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2019-01-16吴永成

数学大世界·中旬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数学解题初中数学教学方法

吴永成

【摘 要】 数学是一门在生活当中有着广泛应用的学科,作为三大主科之一的数学,在综合考试当中也是十分重要的。要学好数学,学生不仅要重视对于知识点的记忆,也要重视对知识点的实际应用,这直接体现在学生解答数学题目的过程中。数学教师在进行数学教育时,要着重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应用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解题;教学方法

如何提高初中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是初中数学教学面临的一大难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可以直接体现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与学生的答题思路和数学思维也密切相关,数学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教师要运用对应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分析

数学解题能力是指学生在解答题目时的方法、过程、思维等,看似轻松容易,但实际上从多个方面全面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素养。第一,学生要明白题目所表达的含义,掌握提问者出题的目的;第二,学生要从所学知识中调动与题目相对应的基础知识,明确地知道问题考的是哪个知识点;第三就是进行计算,也是最主要的一个部分,学生根据题目给出的已知条件,运用自己的数学能力,根据一定的数学思路进行求解。虽然数学问题的类型多种多样,变化多端,但它们都是有一定的规律的。初中数学总的来说是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科目,这一过程不仅仅限于解答家庭作业和考试题目的过程,而且还要从教学计划、知识点教学、解题方法讲解、课后复习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教学。绝大多数教师都认为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是十分关键的,但很多教师使用的方法仍然落后,因此,教师应该积极尝试新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数学解答能力。但在现实情况中。某些教师片面地认为利用题海战术就可以迅速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经过长时间重复性的题目解答,学生容易养成套路式的数学思维,很难有效地解决不断变化的新型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想要提高学生解答题目的能力,就要多多利用综合手段,从审题到解题,全面提升学生解答题目的能力。教师用类似正确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形成良好的解题观念,学生的解题能力就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方式

1.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解答数学问题的过程中,逻辑思维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许多学生解题能力较差,往往是因为逻辑思维能力不强,因此教师应注重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进行培养,帮助学生提高逻辑思维能力。举一反三、归纳、空间想象这三者是初中数学解题过程中常用到的逻辑思维能力,这也是数学解题的最基本的能力。教师可以通过教学练习加游戏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例如,当教师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时,可以让学生先倾听教师的方法讲解,然后让学生再运用自己的方法来灵活地解决这些问题,并在实例教学中添加多个类似的练习。当然,教师也可以实施游戏练习的方法,比如老师可以向学生介绍简单的数字游戏玩法,然后给出一些复杂的数字游戏来让学生解决,这可以显著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逻辑思维能力。当然,各种逻辑思维能力是有显著差异的,所以培养不同的思维能力应该用不同的训练方法。例如,教师可以利用游戏教学法来训练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让学生通过游戏来培养空间感。然而,如果使用教学训练法,让学生凭空想象某个立体图形,将难以达到应有的效果,不能明显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2.提高学生审题能力

学会如何准确地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关键。只有真正读懂了题目所表达的含义,才能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初中生年龄较小,难免会出现粗心的毛病,体现在数学学习之中,会造成审题错误、计算中出现失误。为了防止学生在解决数学习题过程中由于粗心而误算整个问题,教师应帮助学生减少粗心的毛病,在拿到问题后要仔细阅读,明确问题的要求,然后再详细分析问题的情况,回忆所学的基本知识。学生必须经过持续的训练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养成认真思考、准确审题的习惯,在日常的课堂教学当中,如果需要讲解题目,教师应引导学生对题目进行深入透彻的分析,明确题目给出的每个具体要求。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在课后自己做题的过程中,根据教师教授的步骤来认真审题,减少因为审题过程中出现问题而导致解题的方向也出错。在具体的教学实际中,当学生仍因审题而犯错误时,教师不应过多地批评学生,而应首先让学生知道他们哪里错误了,以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能对类似内容产生深刻的印象,避免重复错误。

3.进行变式题目的练习训练

让学生学会从大量的题目之中寻找规律,为以后的解题奠定良好的基础,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可以有目的性地进行变式题目的练习。在对某一类型的问题讲解完成之后,教师可以结合已经讲完的问题,对题目变化形式,进行变式练习。变式练习对于学习数学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式,能够让学生變换多种思路进行解题。虽然这样会增加教师的工作量,但学生的解答能力能够显著提升,教师在准备课程的过程中应考虑到如何变式,并预先准备好相应的变式问题,以确保课堂教学中不浪费时间。

例如,在关于“平面几何”的题目讲解过程中,某个问题的证明讲解结束后,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稍微改变问题的内容,改变具体的要求,但是不改变问题的整体框架,学生的解题思路就会产生一些变化,这种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解答能力,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

学生的数学解答能力可以体现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学生通过一定的数学条件分析具体的解答步骤,该过程可以扩大学生的数学思维。初中的数学知识也存在着相对复杂的知识点,但如果教师可以采用适当的教学策略,并与学生自身的特征相结合组织教学活动,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更好地解决数学问题。

猜你喜欢

数学解题初中数学教学方法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中学数学解题反思策略探讨
数形结合在解题中的应用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