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脾理气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2019-01-11张持萍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23期
关键词:理气健脾功能性

张持萍

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中医科,江苏宿迁 223800

功能性消化不良作为临床常见病,尽管国内关于这一方面的研究较多,但是关于该病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确,造成临床治疗难度较大,且病情反复发作,患者长期受到疾病困扰[1]。常规西药治疗能依靠药物作用改善部分患者症状,另外一部分患者治疗效果不理想。中医理论研究以及中医技术发展使得功能性消化不良可采用中医辨证方法来治疗,依据不同患者辨证分型采取对应的中医药方。本次研究结合我院2015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59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探讨健脾理气法对其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我院2015年3月~2018年3月为59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29例。观察组男13例,女17例,年龄35~65岁、平均(42.5±8.6)岁,病程8~19个月、平均(11.4±1.0)个月。对照组男10例,女19例,年龄33~64岁、平均(42.5±8.7)岁,病程8~20个月、平均(11.5±1.0)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参照1999年世界胃肠大会制定的功能性胃肠疾病的诊断标准—罗马III诊断标准拟定[2]:中医诊断标准则依据2002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中“中药新药治疗痞满证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相关内容[3]。

1.3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满足西医学与中医学中有关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断标准;(2)中医证候积分和不小于6分;(3)患者年龄20~65岁,性别不限;(4)明确本文研究目的,签署患者知情同意书;(5)研究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1)合并胃黏膜有重度异型增生、消化性溃疡、病理诊断存在恶性病变患者;(2)心肝肾功能不全以及造血系统、内分泌系统异常;(3)药物过敏;(4)妊娠或哺乳期妇女;(5)自动放弃治疗或者研究期间出现意外患者[4]。

1.4 方法

对照组:采用莫沙必利片(江苏豪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H19990315),饭前服用,口服,每次5mg,每日3次[5]。

观察组:自拟理气健脾汤+莫沙必利片,其中莫沙必利片与对照组保持一致,自拟理气健脾汤药方如下:主要药物有:柴胡9g,川芎6g,桔梗6g,枳壳 10g,半夏 6g,白术 12g,党参 12g,白芍 10g,川厚朴6g,陈皮6g,茯苓 15g,甘草3g。此外,依据不同患者的个体差异,返酸患者加入20g煅龙牡;腹痛严重患者加12g延胡索;寒湿较重以及舌苔厚腻者加6g藿香,6g佩兰;食积严重加入10g鸡内金,15g炒谷芽,15g炒麦芽。将上述药方使用200mL水煎服2次,分早、晚服用,每日1剂[6]。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个月,治疗期间嘱咐患者健康饮食。

1.5 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1)患者治疗效果;(2)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3)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单项症状评分。

1.6 评价指标

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均依据2002年《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中“痞满证证候分级量化表”实施评价,主症采用0~6分评分方法,兼症采用0~3分评分。其中6~11分表示轻度:12~22分表示中度:23分以上为重度。根据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改善率进行综合治疗效果评价,具体如下:(1)痊愈:临床腹胀、恶心、烧心等症状完全消失,证候积分改善率≥95%;(2)显效:上述症状体征明显改善,70%≤证候积分改善率<95%;(3)有效:上述症状体征有所改善,30%≤证候积分改善率<70%;(4)无效:上述症状体征无变化或者出现病情加重,证候积分改善率不足30%,其中证候积分改善率=(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00%[7]。

1.7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治疗总有效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症候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方面,观察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s,分)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 t P观察组 30 16.40±5.10 4.73±3.22 10.597 0.001对照组 29 16.34±5.76 8.33±5.50 5.416 0.018 t 0.042 3.080 P 0.838 0.023

2.3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典型单项症状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相关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典型单项症状评分比较(±s,分,n=30)

表3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典型单项症状评分比较(±s,分,n=30)

症状 治疗前 治疗后 t P腹胀腹痛 3.63±1.94 1.23±1.17 5.802 0.015嗳气 3.50±1.74 1.07±1.08 6.499 0.001胸闷 1.47±1.46 0.33±0.55 4.002 0.020恶心 1.93±1.41 0.53±0.68 4.898 0.015

3 讨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作为常见疾病,现代临床研究表明多项因素可诱发该病发生,如患者精神过度紧张、胃肠道运动功能失调等。患者发病后随病情发展可出现腹泻、便秘或者腹痛等,影响患者正常工作和学习[8]。现阶段西药主要采用促进肠胃动力实施治疗,同时根据患者诱发因素加以干预,但是长期用药会增加部分患者毒副作用,而且病情会反复性发作。基于此,需要寻找新的方法进行治疗,便于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中医学一步一步的发展为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奠定基础[9]。

根据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功能性消化不良属于中医学中的“胃脘痛”“嘈杂”“反胃”等范畴。根据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功能性消化不良与多项因素有关,如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倦过度、先天禀赋不足、感受外邪等,中医认为该病是多项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病位在胃部,但是与肝脾功能有着密切关系,综合研究认为脾虚气滞,胃失和降为FD基本病机,依据不同症型表现采取辨证治疗方法[10-13]。结合国内文献研究与中医理论研究,本文观察组采用健脾理气汤中柴胡具有疏肝解郁与升阳举陷的功效,现代临床研究表明柴胡具有抗肝损伤以及抗辐射损伤的作用。《神农本草经》中记载柴胡是肝胃疾病治疗常用药物,对饮食积聚,寒热邪气等引起的消化不良具有舒达调理作用;川芎活血止痛,对于改善患者积滞、胸闷、腹痛腹胀等症状有着重要作用;桔梗具有抗炎、镇静、镇痛功效;《药性论》中有关于桔梗用于“去积气,消积聚”的记载;枳壳具有破气消积功效,有助于促进食物消化吸收;厚朴行气消积;燥湿除满;降逆平喘。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厚朴可对胃粘膜溃疡呈显著抑制作用,其活性成分之一确定为和厚朴酚与厚朴酚。白术健脾益气;《本草从新》中关于党参有“补中益气,和脾胃”记载;陈皮主治脾胃不和,脘腹胀痛;茯苓具有益脾和胃功效。针对不同患者个体特点加入相关其它药物,综合性的达到调整体质,健脾开胃,理气止痛的作用。通过中西医联合治疗,观察组中医证型积分改善更明显,同时治疗效果更好,说明采用的健脾理气方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方面能够发挥作用[14-16]。

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后以93.33%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68.96%的治疗总有效率,通过对比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下降程度更大,说明使用的健脾理气法可改善患者中医证候,这与患者最终治疗效果相一致;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典型单项症状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下降,表明采用的健脾理气法可更好改善患者症状,综合分析认为健脾理气法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方面可巩固西医治疗效果,促进整体治疗效果。研究结果与张礼萍等[17]学者在中医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研究进展中的报道具有一致性。

综上所述,健脾理气法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方面有着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促进患者中医症状积分的改善,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理气健脾功能性
基于十二指肠异常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研究进展
老年健脾操(一)
老年健脾操(二)
老年健脾操(四)
老年健脾操(三)
差异化功能性纤维研究进展
一种功能性散热板的产品开发及注射模设计
浅谈朱熹理气论
活血化瘀理气类中草药配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分析
对朱子理气关系论的重新考察