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钢琴演奏与钢琴伴奏结合教学研究

2019-02-10杨振

北方音乐 2019年23期
关键词:钢琴伴奏钢琴演奏

【摘要】钢琴教学包括钢琴演奏与钢琴伴奏两个部分,二者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钢琴演奏与钢琴伴奏结合教学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选择。本文就当前环境下钢琴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了钢琴演奏与钢琴伴奏结合教学的重要性,尝试提出钢琴演奏与钢琴伴奏结合教学的几点思路,以期为钢琴教学改革创新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钢琴演奏;钢琴伴奏;钢琴教學

【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识码】A

一、当前钢琴演奏、伴奏教学的现状

纵观当前的钢琴演奏、伴奏教学,仍有许多亟待解决的实际性难题存在。

从当前国内形势来看,学校教务部门对钢琴伴奏教学重视力度不足,部分教师也没有充分认识到钢琴伴奏教学对于学生钢琴演奏技能的提升和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性,导致钢琴伴奏教学投入严重不足,难以使学生形成对钢琴伴奏的正确认识,更谈不上引起学生充分重视和必要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当前的钢琴伴奏教学急需积极转变自身传统观念,自上而下引起钢琴教学各个环节的重视。

由于受到普遍存在于传统观念中对钢琴伴奏的错误认知影响,众多音乐专业的学生对钢琴伴奏认识不足,以为只要掌握了扎实的钢琴演奏技巧,那么钢琴伴奏也不在话下;或由于思想上的偏差,认为钢琴伴奏无法与钢琴演奏相提并论,并不值得去深入探究学习。事实上,钢琴伴奏与钢琴演奏是相辅相成的,钢琴伴奏能力的提升对于钢琴演奏能力以及学生整体音乐素质的提高也有帮助。作为音乐专业的学生,应该对钢琴伴奏和钢琴演奏予以同样的重视,最终实现自身钢琴伴奏能力和演奏能力的有效结合与稳定提高。

学生缺乏钢琴演奏、伴奏的课后练习。学校与教师对钢琴伴奏教学最为充分的重视以及学生更为主动的学习积极性都是推进钢琴演奏教学与钢琴伴奏教学相结合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但仅仅依靠课堂上教师传授的理论知识并不足以实现对学生伴奏能力的培养,课后练习的缺乏仍然会制约学生伴奏能力的实际提升。因此,为了实现每一位学生对钢琴演奏、伴奏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有效掌握,在增加钢琴伴奏课程量、保证充足教学时间的前提下,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课后练习时间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将教师课堂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学生课后的实际训练相结合,才能让学生在实践与锻炼中积累足够的钢琴伴奏经验,从而为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钢琴演奏与伴奏结合教学的重要性

(一)社会发展的需求

在普通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迅速的今天,由于音乐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钢琴教学已经逐渐在各大高校得到普及,钢琴伴奏作为钢琴课程的核心之一,也是社会发展需求决定的结果。在当今社会,人才的培养方向应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适应,以社会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不断做出相应的调整。当前钢琴演奏的发展情况表明,钢琴弹奏更多的是在扮演着伴奏的角色,而独奏的机会已经越来越少,个人钢琴独奏的音乐会更是微乎其微。钢琴伴奏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需求、人才培养的方向。为了适应这一现状,使学生的钢琴伴奏能力有所提升、独奏水平有所突破,重新修订钢琴教学课程,保证钢琴伴奏教学的充足课时,并根据钢琴演奏教学与钢琴伴奏教学之间的关系整合钢琴独奏与伴奏的教学内容,加强钢琴伴奏技能与技巧应用方面的学习内容,成为了提升钢琴教学效果的一系列新课题。

(二)新课改的要求

专业课程的设置是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而不断做出调整的,为了培养出优秀的钢琴弹奏人才,高校音乐课程也在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决定了钢琴教学要培养的是学生钢琴弹奏的综合能力水平,要求学生掌握钢琴演奏的综合知识。这就意味着钢琴伴奏与钢琴演奏同等重要,教师在实际钢琴教学过程中不能忽视对学生伴奏能力的培养,必须积极转变自身传统观念,深刻认识到钢琴伴奏教学训练对于学生未来步入工作岗位的重大意义。全面分析钢琴伴奏课程与钢琴演奏课程之间的关系,结合二者的实际特点精选教学课程,探索钢琴演奏与钢琴伴奏有效结合的教学模式,是增强学生综合演奏能力的重要途径。

(三)素质教育的要求

随着教育改革活动在高校领域内的兴起和素质教育的进程不断推进,钢琴专业在各大高校的专业设置中得以立足和持续发展。与此同时,随着钢琴教学规模的逐渐扩大而不断增长的学生数量已经明显超出传统教学方式的承载力,在这样的环境下教学课程的合理安排与组合就显得愈发重要。钢琴演奏与钢琴伴奏作为钢琴课程的两个组成部分,是优化钢琴课程设置、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元素。因此,在开展钢琴教学活动时,更应促进钢琴演奏教学与钢琴伴奏教学的有效结合,在有限的教学资源条件下达成更有效率的教学效果。

三、钢琴演奏与钢琴伴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一)增强师资队伍

就钢琴教学而言,专业的音乐素养和扎实的弹奏基本功是一名专业的钢琴教师首先必须具备的,钢琴演奏和伴奏教学所必备的理论素养则次之。教师的教学水平往往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效果有着关键性的影响,为了打造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从而为钢琴教学活动的开展准备好充分的必要条件,高校应当适当引进专业的钢琴教师。高校可以开设关于提高钢琴教学水平的讲座,让教师通过这些讲座重新给自己一个定位。开设音乐专业课程的高校之间还可以通过合作出版相关教材,来探索出一套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课程体系,从而提高钢琴教师的专业水平。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是我国现阶段的教育要求。为此,教师在钢琴演奏、伴奏的教学过程中要有所注意,一方面不能把重心放在制定适合自己能力的教学任务之上,而应当为了学生去制定相关的学习计划;另一方面,要避免用特定的乐谱去限制学生的思维,而应注重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二)以钢琴演奏为基础提高钢琴伴奏水平

无论哪种钢琴弹奏,都不能脱离对作品的理解能力而独立完成。分析作品的思维往往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建立起来的,在钢琴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对音乐作品的选择可以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逐渐培养学生在短时间内快速分析、理解作品,正确把握作曲家创作意图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伴奏水平。由于钢琴即兴伴奏不同于钢琴演奏那样具备事先排练曲目的条件,大多数伴奏者都无法提前准备,弹奏的难度就大大增加了,这对于钢琴伴奏而言也是很普遍的正常情况。因此,教师要正确训练学生的即兴伴奏技能,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强大的心理素质,告诫学生在伴奏时心里一定不能乱,要保持冷静分析、思考和弹奏的状态。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学生平时多练习快速识谱,培养在短时间内分析、、理解、记忆作品的能力。

(三)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演奏能力

学生的钢琴演奏、伴奏能力往往都是在实践中练就的,但就目前的形势来看,大多数高校教育中仍然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学生难以得到充足的实践机会。钢琴演奏风格的形成离不开大量的实践,一旦学生长期缺乏实践教学的锻炼,在实际演出中就有可能因为弹奏时出现乐曲不协调的现象导致整体曲风与琴风的不一致,从而使得演出整体的观赏效果大打折扣。实践教学是锻炼学生自我表达能力的重要方式,也是提高学生心理承受能力、抗压能力的有效手段,对学生台风、音乐协调性、表演观赏性的形成也有所帮助。因此,教师应加强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通过各种规模的演绎活动使学生的钢琴演奏、伴奏能力得到稳定提升。

参考文献

[1]黄越嘉.浅析钢琴演奏教学中综合能力的培养[J].黄河之声,2016.

[2]高华曼.钢琴即兴伴奏课程的教学现状及解决措施[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

[3]李鑫.论钢琴演奏和钢琴伴奏之间的关系[J].明日风尚,2016.

作者简介:杨振(1975—),男,汉族,吉林省长春市人,研究生毕业,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现为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钢琴系教师,讲师,研究方向:钢琴演奏,钢琴教学法,钢琴即兴伴奏,自弹自唱。

猜你喜欢

钢琴伴奏钢琴演奏
视唱练耳在钢琴演奏中的实践应用探讨
论钢琴伴奏对舞蹈教学的重要性
钢琴伴奏在合唱中的重要性与艺术性探究
网络技术对钢琴演奏的影响
钢琴演奏中心理控制的作用
浅述情感与技巧在钢琴演奏中的结合
培养钢琴演奏中音乐表现力的途径分析
合格钢琴伴奏者基本素养的养成与提升
强化服务学校音乐教育意识 加大钢琴伴奏能力培养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