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2019-01-19夏卫芳左海萍朱粉琴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食管癌肺部营养

夏卫芳,左海萍,朱粉琴

(泰州市人民医院 感染管理科,江苏 泰州 225300)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手术治疗是首选的治疗方案,但肺部感染是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是导致术后患者死亡的高危因素之一[1]。因此,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预防非常重要。本研究观察收集了41例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临床资料,分析引起肺部感染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对策,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为我院2015 年1 月~2018 年12 月老年食管癌术后肺部感染41 例患者,其中男34例,女7例,年龄61~84岁,平均年龄69.7 岁。其中食管上段癌2 例,中段癌27 例,下段癌12 例。所有患者术前均经胃镜检查及活检病理确诊,手术均是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下进行。肺部感染术后3d 内发生4 例,4~7d 内发生23例,7d后发生14例。41例患者均出现肺部感染的症状与体征。

1.2 诊断标准 肺部感染参照原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2]:患者出现咳嗽、痰粘稠,肺部有湿性啰音,并有下列情况之一:(1)发热;(2)白细胞总数和(或)中性粒细胞比值增高;(3)X 线片显示肺部表现为炎症浸润性病变;(4)病原学检查:支气管分泌物或痰培养有致病菌。

1.3 方法 观察并记录患者年龄、性别、有无基础疾病、吸烟情况、肺通气功能状况、术前术后血浆白蛋白水平、病变部位、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留置鼻胃管时间,术后疼痛评分及呼吸道分泌物送检及培养情况。

2 结果

2.1 易感因素 本组病例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因素主要有合并基础疾病(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25例,术前术后低蛋白血症25 例,长期吸烟19 例,中重度肺功能下降17 例,术后留置鼻胃管时间超过5 天及以上19例,术后疼痛评分在5分以上31例。

2.2 感染特点及方式 41例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肺部感染中有37例培养出病原菌,占90.2%。共培养分离出病原菌106 株,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共78 株占73.6%,革兰氏阳性菌23株,占21.7%,真菌5株占4.7%。排在前三位的为革兰氏阴性杆菌鲍曼不动杆菌(20.8%)、肺炎克雷伯菌(11.3%)、铜绿假单胞菌(8.5%)。感染方式:单一细菌或真菌感染者23 例(56.1%),2 种或2种以上细菌或先后感染者15例(36.6%),其中多重耐药菌感染有12例,占肺部感染患者的29.3%。

3 讨论

3.1 肺部感染的原因分析

3.1.1 年龄 高龄是引起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老年人的呼吸系统解剖与生理不同于年轻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肺功能老化,胸部手术导致肺的功能进一步受损,增加了肺部感染的发生率[3]。

3.1.2 长期吸烟 吸烟产生的尼古丁、焦油等物质吸入人体后使呼吸道粘液分泌增加,影响了肺的功能及有害细菌的排出,易诱发肺部感染。

3.1.3 基础疾病 老年患者合并基础疾病者,机体各器官功能逐渐减弱,免疫功能逐步退化,对肺部感染的抵抗作用也随之下降,因此患有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术后更容易发生肺部感染。

3.1.4 肺功能障碍 患有术前合并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等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肺的顺应性降低,其肺功能障碍,导致免疫功能下降,加之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导致机体菌群失调,耐药菌感染增加,术后易继发肺部感染。

3.1.5 营养不良 老年患者合成代谢减少,加之癌肿导致消耗增加,术后的分解代谢增强,更易致低蛋白营养不良,营养不良可引起肺间质水肿,易导致低氧血症,大大增加了肺部感染的几率。

3.1.6 术后疼痛 老年患者体质虚弱及长期卧床,加之术后切口疼痛,使呼吸的幅度减小,从而使呼吸浅快,患者不能有效地咳嗽,痰无力咳出,造成呼吸道分泌物潴留,导致阻塞性肺不张和肺部感染。

3.1.7 其它因素 食管癌术后胸胃内容物在胸内负压作用下,可通过较短的颈段食管返流入气管腔,造成误吸,导致和加重了肺部感染[4]。术后留置鼻胃管及营养管,影响肺换气,甚至引起咽喉部肿痛感染,增加了肺部感染的发生。

3.2 护理对策

3.2.1 术前干预 (1)做好全面详细的评估。常规进行肺功能的检查,对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COPD等患者及长期吸烟患者,应严格戒烟两周以上,术前遵医嘱给予化痰药和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治疗,以改善肺功能;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评估,并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给予患者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半流质饮食或流质饮食,对营养不良者进行支持治疗,如口服能全力、力全平等,调整至血清白蛋白4.0g/L 以上,对合并糖尿病患者,要控制血糖,使之稳定于7mmoL/L 左右,积极配合患者治疗基础疾病,改善器官功能。

(2)加强呼吸功能锻炼。教会患者有效咳嗽及腹式呼吸的方法,练习吹气球,每日3 次,每次10 分钟,并集中进行呼吸操训练,每日2 次,以改善肺功能。

(3)心理护理。老年患者多有听力减退,理解力不够等问题,护士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可利用图文、卡片等向患者介绍手术准备的内容,手术的方式及疗效,术后可能出现的不适及应对方法,使患者有充分的心理准备,积极配合手术及术后康复。

3.2.2 术后预防 (1)加强病房管理和手卫生规范。保持病室的整洁,温湿度适宜,每日通风2 次,每次30 分钟,室内每日用三氧消毒机消毒2 次,每次60 分钟,减少探陪人员,限制呼吸道感染者进入病室,医护人员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操作前后严格按七部洗手法洗手,减少医源性感染的发生。

(2)尽早半卧位及早期活动。患者麻醉清醒后,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尽早采取半卧位,以利于呼吸和引流;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可减轻低位肺的张力,减少功能残气量。患者下床活动需循序渐进,要在护理人员的指导帮助下进行,依照床上坐起、扶床站立、床边小范围活动、病房走廊内活动的顺序进行,逐步增加活动能力。

(3)做好呼吸道管理。食管癌患者术后多有肺部水肿,痰液增多,加之老年患者术后体质虚弱,咳嗽无力,协助患者有效咳嗽及排痰非常重要。常规给予氧气雾化吸入,每日2~3 次,每次15 分钟,既保证了呼吸道供氧,又促进了痰液的稀释,使痰液易于咳出;并协助患者翻身、拍背。如患者咳嗽无力,先用刺激法排痰,护士按压患者环状软骨下方、胸骨上窝处刺激患者气管,排痰效果好,如排痰效果不好可进行气管内吸痰,必要时行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气管切开吸痰。另外,及早规范留取痰标本,根据痰培养结果,正确执行医嘱,规范使用抗生素,如有耐药菌感染的患者,按接触隔离管理要求,做好床边隔离。

(4)做好口腔护理。术后第一天开始,护士常规协助患者刷牙,有效去除口腔粘膜组织和牙间血痂、痰痂及附着物,以减少细菌的粘附,有效抑制口腔细菌的繁殖。对易引起肺部感染的高危人群,禁食期间,除刷牙外,每日四次用口泰含漱,以减少口腔内细菌的含量。

(5)做好管道护理。1)胃肠减压护理。每日四次用注射器抽吸胃管,避免胃内积气积液,因饱胀的胸腔胃可影响呼吸,也增加返流。胃肠蠕动恢复后,及时拔除鼻胃管,避免影响患者咳嗽排痰。2)加强管饲护理。每次管饲前首先要确认营养管位置,管饲时抬高床头30°~45°,均匀输入,以防返流,引起吸入性肺炎。(3)保持胸腔引流密闭无菌通畅,定时挤压胸腔引流管,通畅的胸腔引流对术侧肺的复张起到一定作用。

(6)做好疼痛管理。加强对患者术后镇痛的重视,常规术后放置静脉镇痛泵,并根据疼痛评分评估患者疼痛的程度,及时调整镇痛药剂量,使患者不至于因疼痛影响翻身、呼吸及咳嗽排痰。采用转移患者注意力的方式如看电视、听音乐等,避免对疼痛的过分关注,提高患者对疼痛的耐受性[5]。

(7)加强营养支持,提高机体抵抗力。患者术后机体明显处于应急状态,分解代谢增加,加之术前常合并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导致感染率上升。因此,术后早期肠内、肠外营养相结合的营养支持非常重要,从术后第一天起,由营养师制定个性化肠内营养治疗方案,即从十二指肠营养管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浓度由稀到稠,滴速由慢到快,量由少到多,每日总量不超过2000ML;血清白蛋白3.0g/L 以下者,加用肠外营养。有效的营养支持,对促进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综上所述,我们只有对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具体分析,并制定合理有效、全面综合的护理干预措施,才能降低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猜你喜欢

食管癌肺部营养
星形诺卡菌肺部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
盐酸氨溴索在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应用
得了食管癌能维持多长时间
夏季给猪吃点“苦”营养又解暑
食管癌患者两种固定装置摆位误差及计划靶区外扩值探讨
老年重症肺部感染临床诊治研究
肠内营养支持在放化疗食管癌患者中的应用
这么喝牛奶营养又健康
蔬菜与营养
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手术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