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教育对幼儿身心发展影响探究

2019-02-10毛敏

北方音乐 2019年23期
关键词:身心发展音乐教育幼儿

毛敏

【摘要】在幼儿成长的过程中,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因素有很多,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音乐教育,音乐教育对幼儿身心发展的作用不可小觑。音乐教育可以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可以促进幼兒创造力、想象力的发展,可以促进幼儿个性的发展以及机体的发展等。

【关键词】音乐教育;幼儿;身心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幼儿园教育纲要》中明确指出:为实现我国整体教育目标,应结合幼儿特殊的年龄特点,进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为其后期的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音乐是一种特殊的艺术表现,美妙的旋律可深入人心,影响人的心理活动和感知,作为幼儿五大发展领域中艺术领域的重要一部分,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有助于提高幼儿的整体心理发展水平。

一、音乐教育对幼儿智力发展的重要性

(一)音乐教育对培养幼儿音乐能力的价值

“在大脑中,人们的创造思维和形象思维并不是连接在一起的,它们之间有一扇门,音乐就是打开这扇门的钥匙,如果孩子早期接受过音乐教育的那么他们会更快地开启这扇门”。只要打开了这扇门,那么许多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音乐通过刺激大脑,提高每个小细胞的活跃程度,充分挖掘右脑功能,音乐还可以增强左右脑间接的联系,从而提升整体智力灵活程度。

学前音乐教育中的音乐活动主要包括歌曲活动,节奏活动,音乐欣赏,音乐表演等。幼儿的音域、音准、节奏感、乐感本领等都会获得响应的熟练和进步,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通过音乐训练,有助于生长期的幼儿对音乐的听辨力的培养。在欣赏音乐的同时,可以让幼儿对音的强弱和高低进行区分,其次再对旋律、节拍、和声、音色等音乐因素进行慢慢感知。经过持久的锻炼,幼儿对声音的敏感度会得到提高。

音乐教学中,可以弹奏几个声音让幼儿们猜测是什么物体发出的声音或者描述的哪种动物。例如在钢琴上通过二度不和谐音程的弹奏,模仿汽笛声;通过跑动的琶音弹奏出山泉流水声;通过跳音的弹奏,描述出小兔子走路时一蹦一跳的特点;通过低音区的的弹奏体会大象或笨熊走路的笨重感……让幼儿在生动有趣的音乐活动中学习。

(二)音乐教育培养幼儿思维能力

著名音乐教育学家蒙台梭利所设计的教具之所以能够提高弱智儿童的智力,有一部分原因是蒙台梭利的教具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各种感官,也就是这些教具都具有直观性的特点,在音乐教学活动中,首先要调动幼儿的听觉,只有充分地发挥听觉的作用,才可以调动视觉,嗅觉……这样音乐才有画面感,这个画面感的形成就需要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比如学习歌曲《快乐的一只小青蛙》,幼儿可通过歌词,声音,可以想象出一只小青蛙快乐又自信的模样,对于年龄较小的幼儿,还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方式展现画面。

在讲《乌鸦喝水》这个故事时,可以把这个故事的内容改编成一首儿歌,儿歌不仅可以让孩子们感受到音乐旋律的动听,而且还有歌词的押韵。但是曲调要欢快,词义要简单明了。然后通过道具,让孩子模仿乌鸦喝水,通过实景模拟,让孩子感受故事中的意境。在这个音乐游戏中,可以让小朋友随意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开动脑筋,有利于对思维能力的开发。

(三)音乐教育培养幼儿感知力、创造力

美国知名艺术教育学者阿恩海姆说过“音乐艺术最基础的部分是感知,培养幼儿感知能力最快速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音乐教育。而且这种感知能力是任何一个学术领域中都必不可少的创造能力。”幼儿的想象力,从刚开始的简单的模仿,加工事物的原有形象,到能够进行独立的创造想象,离不开音乐的指导。想象力是创造力的基础,每一段音乐都有无数的可能性,里面可以蕴含无数个精彩的想象画面,如一段欢快的旋律,幼儿可以想象成森林里的白雪公主穿着漂亮的公主裙翩翩起舞,还可以想象成大海上有几只顽皮的小海豚在旋转跳跃……还可以在此基础上,想象自己也在小溪边和小鸭子玩耍或天空中和老鹰比赛飞行。幼儿在想象音乐内容、创设音乐情景的同时,为了表达自己内心的场景,他就得想方设法地组织语言来描述画面,把自己脑海中的画面去说给他的朋友听,就在这一言一语中,孩子就学会了如何形容,如何说。这个时候,老师也应该给予孩子更多的时间,鼓励幼儿大胆地去说,去表演。看重每个孩子想像,接受他们的不同,赞赏他们的个性,融入他们的交流情景当中。从这些可以看出音乐教育的智力教育功能,在幼儿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二、音乐教育对幼儿情感的教育作用

(一)利用音乐自身的感染力,培养幼儿的音乐情感

幼儿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的情绪对环境,绘画,表演,故事,游戏等会很敏感。因此,音乐教育中游戏的情境,图片的排列,场景的安排,游戏的开发等都会促使孩子情绪的发展。

例如在“让座”音乐活动中,采用布局场景和游戏活动,让孩子们积极参与当地的活动。通过活动,孩子的情绪得到充分体验,孩子的良好品德受到尊重,孩子对音乐活动的兴趣大大提高。

(二)利用音乐自身的特点,使幼儿获得全方位情感体验

幼儿阶段是情感发展从初级到高级的枢纽时期,幼儿的需求也从简单的生理需求过渡到了社会需求阶段。音乐活动并不是一个人的活动,是和许多小伙伴一起,这样幼儿能够感受到和朋友在一起创造的幸福感,也能学会在活动过程中读懂对方的眼神含义,形成不用说话的默契,学会解析他人、接受不同的想法、欣赏别人的优点。

教育学者经过多次的观察研究, 发现了节奏缓慢的轻音乐可以减轻急躁不安情绪对孩子的消极影响。把孩子从某种偏执状态拉到平稳状态里。慢慢地让他放松,可以达到冷静的状态,当幼儿听到这样的音乐时,在他的心里就会产生一种比较特殊的情感体验,造成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让孩子处于兴奋的状态,用音乐培养孩子就是要让孩子经常接触音乐,让孩子们感到快乐和平静。这就扩展了孩子的情感体验。孩子对音乐的理解,并不是一种单纯运用大脑的过程。更多而言,是一种情感体验的过程。0到6岁就是情感发展的高峰期。通过情感丰富的儿歌演唱,使孩子自然真实感受到音乐塑造的人物形象,使他们感受到健康向上的情绪,并通过多次演唱表演的方式得到强化,如幼儿学习歌曲《小海军》的时候都表现出骄傲的神态,萌生出对军人的敬仰之情和打败敌人的信心以及决心。学习《新年好》的时候,孩子们都可以感受到过年时喜悦的心情,增添了孩子们的幸福指数。这两首歌曲描述内容是不一样的,因此孩子的情感体验也不同。他们完全能够通过歌曲,理解歌词的内容、节奏情绪的变化,以及表达的音乐情感。

(三)通过音乐的作用,促进幼儿性格健康发展

实践证明,热爱唱歌的人既活泼又开朗,对人也有亲和力,正如一位文学巨匠托尔斯泰说“在一起生活着的人们,他们虽然不敌视对方,但是彼此之间的情绪和情感是不能融合在一起的,这时候出现了一根无形的绳子,无论,他们之前是有隔阂还是敌对状态,都可以把他们捆绑在一起,人们也可以感觉到凝聚力和彼此之间的爱。这条绳子便是音乐。”运用好这一点,孩子们就可以感受到同伴之间的向心力和归属感。音乐教育有着情感教育功能,促进了幼儿良好的品行的发展,从而构建健全的人格。

三、音乐教育对幼儿审美教育的作用

审美教育,简单来说就是培养幼儿审美能力,审美情趣的教育。幼儿美育目标首先要求幼儿能够大胆感受并喜欢他们生活中,环境里的美,然后逐步引导他们去和生活中具有闪光点的事物和人进行接触,“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通过环境熏陶,榜样带领,加大幼儿脑海中优美事物的表象,最后激发他们表现出自己美、创造出自己独特美的兴致。不断进行这样的过程刺激,幼儿就会把他所发现的美的事物、对美的感受,和大脑中储存的经验联系在一起,进一步加深对美的理解,这就形成了审美观念和审美判断,这种独特的体验通常都是幼儿内在心灵的真实感受。

如果说纸的艺术是画,那么音乐的艺术就是音符,不一样的音符就可以带来不同的审美感受,声音的类型有很多种,比如,大自然的声音,动物的声音,人们的声音等等。婴儿刚刚来到这个世界时,主要就是依靠听觉来认识这个世界,听到妈妈的声音,他有了亲切的感觉;听到水流的声音,他产生了好奇的心理……这些各种各样不同的声音丰富了幼儿的审美体验。随着幼儿一点点的长大,每个人喜欢不同类型的歌曲,对同一首歌的感受也都有不同的见解,教师也要丰富音乐教育和心理健康方面知识,具备可以读懂每一个孩子审美体验的能力。

四、音乐教育对幼儿机体发展的作用

音乐教育活动其实还包括简单的舞蹈,幼儿阶段身体发展处于由整体大动作向局部精细动作发展的敏感期,通过简单的律动可以发展幼儿动手能力,以及手脚配合能力。运动可以让血液流通速度加快,提高高难度运动所需要的体能,从而让孩子拥有一个合格的身体。幼儿还可以通过拍鼓,敲木鱼等游戏,训练手臂的大肌肉和手指小肌肉。幼儿在敲打中可以充分发挥活泼好动的天性,在这种愉快的气氛中,在音乐的海洋里,在敲击的节奏感中,享受音乐的快乐。在唱歌过程中,还可以增加幼儿肺活量。歌声还可以发泄不好的心情,帮助消化,促进睡眠,让幼儿获得健康的体魄。

一些音乐学家早期曾做过一项实验,早期接受音乐训练的孩子和没有经过音乐训练的孩子有很大的不同,經过训练的孩子,不论是在基础知识的学习方面,以及拓展活动的训练方面,还是行为习惯的发展上,都优于其他没有经过音乐训练的孩子。

幼儿园音乐教育不是纯粹的教育,是音乐与教育相结合的艺术形式。教育的本能活动是让幼儿养成好的品德素养,反映了孩子的内在方面。音乐教育对幼儿智力、想象力、创造力、审美力,体能等方面产生独特的作用,可以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音乐教育中,要引导幼儿欣赏音乐、感知音乐、体验音乐、通过潜移默化的作用,慢慢吸收音乐的养分,让音乐滋养幼儿身心健康快乐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金平.开展音乐教育活动促进幼儿身心发展[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12(4):99-100.

[2]王婷婷.幼儿音乐教育中音乐与游戏交互作用[J].艺术评鉴,2018(11)113-115.

[3]杜晨.幼儿音乐教育中音乐与游戏交互作用的意义[J].中国校外教育,2017(14):144-155.

[4]白学海.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节奏感知与表达[J].兰州学刊,2010(10).

[5]姚琛.幼儿园音乐教学游戏化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4.

猜你喜欢

身心发展音乐教育幼儿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音乐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浅谈幼儿园游戏环境创设策略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音乐美学基本原理对音乐教育的几点启示
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探讨
初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与体育锻炼研究
尊重幼儿发展规律,防止和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