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萆薢分清饮加减方治疗慢性肾盂肾炎48例

2019-02-12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9年4期
关键词:益智仁尿痛川牛膝

吕 奇

(湖北省武汉市中医医院肾病科,湖北 武汉 430014)

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笔者用萆薢分清饮加减方治疗慢性肾盂肾炎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48例,男8例,年龄40~68岁,病程1~10年;女40例,年龄29~68岁,病程1~20年。

参照1985年第2届全国肾病学术会议的慢性肾孟肾炎诊断标准[1]。病程持续不愈半年以上,腰酸痛,倦怠乏力,低热,伴有尿路感染症状(尿频,或尿急,或尿痛,或尿道灼热,或排尿不适,或排尿不畅)。或肾区叩痛。或肾小管功能、尿浓缩功能减退。或经抗生素治疗疗效不佳,多次尿细菌培养均阳性。X线造影证实有肾盂肾盏变形,肾影不规则,甚至缩小。

2 治疗方法

萆薢分清饮加减方。粉萆薢10g,芡实15g,山药15g,黄芪15g,益智仁10g,石菖蒲10g,茯苓10g,苍术10g,白豆蔻10g,车前草10g,川牛膝10g,甘草6g。每日1剂,水煎400mL,分2次口服,连续用药8周。

3 疗效标准[2]

参照1985年第2届全国肾病学术会议制定的慢性肾孟肾炎疗效评定标准。痊愈:症状、体征消失,尿常规正常,连续5次尿细菌培养阴性。有效:症状、体征显著缓解,尿常规正常或接近正常,尿细菌培养阴性。无效:症状、体征、尿常规无改善或加重。

4 治疗结果

痊愈29例,有效12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5.4%。

5 病案举例

刘某,女,43岁,2017年3月20日初诊。4年前出现小便异常,开始时尿频、尿急、尿痛症状很明显,抗炎治疗效果显著,但未规律治疗,症状缓解就停药,致病情反复难愈,病情发作频繁,口服多种抗炎药物症状能改善,但停药后病情又复发。曾作X线造影示肾盂肾盏变形,明确诊断“慢性肾盂肾炎”。现小便频多,尿急、尿痛不明显,腰膝酸软,疲乏无力,饮食正常,大便稀不成形。查体温正常,痛苦面容,心肺无异常,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左肾叩击痛(+),右肾叩击痛(-),下肢无浮肿,舌淡苔黄腻,脉细无力。查肾功能示正常,尿常规示尿蛋白(-)、隐血(2+)、白细胞(±),尿培养示变形杆菌。诊断为慢性肾盂肾炎急性发作。辨证为肾虚湿热下注。治宜益肾利湿,清热通淋。方用萆薢分清饮加减。粉萆薢10g,芡实15g,山药15g,黄芪15g,益智仁10g,石菖蒲10g,茯苓10g,苍术10g,白豆蔻10g,车前草10g,川牛膝10g,甘草6g。每日1剂,水煎400mL,分早晚2次饭后温服。嘱避风寒,适劳逸,调饮食,畅情志。连服8周后症状消失,复查尿常规正常,多次尿培养均为阴性,随访4个月未复发。

6 体 会

本病属中医“劳淋”范畴。病位主要涉及肾和膀胱。“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2]。《诸病源候论》云:“诸淋者,由肾虚而膀胱热故也。”内因主要是先天禀赋薄弱,或劳累过度,或久病正气亏损,或平素饮食不节嗜食肥甘辛辣之物,正气亏损,湿浊内留,不能蒸腾水液,湿浊留注于下焦,膀胱气化不利而发病;外因主要为感受风寒或风热或湿邪,外邪入里后郁而化热为湿热之邪,注于下焦而诱发病。以本虚为主,尤以肾虚为要;病久不愈,久病入络,常兼血瘀。治疗当以扶正祛邪为原则。萆薢分清饮加减方中黄芪补气升阳,芡实固肾补脾,山药固肾健脾益精,益智仁暖肾温脾固气、补元气、益肾阳、固肾精,粉萆薢利湿去浊,苍术健脾燥湿,白豆蔻温中化湿行气,石菖蒲芳香化湿,茯苓健脾利水渗湿,车前草清热利湿通淋,川牛膝利湿活血,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补而不滞,通补兼施,益肾固精治其本,祛湿化浊、清热活血治其标,故而效果较好。

猜你喜欢

益智仁尿痛川牛膝
泌尿系最常见的四大症状
“状元果”益智仁
尿痛留神八种病
川牛膝临床注意事项
土茯苓茅根汤治下尿路感染
益智仁盐炙前后缩泉丸指纹图谱的比较
益智仁盐炙后缩泉丸入血成分的分析
流口水饮益智仁茶
怀牛膝与川牛膝功效小考
川牛膝种子成熟度与发芽率、生活力之间关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