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校园中国际化教育的地位与作用

2019-01-21何建锦

西部论丛 2019年3期
关键词:国际化校园交流

何建锦

摘 要:现今高中校园中国际化的趋势日益明显,这有利于培养全面型人才,弘扬中华文化,创新教育体制和促进世界文化交流。但是由于教育成本高、校园管理失当、教育人员水平低等原因,各校国际化教育存在发展速度不平衡、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等现象,在这个大背景下我们可以通过引进优秀教育人员,共享学校资源,加强政府监管力度等方面着手带动高中校园国际化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中校园;国际化教育;地位与作用;策略

引言:教育是一个国家最根本的事业。从清末洋务派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到近代的马克思主义旗帜,到邓小平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再到现今提倡的国际化教育,教育越来越趋向国际化。唯有发展国际化教育,培养全面型的人才,才能更好地发展中华民族,展示中华民族的大国风采。[1]

一、国际化教育的含义

“国”,即是指国家,特指我国;“际”,引用百度百科里的解释,即靠边或交接的地方,小到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人际,再到城镇之间的城际,省份之间的省际,大到国与国之间的国际,“际”字标志着双向的交流与沟通。“化”的意思是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可以引申为一种新趋势的出现。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国际化教育是现今社会教育领域的一种主流趋势,国与国之间加强教育理念、教育资源、教育体制和教育结构等方面的交流与沟通,从而优化本国教育配置,以促进双方教育事业的发展与创新。国际化教育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相比于传统教育,要求更高,涉及更广,具有全面性、创新性和发展性,是一种全新的教育体系。

二、国际化教育在高中校园中的地位

各方人士越来越意识到国际化教育的重要战略地位,然而由于现实生活中各种因素的影响,国际化教育呈现出不成熟、不稳定和不平衡的现状,尚未成为中国教育的主流模式。只有充分认识到我国高中校园中的这种现状,我们才能对症下药,提高国际化教育水平,发展国际化教育事业。国际化教育现状呈现出以下几种现象:

1、国际化教育成本高,资源缺乏。

相对于传统教育,国际化教育尤其是师资方面成本更大,所需要的资金流动性更强,学生家庭每学期所需要的费用动辄都是上万。但近年来,国际化教育的教育人员却长期空缺,且流动性大。大多数教育人员反映,国际化教育学校虽然薪水丰厚,但学历要求高,工作不稳定,外籍教学人员更面临背井离乡,文化背景不同等问题。处于这种现状下,中国家长更多愿意直接把孩子送往国外,兴起了“出国热”。据统计,我国2017年留学人数达到了60.84万人。

2、国际教育水平良莠不齐,发展不均衡。

国内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教育学校屈指可数,大多滥竽充数,以获得利益为主要目的,因此大多国际化教育学校招生门槛不严,一般只要求能承担其费用。正是由于其收费之高,这些学校大多分布在一二线城市,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学校就占了54.9%,发展十分不平衡。除此,各校之间竞争激烈,部分学校注重排名,更注重于打广告做形象等方面,不能將教书育人放在第一位,导致各校水平良莠不齐。

3、国际化教育管理不当,目的性偏差。

国家目前对国际化教育领域没明确规定,管理失当。据统计,目前我国共有国际学校703所,市场规模到近300亿元,但具有完善规模的学校不到一半,很多学校都不具备国际学校的资质。据统计,大多数学校都与公办学校或留学中介有利益上的挂钩,旨在培养留学生。这种利益驱使下的学校,大多以应试考试教育为主,与培养适合中国特色发展的全面型学生这一宗旨背道而驰,与传统教育无异。目的性的偏差、管理的不当,是这些学校不能成为主流模式的重要原因。

三 、高中校园国际化教育的作用

部分人士认为国际化教育是“西方化”的过程,这种解读是有偏差的。国际化教育是一个双向交流的过程,即“输出”与“引进”。我们不可否认,国际化教育也是一把双刃剑,必然有其弊端,但这不意味着我们必须放弃国际化教育方式,相反,我们应当迎刃而上,把握好尺度,发挥其积极作用,以赶上时代的步伐,创造适合中国的教育体制。

1.创新了教育理念、体制等。

国际化教育的“引进”创新了教育领域。新的教育理念、体制和旧式相碰撞,相结合,在这过程,我们摒除旧式教育的陋习,吸收新式教育的优点,从而创新了教育理念和体制,形成更适合本国国情的教育理念体制,这是一个双赢的过程。现今社会竞争激烈,各界各行业都要求创新,教育也不例外。历史证明,闭关锁国只会受到鞭打,相反,打开国门,接受新的理念思想更有利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因此,国际化教育将会是未来中国教育的新模式。

2.促进文化的交流。

教育具有创造和传播文化的作用,教育本质上也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通过双向的教育文化往来,各国之间交流和沟通了文化内涵和文化发展。各国文化相互碰撞,相互吸收,促进了中华文化和各国文化的相融合,也发展了中华文化。各国文化通过这种交流的方式,形成极具时代特色的新局面,为世界文化之林添上璀璨的一笔。

3.对培养全面型人才起战略性作用。

衡量一个国家的实力,不仅是从经济、政治、文化和军事,人才也是其中关键的指标。在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的今天,教育不能仅仅拘泥于发展德智体美劳的人才,更应站在时代巨人的肩膀上,培养与时俱进、与国际接轨的全面型人才。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而国际化教育是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一种模式,它能够摒弃传统教育的弊端,采用更为先进更为人性化的教育方式,更高效、更全面地培育接班人。国际化教育对个人和国家的未来发展都起着战略性作用。

4.展示了中华民族精神。

国际化教育是文化的交流,人才的交流,教育的交流。这一过程,向世界各国人民展示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这是时代性与民族性的结合,展示了中华泱泱大国的风采,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之林。国际化教育的发展有利于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展示民族精神。

四.推动国际化教育的建议

1.合理控制成本,教育应与科技相结合。

合理控制成本是办好国际化教育的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成本贯穿于国际化教育的每个环节。因此,我们要重视成本支出在国际化教育这一过程中的重要性。学校要采取有效措施,做好成本预算,做好内部财务管理与控制,精益成本,减少损耗,并应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以达到教育的最终目的——育人。

2.吸收优质教育人员,提高本国教育人员水平。

国际化教育是教育双向的交流与沟通。我们既要吸收优质的教育人员,充分了解其他国家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体制,以完善本国的教育配置;同时应资助派遣本国教育人员外出交流和学习,与国际教育事业接轨,从根本上解决师资力量的问题。[2]教育不应该是“西方化”,而是在双方的交流和沟通中,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国际化教育之路。

3.完善国家相关文件,加强监管力度。

教育离不开国家的监管。政府应该采取相应措施,以改革完善用人体制机制和行政管理机制。利用国家和人民的权利监管国际化教育学校,剔除教育腐败,使它们发挥最大的作用,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出一份力。

4.各校园之间资源共享,信息共享。

国内各校园之间应该加强联系,共享信息和資源。[3]校园之间应该多举办交流会等形式的活动,加强沟通,分享经验和体会,这种方式一定程度上既节约了成本,又加强了信息和资源的流通,促进各校的共同成长。学生教育离不开校园教育,因材施教,因材选教,立足于中国国情,找到适合中国的教育之路。

结语: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培养新式人才是我国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经济、政治和文化都与国际接轨,教育也毋庸置疑。教育是一种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的实践活动,而人才是成就一个国家的重要资本。所以,我们必须明白国际化教育对现今中国的重要意义,致力于发展民族社会所需要的国际化人才,才能传播优秀中华文化,创新教育体制,促进世界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庄汉文,李晓娟.我国高校国际化教育与文化传播功能浅议——以暨南大学国际化教育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2(S4):154-157.

[2]胡景桂,缪杉莎,邓超群.国际化教育教学管理改革的探索——国际学院专业负责人制度建设实践[J].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35(04):69-71+77.

[3]李胜利,刘锋山,马家杰.国际化教育与学校建设[J].决策探索,2003(12):9-8+10.

猜你喜欢

国际化校园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强本拓新的研究成果反哺本科教学与国际化人才培养
活动预告
谈民办高校教育国际化发展之路
交流平台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交流平台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