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高职院校音乐教学的创新

2019-02-10梁粤梅

北方音乐 2019年23期
关键词:高职教育音乐教学创新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持续推进,音乐、美术等学科在学生素质教育中所起到的作用也逐渐受到了人们的广泛重视。为了更好地挖掘音乐课程的价值,在高职院校音乐教学中,广大教师应该加强创新探索,以全新的教学理念为引导,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进行创新,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以及兴趣爱好的培养。

【关键词】高职教育;音乐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4.3                        【文献标识码】A

在我国社会转型发展的背景下,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大幅度增加,职业教育承担的责任变得越来越重。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高职教育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对专业课程教学进行创新改革。高职音乐教学在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审美能力培养等方面均有着重要作用,因此有必要对音乐教学的创新进行深入探讨研究。

一、高职院校音乐教学功能及其教学创新的必要性分析

在高职教育中,音乐教学是践行艺术教育的重要途径,在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学生综合能力建设也具有促进意义。因此各院校应根据自身办学特色以及学生特点,对音乐教育教学进行创新探索,使其成为院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一环。

(一)高职院校音乐课程的功能价值

在高职教育中,音乐课程的功能价值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其一,德育功能。相較于其他课程,音乐课程的内容更加丰富有趣,可以为学生枯燥的学习生活增添一抹亮色,促进学生形成乐观的心态以及良好的审美能力。同时,学生在享受音乐乐趣的过程中也加强了其思想道德建设;其二,美育功能。高职音乐属于艺术类课程,审美教育是音乐课程的固有功能,在音乐学习中,学生会逐步认识音乐、品味音乐并创作音乐,这些活动无一不体现出音乐的审美特征。例如通过音乐鉴赏可以提高学生的艺术品位,使其更深刻的体会到音乐艺术之美;其三,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高职学生专业学习任务十分繁重,长期埋首在枯燥乏味的课业中容易使学生形成孤僻、冷漠的个性。而通过音乐教学则能够环节这种紧张氛围,使学生疲劳的身心得到放松,消除烦躁情绪,这是音乐教育心理调适作用的重要体现,一些院校已经将音乐教育作为学生心理辅导的重要手段之一。优美的旋律、节奏以及韵味可以使学生产生身心上的愉悦,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其四,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高职音乐教育不仅要求学生走近音乐、品味音乐,还要试着创作音乐,这是音乐艺术长盛不衰的根本原因。通过音乐教育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促进创造能力的拓展。

(二)高职音乐教学创新的必要性分析

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的深化和发展,是推动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重要手段。结合当前阶段我国高职音乐教学现状来看,存在多方面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六个方面,包括音乐教学设施落后、教材内容陈旧、教学手段缺乏创新、课程设置不规范和不合理、音乐教学模式结构不合理、音乐教学实践性不足等方面,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高职音乐教学效果十分不理想,从这一方面来看,高职音乐教学已经到了不得不改革的关键时期。高职教育是为社会输送高素质专业人才的主要渠道,新形势下,社会用人单位对高职人才培养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专业技能型人才是新时期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音乐教育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审美能力的发展,是人才培养不可缺少的一环,而想要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价值,则需要对其教育教学进行创新,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高职音乐教学创新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对其今后人生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三)高职音乐教学创新的原则

为了保障高职音乐教学创新的有效性,在具体实施中应秉持一定的原则,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以及需求。高职音乐课程相比于其他课程,还承担着放松学生身心、缓解学生课业压力的任务,因此在教学创新时应尽可能地选择符合学生兴趣爱好的教学内容及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如歌唱比赛、乐器演奏比赛等为学生提供更多自我展现的机会,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使学生逐渐建立自信心,为其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二、高职音乐教学创新的具体策略

(一)注重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为教学创新提供支持

在现代教育教学活动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已经十分普遍。高职音乐教育应根据本课程的特点,积极引入多媒体技术,将音乐的艺术表现功能充分的发挥出来,激发学生兴趣、渲染课堂氛围,提高教学效果。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多媒体技术和音乐课程的结合可以发挥出巨大的效果,将音乐这一较为抽象的元素更加生动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实现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的有效互动。例如,在《保卫黄河》这首歌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黄河奔流不息的景象,展现歌曲的创作背景,激发学生们的共鸣,使其深刻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思想情感,领会到先辈顽强拼搏的精神。

(二)创造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情境教学是新时期的一种高校教学方式,其优势在于可以创造浓厚的情感氛围,为学生们带去直观的情感体验,使其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视唱练耳课程是高职音乐教育的主要内容,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创新式教学情境辅助教学。例如在进行“旋律听写”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知名作品中的经典选段,将音乐旋律演奏出来,学生可以基于既有的背景融入到具体的情境之中,更快更好地掌握旋律听写的方法和技巧。

(三)编写新型教材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材是不可缺少的一项工具,教材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工作的效果。现如今,我国高职院校音乐教材尚未统一规范,因此不同院校所使用的教材往往不同,而且很多情况下都是由音乐教师自主选择教材,很难真正的适应学生们的特点和需要。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创新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应该基于校内学生的特点和兴趣,自主编制教材,选择合适的内容,实现音乐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有效融合,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此外,在编制过程中要注重形式和形式上的统一,既要考虑到教学目标,又要兼顾灵活性,为教学创新提供丰富的素材,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四)创新教学方式

首先,在课堂教学方面,教师要做好教学设计工作,根据教学内容预先设计好各个教学环节,并留出一定的灵活调整空间,以便能够根据课堂推进中遇到的情况作出有效的调整;其次,采用多方面教学手段对音乐艺术进行呈现,除了多媒体之外,还可以使用互联网技术、仿真技术等,实现音乐艺术作品的多样化表达;最后,合理利用课外时间,在院校内利用各类协会组织开展音乐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组建各类音乐团体和协会,校方适当地提供一定的宣传助力,推动学生们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反补音乐课堂教学。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音乐教学是落实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在新形势下,各院校应从教材、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对音乐教学进行创新,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为社会输送更多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黄诗怡.高职院校音乐课堂教学策略运用的路径选择[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6.

[2]李朝晖.高职院校非音乐专业音乐课程教学模式研究[D].武汉:湖北工业大学,2017.

[3]莫皖绵.论新形势下高职院校音乐选修课的开展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6.

[4]孟春肖.河北省高职院校音乐选修课的开设现状及对策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6.

[5]郑鄂.试议高职院校音乐教学中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J].黄河之声,2014(3):34.

作者简介:梁粤梅(1980—),女,黎族,广东梅县人,毕业于沈阳音乐学院小提琴演奏专业,硕士研究生,贵州职业技术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器乐演奏教学、音乐理论教学和音乐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高职教育音乐教学创新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浅析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中等专业学校音乐欣赏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