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冠心病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对其生活质量、自我效能及社会支持水平的影响

2019-01-16袁文贤韩旭东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23期
关键词:效能冠心病护理人员

袁文贤,韩旭东

(常州市中医医院心内科,江苏 常州 213000)

冠心病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腔阻塞、狭窄、心肌缺血、缺氧所致[1]。该病的发病率和致残率均较高。对该病患者进行全面科学的治疗和护理十分重要。本文以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在常州市中医医院心内科接受治疗的6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对该病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对其生活质量、自我效能感及社会支持水平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在常州市中医医院心内科接受治疗的60例冠心病患者。这60例患者的入选标准为:1)其病情符合冠心病的诊断标准[2]。2)签署了自愿参与本次研究的知情同意书。其排除标准为:1)存在意识障碍或精神障碍。2)合并有严重的心、肝、肾功能障碍。将这60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患者。干预组患者中有男18例、女12例;其年龄为45~84岁,平均年龄为(60.5±6.6)岁;其病程为4个月~8年,平均病程为(4.2±2.2)年。对照组患者中有男17例、女13例;其年龄为46~86岁,平均年龄为(61.8±6.7)岁;其病程为6个月~8年,平均病程为(4.2±2.3)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在两组患者就诊期间,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用药指导、心理疏导及饮食指导等。对干预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进行综合护理的方法为:1)进行心理护理。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与交流,了解其病情与心理状态,对其存在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进行有效的疏导,从而使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2)进行病房环境管理。护理人员每日定时对病房进行消毒、通风、换气,保持病房的安静,为患者提供温馨、舒适的治疗环境。3)进行饮食护理。护理人员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及基础疾病的情况为其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方案。指导患者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忌食脂肪、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和油腻的食物。嘱患者禁烟忌酒,每日补充充足的水分,以保证排便的通畅,避免因排便费力而诱发心绞痛。4)进行用药指导。护理人员指导患者严格遵医嘱服药,向其说明每种药物的作用机制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嘱其在出现用药不良反应后及时报告医护人员,以便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5)进行康复训练指导。在患者康复后,护理人员可指导其进行康复训练,以增强其体质,改善其呼吸频率和心肌的供氧状态。进行康复训练共包括三个步骤:⑴进行热身运动。指导患者进行5~10 min低强度的有氧运动,以放松和伸展肌肉,提高关节的活动度和心血管的适应性,预防心脏不良事件和运动性损伤的发生。⑵进行有氧运动、阻抗运动和柔韧性运动。常见的有氧运动方式包括行走、慢跑、骑自行车、游泳及爬楼梯等。指导患者根据自身的体能和心率的变化情况确定运动的时间和强度,以改善心脏的功能和冠状动脉供血供氧的能力。每周运动3~5次。常见的阻抗运动方式包括做俯卧撑、举哑铃或杠铃、使用弹力带进行运动等。根据患者自身的体质量确定运动的强度,以增加其心内膜下血流的灌注和心肌的供氧,帮助其早日回归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每周运动2~3次。进行柔韧性运动的方式为指导患者缓慢地逐步拉伸上肢、下肢、颈部及臀部,逐渐增加拉伸的范围,拉伸的强度以存在拉伸感但无疼痛感为宜。每个部位拉伸6~15 s,每个动作重复3~5次,共拉伸约10 min,每周训练3~5次。⑶进行放松运动。在进行完有氧运动及柔韧性运动以后,指导患者进行5~10 min的放松运动(病情严重者可延长该阶段的运动时间),以利于其血液缓慢地回到心脏,避免其因心脏负荷突然增加而诱发心脏不良事件。

1.3 观察指标

治护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观察接受治护前后其自我效能感和社会支持水平的变化情况。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该简表共包括社会功能、生理功能、情感职能、躯体功能及总体健康5个条目,每个条目的分值均为0~100分。患者SF-36的评分越高,表示其生活质量越好[3]。采用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对两组患者进行自我效能评分。该量表的分值为0~60分。患者GSES的评分越高,表示其自我效能感越好。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S)对两组患者进行社会支持评分。该量表的分值为0~66分。患者SSS的评分越高,表示其社会支持水平越高[4]。

1.4 统计学方法

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均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护后两组患者SF-36评分的对比

经治护,干预组患者SF-36各条目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1。

表1 治护后两组患者SF-36评分的对比 ( 分,±s )

表1 治护后两组患者SF-36评分的对比 ( 分,±s )

组别 例数 社会功能评分 生理功能评分 情感职能评分 躯体功能评分 总体健康评分干预组对照组t值P值30 30 79.42±3.74 66.48±4.82 6.046<0.05 78.26±15.47 62.63±10.52 4.239<0.05 82.37±19.43 71.42±12.62 8.972<0.05 79.69±16.42 65.26±15.36 5.792<0.05 80.27±3.74 68.38±3.35 8.372<0.05

2.2 接受治护前后两组患者GSES和SSS评分的对比

接受治护前两组患者GSES和SSS的评分相比,P>0.05。接受治护后两组患者GSES和SSS的评分均高于接受治护前,而且干预组患者GSES和SSS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2。

表2 接受治护前后两组患者GSES和SSS评分的对比 ( 分,±s )

表2 接受治护前后两组患者GSES和SSS评分的对比 ( 分,±s )

组别 例数 GSES评分 SSS评分接受治护前 接受治护后 接受治护前 接受治护后干预组对照组t值P值30 30 36.25±9.36 35.84±8.5 0.575>0.05 56.31±4.36 45.73±7.63 6.027<0.05 37.24±8.43 37.53±7.79 1.282>0.05 58.63±6.27 48.34±5.54 9.372<0.05

3 讨论

冠心病的发生与患者的社交情况、心理状态及生活方式都具有密切的关联性。该病患者多伴有心律失常及心绞痛等症状,可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甚至威胁其生命安全。综合护理模式是一种全方位、多层次的护理模式,可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个体需求对其进行心理、用药、饮食及康复训练等方面的护理。该护理模式可引导患者全面深入地了解自身的病情,缓解其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从而提高其对治疗的依从性[5]。在实施该护理模式的过程中,患者可在护理人员的督促下按时、按量服药,从而可充分地发挥药物的疗效。对患者进行科学的饮食指导,可帮助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进而可提升其生活质量。

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对冠心病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可改善其生活质量,提高其自我效能感和社会支持水平。

猜你喜欢

效能冠心病护理人员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同时多层扩散成像对胰腺病变的诊断效能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茶、汁、饮治疗冠心病
警惕冠心病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中医治疗探析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