生懈怠,学习自主性较差,课前可能不会主动学习相关知识.因此,教师可以对学生课前学习情况进行考察,并纳入平时成绩考量.例如教师可以随机抽取学生在上课前五分钟讲解课前所学内容的心得感受或提出疑惑,这样既可以使全班同学重温所学内容,在组织讲解时,也可以锻炼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敦促学生坚持课前学习;也可以让学生制作课前学习清单,涵盖知识要点、典型案例和章节联系等内容,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明确方向.再者,课堂解答时,采用学生教学生的方式,在较不主动学生遇到困难时适时让学习较好的学生加入练习,形成互助小组,也可以起到敦促学生学习,共同进步的作用.同时,在翻转课堂的全过程中,教师应实施综合评价,构建完善的评价体系,摒弃唯分数论,做到分数、学习态度、课堂表现以及实操能力的全面考量,关注学生个性需要,鼓励学生做好平时训练,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翻转课堂充分贴合了网络时代的教育特征,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主体,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创新的能力,成为优化教学的有益模式.本文从课前精心准备,课堂融入数学建模思想,层次化教学,渗透数学文化和构建合理的敦促评价体制等方面探究如何将翻转课堂模式有效应用于高职数学教学,培养高素质、高能力人才.

猜你喜欢

建模高职数学
联想等效,拓展建模——以“带电小球在等效场中做圆周运动”为例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基于PSS/E的风电场建模与动态分析
不对称半桥变换器的建模与仿真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三元组辐射场的建模与仿真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