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音乐文化的社会功能

2019-01-21田素力

西部论丛 2019年3期
关键词:音乐作品功能音乐

田素力

纵观人类历史,音乐同社会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不论是人类早期体力活动时,为减轻劳动负担而发出的号子,还是当今时代随处可闻的诸种声乐、器乐,均为音乐的一种形式。音乐不仅仅使人们的生活得到充实,也给社会进步带来了积极影响。文以载道,以形传神,用形象化的有形表达,来传递形而上的无形思想;文以明道,以文化人,用春风化雨的润物无声,来滋养内部的精神世界。通过文化艺术的引导、带动、升华,使人成为一个不断向新的自我,拥有更美善的心灵、更充实的头脑、更高质量的人生。音乐的社会功能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音乐是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产物

走进艺术的园地,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无论是一幅画、一支歌、一出戏、一部电影或者一个舞蹈,除了使我们得到艺术享受之外,还能使我们体察到某个时代、某个地区的生活状况。所以,我们不难判断出一切音乐艺术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

贝多芬曾经说:“音乐是比一切智慧和哲学更崇高的一种启示。”通过音乐,我们可以感受到什么是希腊人所说的“数的和谐”、可以领略中国古人在水穷云起之际妙解天地精神的胸怀与智慧。音乐带领我们直达宇宙的最后结构、生命之盛衰枯荣、人生之风云际会,无不在音乐的旋律和節奏中得到生动的暗示。

在音乐作品中,音乐家没有明显地歌颂什么,也没有明显地鞭挞什么,但他的爱憎情感都成了创造形象和结构音乐作品的方式。就发挥途径而言,音乐的认识功能的特点是“以美启真”,通过美来认识真,然而音乐的真实并非是生活的真实,而是符合自然节奏和生活内在逻辑的想象的真实。

据说,舒柏特的《d小调四重奏》主题,曾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有一天,舒柏特为了请朋友喝咖啡,自己动手磨咖啡豆,突然,舒柏特从磨声咔嚓咔嚓的响中得到启发,困惑了几天《d小调四重奏》主题在此时给他找到了。舒柏特推磨成调,看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这些曲子都是作曲家对生活有感而创作的!

二、音乐文化具有审美和教育功能

音乐可以娱人,同样也能够自娱。在儒家传统文化中,“诗教”和“乐教”一直是重要的教育途径。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不仅是对一种理想社会的设计,也是个人修身的组成部分。诗可以感发人心,促进人们奋发向上;礼能使伦理秩序得以维持,人得以立身行事的道德规范;乐最终使道德感变为充实稳固的人格修养。

音乐发挥教育功能的方式具有“以情感人”和“潜移默化”的性质。换句话说,这种教育功能是在情的感染中,在自由宽松的氛围中,细雨润物般地发挥出来的,鉴赏者经历了一个由不自觉到自觉接受教育的过程。音乐作品就是这样获得教育功能的。

音乐作品凭借其自由奔放的形式,还能让我们感受到超越束缚的生命的愉悦,从而发现自由的价值,懂得自由生活的可贵。音乐的教育作用是巨大的,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文艺是国民精神的所发的火光,也是引导国民精神前途的火光。”《黄河大合唱》帮助我们认识到中国历史上中国人民抗击外族侵略的决心,也能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同时还能使鉴赏者获得一种情感层次的审美满足。

三、音乐文化具有鼓舞斗志激发潜能的作用

音乐是思想的载体,在音乐中能传达出乐章所包含的神韵。人们能与音乐中所蕴神韵互交,这一互动过程,可以鼓舞人的斗志,提振人的情绪,激发人的潜力。

在和平年代,音乐更多地以娱乐的形式,表现对人的道德、精神、情操的潜移默化作用,而在战争年代,在民族存亡、国家安危的时刻,音乐会以号角式的呼唤鼓舞人心并直接作用于人的精神。一首《义勇军进行曲》,激励了多少热血志士奋发向前,每当我们行注目礼,目睹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耳闻雄壮的国歌声徐徐奏响的时候,有谁不心潮澎湃?有谁能不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坚定奋进?

作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并体现着先进文化发展进程的中国音乐,永远都以音乐中的崇高精神塑造人,永远都以优秀的音乐作品鼓舞人。20世纪以来,在中国的社会发展进程中,配合着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斗争需要,音乐的社会功能也得到了充分地展现。聂耳、冼星海等中国新音乐文化的开拓者和建设者,他们遵循着音乐社会功能会能动地作用于社会实践的客观规律,用音乐为武器,为争取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半个世纪以来,中的的音乐文化建设事业在中中共产党领导下,突飞猛进地发展并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和规模,在治国安邦、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各个方面,新中国的音乐文化对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和作用更是有目共睹。无数优秀的音乐作品,讴歌着我们这个变革的、腾飞的时代,鼓舞着我们这个时代中的每一个人。

四、音乐文化具有陶冶情操移风易俗的作用

众所周知,聆听音乐的目的在于娱乐,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又会潜移默化地受到音乐带来的熏陶,陶冶欣赏主体的内在情操。音乐教化功能的实现形式,即“寓教于乐”。关于音乐的教化作用,中外诸多先贤,对此都有过深入分析、研究和论证。

在我国,孔子率先提出:“移风易俗,莫过于乐。”音乐在“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占有重要地位。汉代史学家司马迁说:“夫治国家而弭人民者,无若乎五音者。”《毛诗序》中也说:“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古代诗、乐、舞合为一体、密不可分。在西方,古希腊的雅典人对音乐的教化功能也极为重视,音乐是高贵的象征,只有自由人才有权利接触音乐教育与实践。柏拉图与其弟子亚里士多德一致认为,音乐可以培养人的心灵和智慧,通过一种公众教育体制,可以塑造出所谓“正经人”。

另外,音乐还有“止怒”、“去忧”的功能。《管子·内业篇》中说:“止怒莫若诗,去忧莫若乐。”并且还能“发聪”,提升人们的智力水平。在乐谱的创作、歌曲的谱写,音乐的创造过程中,可以锻炼主体的思维能力以及想象能力;从接受者的角度讲,人们需要与音乐所表达的乐感美以及内涵美相共鸣,这对于激发大脑的逻辑活跃度和形象思维力,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毫无疑问,作为多元文化之一的音乐艺术,在21世纪将步入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作为音乐文化工作者,应该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创造出更多体现时代精神、符合人民要求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音乐作品,为人民、为社会主义、为和谐社会建设服务。

猜你喜欢

音乐作品功能音乐
数学的翻译功能
关注基向量的解题功能
我有特异功能
钢琴音诗化的广西壮族民歌音乐浅析
从叛逆到妥协的音乐巨人
音乐
基于网络背景下的著作权保护研究
浅谈我国钢琴音乐作品的创作特征
功能关系面面观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